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3年前的一天,年僅7歲的娜妍因患白血病,不幸離開了人世。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媽媽張智星悲痛萬分,她久久不能走出來,她把女兒的名字和生日紋在手臂上,把她的小撮骨灰裝進骨灰項鍊日夜戴在頸前,就好像她還在自己身邊一樣。但是,媽媽也清楚的知道,那個小生命確確實實是離開了,除了夢裡,她再也見不到那個有著燦爛笑容的小天使了。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她時常會想到女兒,隨著回憶時笑時淚,精神一蹶不振。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因為思念,張智星很想再抱抱她最愛的女兒。


“真想觸碰你,哪怕一次。”


得知此事後,韓國MBC電視臺聯手VR技術公司,用七個月的製作時間,為她打造了與女兒“重逢”的機會。這個故事也被MBC電視臺拍成紀錄片——《遇見你》。


戴上VR眼鏡,張智星看到了她思念已久的女兒,她一邊喊著媽媽,一邊跳躍著來到她的眼前。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兒?

——我?我一直都在……


——媽媽,你有想我嗎?

——每天每天都想。


——媽媽,我好想你。

——我也好想你,我的Nayeon,Nayeon……你過得好嗎?


——媽媽,媽媽我可愛嗎?

——我的Nayeon是最可愛的……


——媽媽想再抱你一次。


她伸出手,想抱抱女兒。可是,女兒畢竟不在了,她抱住的,只是一團空氣。


娜妍帶媽媽來到了她天上的新家。這裡有一棵掛著鞦韆的大樹,有Nayeon的新朋友彩虹小馬駒,還有一張掛滿氣球的粉紅色小床,還有一張擺放了生日蛋糕的桌子。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吹滅蠟燭,娜妍許下了她的生日願望:


——不要再讓爸爸抽菸啦;

——哥哥姐姐不要再打架啦;

——小妹不要再生病啦;

——媽媽不要再哭啦。


之後,娜妍趴到床上,從枕頭底下抽出了一封寫給媽媽的信。


——媽媽,我們永遠會在一起的,對吧?

——嗯。


——我們下次再見面的話一定要一起玩。

——好的。


——我也會永遠記住媽媽。

——謝謝你。


她展開舒心的笑容:“妍兒無論在哪兒,媽媽都會去找你的。但媽媽現在有些事情必須得完成。等我做完這些事,一定會去找你的。”


之後,女兒變成了一隻白蝴蝶,拍打著翅膀,漸漸飛向遠方...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刷微博,突然看到了一則曹可凡對高以翔的採訪視頻。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視頻裡,高以翔依舊是那麼溫暖的笑著,溫溫和和的說著他的人生目標:


趁著年輕還是要努力。

要學會珍惜,因為生命很短暫。
我希望有一個happy family,有一個兒子或者女兒,我的人生目標就已經達到一個段落。


可是,這個一直在勸大家要學會珍惜的他,為什麼不懂得珍惜自己?


2019年11月27日,一大早,35歲的演員“高以翔”突兀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伴隨著的是這樣一句話:


“人沒了,猝死。”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死神的降臨,永遠都是這麼的淬不及防,一個招呼都不打。


一天之前,他還是那麼的陽光帥氣。


一天以後,高以翔卻再也不會睜開眼睛。


認識高以翔的人都會認為:他是離死神最遠的那個,他剛剛35歲,人生最高光的時刻,他常年健身,身體很好。


可是,這個我們以為死神最不會光顧的他,卻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拋下了我們,獨自一個人去了,連個再見都不說。


他才35歲啊,他有疼愛他的父母,有肝膽相照的兄弟,有願給她披上一身嫁衣的女友,他還有無限可能的明天啊。


可是,世間最殘酷的事情就是:沒有如果。


從此,世間再無王瀝川。


從此,世間再無高以翔。



2020年1月26日,正當人們抗擊疫情之際,有一則新聞炸裂微博:科比墜機去世。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所有的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玩笑,所有的人都期待著科比,笑呵呵的,從遠方慢慢的走過來,說:嘿,和你們開玩笑呢,給你們個驚喜。


但是,沒有驚喜。


科比真的走了,帶著他心愛的女兒Gigi,而且,是以這麼一種慘烈的方式,沒來得及說一聲再見,走了。


他才41歲啊,他有摯愛如生命的妻子,有視若珍寶的三個女兒,有惺惺相惜的對手,有共同戰鬥的隊友,還有,無數無數的球迷和粉絲。


在那場“生命的禮讚”的追思會上,瓦妮莎敞開心扉,回憶了她和科比的相識及相戀,她說:他是全世界最棒的丈夫,無法用言語形容他對我的愛。


籃球界傳奇人物喬丹也淚流滿面。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媽媽,我想你,我愛你


他說:對我來說,科比是我的摯友,他是我的小兄弟。每個人都在討論我倆的相似之處,但今天我只想談論科比。許多人認為科比的投籃非常出色,但其實他們沒有看到細節。熱愛才是最重要的......

當科比去世後,我感覺我生命中有一部分也跟著他一起死亡了


從此,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再沒有了科比。


而我們,也失去了我們的青春。



除了高以翔,除了科比,還有很多人,以淬不及防的方式,告別了我們。


湖北有位女孩,她媽媽感染了肺炎,不幸離世。她在媽媽的遺體被抬上了殯儀車後,悲痛地一邊追趕,一邊哭著喊媽媽。


“這一切太突然,還有好多話沒對你說......”


還有個姑娘,深夜,在街頭痛哭,她聲嘶力竭的喊著:我沒有爸爸了。


無論他們怎麼呼喊,天上的親人們,都再也聽不到了。


生命無常,或許,當我們從睡夢中醒來,就會發現,有人,已離開了我們。


我們從未留意春秋不見,更不相信曾誓不分離的人,有天也會變成一春一秋,咫尺天涯。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我們都不會再見了。


喬治·博南諾在《悲傷的另一面》中寫道:



哀悼是一個反覆的過程,而不是一種持久的狀態。


從時間線上來看,它更像是波浪的起伏。它會在一段時間內主宰你的情緒,然後漸漸褪去,然後再次捲土重來,再慢慢褪去,直至最後停止。


從 "想見你" 到 "遇見你",從 "想念你" 到 "我愛你",這,或許就是我們成長的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