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扎根中国35年:久经考验,风雨同舟

英特尔扎根中国35年:久经考验,风雨同舟


产业创新,与中国同行远行


从引进技术、扶持产业,走向互补创新、共信共赢,英特尔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最好缩影。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跨国公司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不断深化和发展,从投资驱动技术驱动,到聚焦于创新驱动


英特尔一路走来,是探索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价值不断深化。英特尔35年与中国共同发展,产业协作和产业贡献得到认可,这也是英特尔成为可信和长远伙伴的根基。英特尔构建了全面的产业协同创新、拉动发展的模式,为产业链的建设输出全面的生态价值。


英特尔扎根中国35年:久经考验,风雨同舟


人才培养,与中国同行远行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英特尔非常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过去、现在和未来,英特尔一直致力于建立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这既包括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课程共建、激励创新等,又包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搭建协作创新平台,更包括瞄准前沿加速创新。


英特尔扎根中国35年:久经考验,风雨同舟


精尖制造,与中国同行远行


精尖制造是英特尔业务的关键板块,英特尔大连工厂和成都工厂,在技术领先性和英特尔全球制造网络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从制造体系的重要一环,达到精尖制造的顶级水平


英特尔扎根中国35年:久经考验,风雨同舟


英特尔在中国的制造布局,也跟国家发展议程深度契合:一路支持了浦东开发、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战略;英特尔的龙头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纷纷落地,形成当地的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疫情时期,英特尔工厂保持正常运转,对稳定相关产业链起到积极作用。


科技无国界,互信合作走向长远


英特尔扎根中国35年:久经考验,风雨同舟


英特尔相信,科技无国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规划,不应被短期的困难所迷惑,要有长远、完整的战略规划。中国的快速反应能力、危机应变能力、产业政策制定和出台的速度与效率,加上多年积累的强大基础设施、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这是中国的巨大优势。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全球产业,分工协作越来越专业化、复杂化,注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只有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好稳健的制造和供应网络,才能更灵活,更有抗风险能力。


英特尔是真正的全球性企业,全球供应链也是英特尔核心竞争力之一。英特尔80%的业务都在美国以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英特尔在全球拥有2,000个客户,每年的出货量超过10亿件。为服务全球市场,英特尔在世界各地设有6个晶圆制造基地和4个封装/测试制造基地,拥有16,000家全球供应商。


英特尔之所以能和中国同行远行,成为产业可信赖的伙伴,是因为坚信“技术是起点,协作增值是重点”。英特尔将继续坚持自身的中国战略,发扬以前瞻视野、原创精神、无畏试错、客户至上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围绕协同创新、应用落地、长期投入和全球布局,积极地深化产业链建设和协作,与中国互信、共赢。


©英特尔公司,英特尔、英特尔logo及其它英特尔标识,是英特尔公司或其分支机构的商标。文中涉及的其它名称及品牌属于各自所有者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