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下安保完卵?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中,女子一番話救了全家

三國-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傻白甜”大將軍曹爽心存做“富家翁”的幻想,沒能採納“智囊”桓範計策,最終導致喪權身滅。曹爽苦心打造的派系灰飛煙滅,曹羲、曹訓、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謐等骨幹被夷滅三族。“首犯必誅”自不必多講,但是曹爽掌握權柄十年之久,所謂的“脅從”又該何去何從?司馬懿還會不會給一個“一鍵重啟”的機會?今天,我們來一起觀摩

小人物在風雲際會中,如何絲滑脫鉤,重新做人

覆巢下安保完卵?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中,女子一番話救了全家

辛敞的轉換門庭破費思量


引文

魯芝將出,呼參軍辛敞欲與俱去。敞,毗之子也,其姊憲英為太常羊耽妻,敞與之謀曰:“天子在外,太傅閉城門,人云將不利國家,於事可得爾乎?”憲英曰:“以吾度之,太傅此舉,不過以誅曹爽耳。”敞曰:“然則事就乎?”憲英曰:“得無殆就!爽之才非太傅之偶也。”敞曰:“然則敞可以無出乎?”憲英曰:“安可以不出!職守,人之大義也。凡人在難,猶或恤之;為人執鞭而棄其事,不祥莫大焉。且為人任,為人死,親暱之職也,從眾而已。”敞遂出。事定之後,敞嘆曰:“吾不謀於姊,幾不獲於義。”《資治通鑑·魏紀七》

解析

  • 一、大廈將傾、大勢已定,辛家再處“反水”困境

高平陵政變,博弈雙方在曹爽攜心腹全部出城的那一刻已基本註定。辛敞與辛憲英自然心知肚明。那麼,擺在辛敞面前的路有兩條:反抗與投降

覆巢下安保完卵?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中,女子一番話救了全家

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之變


①反抗

利:對曹爽知遇有所交代,獲得一定的輿論同情分。

弊:非曹爽腹心人物,在“士為知己者死”名單中,多半成為曹羲、曹訓、何晏、鄧颺、李勝的陪葬品;實際效果上,則因為沒有調配核心資源權限,無效組織的反擊不過是飛蛾撲火。

②投降:

利:脫離鬥爭旋渦,保全家族。

弊:揹負背叛的道德壓力;對於新上司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中沒有搶眼表現,前途命運就此終止。

利弊區分如此顯著,作為普通人選擇投降是一個很簡單的選擇,畢竟“船小好調頭”。對於辛敞來說,內心的壓力卻無比沉重。

覆巢下安保完卵?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中,女子一番話救了全家

司馬懿上位已成定局


原來,辛敞的父親辛毗,也曾經歷過“反水”曹魏集團帶來的副作用。

官渡之戰後,袁紹集團隨著創始人袁紹的離去,內部矛盾更加不可調和,冀州派代表審配等人支持袁紹嗣子袁尚,潁川派代表辛毗等人則以長子袁譚為旗幟。真應了《紅樓夢》中探春那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只怕內部自殺自滅”的判斷,袁譚袁尚二子相爭,將袁紹坐擁四州的基業迅速敗光。在一次重大軍事失利後,辛毗轉投曹操陣營,做起了曹操進攻冀州首府——冀城的“帶路黨”。守城者審配看到辛毗城下搖唇鼓舌,國仇家恨一起報,把城內辛家一族殺了個乾乾淨淨。

辛毗的“帶路黨”策略,以破壞性的方式與舊集團決裂,並誘發了審配的極端行為,曹魏集團自然相信辛毗自絕後路的投誠,但辛家一族被殺、冀州地面廣泛差評的傷口只能靠時間來慢慢療傷了。更為痛苦的是,辛毗終其一生,只能以“性剛而專”作為人設,反覆通過“犯顏直諫”來挽尊,遍觀滿朝,雖與汝穎集團有同鄉關係,鮮有與其結為朋黨者。

覆巢下安保完卵?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中,女子一番話救了全家

辛毗一生都在揹負“帶路黨”包袱


從面子到裡子的沉痛打擊,辛毗的一生,因為這次轉投,比煙花更冷。

  • 二、辛憲英堅持的“形式主義”,局中人解套的唯一“窄門”

又一次,辛家到了改換門庭的十字路口。要知道,很多時候,內部派系鬥爭,有時候比敵方陣營的審判更加可怕。

轉投陣營的成功與否,其實就兩個要素:切割與價值。即與舊集團的告別,對新集團的用處。

覆巢下安保完卵?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中,女子一番話救了全家

辛憲英在當時以智謀聞名於世


“帶路黨”策略不再成為選項,不僅因為辛毗的遭遇,還在於辛敞沒有加入曹爽的核心圈層,實在是“無路可帶”。

於是,辛敞對於魯芝招呼出城,顯得頗為猶豫,打算“宅”家裡避風頭。那麼,有沒有“刀切豆腐兩面光”“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兩全法?辛憲英認為要走,關係著三方面的困境解套:

①動機解套

下級服從上級,任何組織遵循這條鐵律。魯芝招呼辛敞出城,命令正確與否責任在於魯芝,而執行與否的責任則在於辛敞。辛敞出城,看似是冒險出去送死,實則是執行命令,與日常工作一樣,即便面對新主司馬懿,也有足夠合理的程序背書、充足清晰動機解釋。

②情感解套

同樣是轉投陣營,走與不走差異也很大。因為動機是不可見的,而行為動作則是可以被解讀的。不走,可解釋為不支持曹爽,坐等命運宣判;也可解釋因跑得慢被抓的傻蛋;走,所有人的觀感將是不忘救主,不畏難懼險。一個動作,關係著未來輿論審判的趨勢。

③價值解套

那麼最關鍵的一點,司馬懿吃不吃這一套呢?辛憲英也想的很透徹:開拓性的價值無從挖掘,只能從合格下屬人設著手。

從風險上講,司馬懿逆取順守,必然採取“首惡必誅,脅從不問”的策略,曹爽的天塌了,有大把大個子去頂;從屬性上講,辛敞出城展示的是忠誠、勇敢、服從、重義的特點,勝負未分時,這種人是最可惡的敵人,勝負既分後,則是循吏名臣的典範;從效應上講,辛敞為辛毗之後,善待前大臣之後,有較強的傳播價值,利於司馬懿順利掌握局面,穩定人心。

覆巢下安保完卵?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中,女子一番話救了全家

多方考量後,辛敞做出出城動作


  • 三、愛讀君曰

轉投陣營,始終是一項高風險的動作。辛憲英的建議看似簡單,實則是經過利弊分析後的慎重選擇,體現著隨著家族傳承而不斷演進的生存智慧,對我們有三大啟示:

覆巢下安保完卵?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中,女子一番話救了全家

世間確有“兩全法”


①承認個人智慧有短板

辛敞面對重大問題,雖然有自己的主意,但並沒有像父親辛毗一樣,選擇獨斷獨行,置家族於險境,而是求教於更有智慧的姐姐——辛憲英。任何人的智慧都有盲點,面臨複雜的體系性問題,一定範圍內的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是篩選、凝練最佳方案的可靠手段。

②有的動作必須做

辛敞揹負的道德壓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第三方對於其行為的解讀。辛敞如果選擇不作為,那麼無異於把話語權、解釋權白白交給他人。主動權喪失後,必然冒出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惡意解讀和大眾中的以訛傳訛,看似無關大局的“出城”,暗含著對未來的高度負責,也保證了辛敞“不失大義”的完美收官。

③站在高緯度看自己

辛敞不得不承認,“神仙打架”時,並沒有坐在牌桌上的機會;但牌局結束,自己的命運終究被另一尊“神”來決定。因此,跳脫出自己的身份限制,從更高緯度來審視自己,是否符合“神”的需要,能否提供“神”未來的需要,很多問題便有了解釋的餘地,有了騰挪的空間。


結語

由此看來,綜合研判突發性事件造成的困境,既需要考量既得歷史經驗教訓,又需要面向未來,尋找自身發展空間;一方面要基於所處具體條件、環境做出研判,另一方面還要跳脫身份束縛,從第三方、高緯度推演所作所為的觀感。諸君不可不察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