“三字半匾”的傳說,文

幾百年前,萊陽。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這一天,萬第大集,熱鬧異常。

中心大街,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人們伸長了脖子,口裡不斷的喝彩。

徐員外請來了當地著名的秀才,當眾為“徐氏祠堂”題匾。

梨鄉萊陽,文化底蘊深厚,讀書人金榜題名的很多。這秀才,在萊陽,很有名氣,能夠請到他,非常榮幸。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如今,徐員外不負眾望,花重金,請來了“名”秀才,當街潑墨揮毫。

眾目睽睽之下,秀才昂首闊步,來到了案桌旁,抱著雙拳,向徐員外,向眾人,微微施禮。隨後,掖好長衫,輕挽袍袖,略略吸氣,穩紮馬步,握筆在手。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眾人屏住呼吸,伸長脖子,目不轉睛……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有人輕輕嘖嘆:“秀才當街站,功力真不凡!拉屎也得有姿勢!人家舉手投足,自信滿滿,到底有水平!”……

秀才甩開了臂膀,飽醮濃墨,揮灑自如。

一道左撇:一條活鯉魚,頭尾分明,遊弋在書案之上。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太妙了!好!好!好!”眾人齊聲喝彩。

秀才意氣風發,微微撇了眼人群,猛一揮毫,雙鯉並遊,栩栩如生……

眾人遠瞧不過癮,紛紛前擁,想要近前,仔細觀看:街上行人,不明所以,紛紛駐足,擠著向裡,探看明白……

忽然,近處的人,被外層的人推擠,一不小心,碰到了揮毫的秀才。他正準備寫那一豎,被這磕碰,一團濃墨,落在了雙鯉的右邊:一番忙活,白費了!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啪!秀才怒氣衝冠,將毫筆擲於硯臺,扯住磕碰之人的手臂,厲聲喝道:“你!你壞了我的筆墨,砸了我的生意!你得賠我損失!”

那人嚇得亂了方寸,唯唯喏喏,哆嗦著嘴,輕輕反問:“我怎麼賠?”

“怎麼賠?我百忙之中,抽空題匾,酬銀十兩,你賠了給我!”

旁邊的徐員外,微微晗首,表示沒有異議。

圍觀眾人七嘴八舌,議論開了:“壞了這副,大不了重寫,至於要人索賠嗎?再說了,還要賠銀十兩,要命算了!太離譜了!”

議論歸議論,那字被毀,也是事實。大家也知道,人家秀才,身價金貴,四村八鄰,爭搶不迭。眼下,秀才不鬆手,那個莊戶人,又沒錢賠,該如何是好?

眾人默然,糾結著……

“我來想個辦法!”話音剛落,人群中,走出了一個布衫中年人。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見有人出面解圍,大家紛紛讓道。

布衫人快步向前,向徐員外施禮,向張秀才致意。

秀才鬆了手,看向布衫人,嘴角輕輕一撇,輕蔑之意,不言自明。

布衫人視若無睹,從容不迫,輕嘆一聲,說道:“鄉里鄉親,相處不易!得饒人處且饒人!既然他無銀相賠,那我來試試,重寫一副。如果員外看中了,秀才滿意了,就饒了這位仁兄,可好?”

“中!”徐員外率先表態,秀才臉上陰睛不定,默然不語。

徐員外命人,重新佈置了書案。

布衫人輕輕舉筆,隨意潑墨,隨手揮毫:

唰,一條飛龍,躍然紙上。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好!好!好!飛來神筆!”眾人喝彩。

秀才張開了嘴巴,吃驚不小。

唰唰!雙龍齊飛,躍躍欲下;

唰唰!筆落處,鳳戲凰……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眾人驚呆了,貌不驚人的布衫,原來身懷絕技,揮灑自如;

秀才嘴巴張得更大,呼吸急促……

唰!唰唰!唰唰!轉眼功夫,徐氏祠,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已經完成。

唰!堂字,上頭部分,也已經飛筆成形。

眾人屏住呼吸,靜等著神匾完成的時刻。

啪!布衫人卻放下了毫筆,邁步欲走,徐員外意猶未盡,想要阻攔。

布衫人微微一笑,說道:“人家毀了半個字,我今還清三字半,你賺大發了!”言罷,他不顧驚待著的眾人,揚長而去……

有人勸徐員外:“趁著秀才在場,把這半個字,讓他補齊,不就成了?”

徐員外點了點頭。

秀才漲紅著臉,囁嚅著:“這…這,我我…我!”接也不是,退也不行,無奈之下,只好硬了頭皮,卯足氣力,打著顫,嘗試著,拿了筆,端量又端量,轉了半天,竟然無法落筆。

“哈哈!哈哈!哈哈!”眾人鬨堂大笑……

秀才低著頭,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他恨學識不夠,功力不足,自愧不如,連布衫人的半個字,都續寫不上……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從此以後,秀才低調做人,謙卑有加,再也不敢四處賣弄了。

不久,四處打聽,人們方才知道:布衫人,乃喬妝私訪的縣令徐公。

徐公嚐到了“萬第火燒”,感於“扁擔兄弟”的情意,一時興起,微服私訪,來到萬第大集。激於義憤,他挺身而出,揮亳題匾,既替莊戶人解了圍,又教訓了傲慢的秀才。

“三字半匾”的傳說,文/位啟

徐員外意外得到了徐公墨跡,如獲至寶,“三字半匾”,被精心收藏,世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