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三重境界,你修到了哪一层?


炒股的三重境界,你修到了哪一层?

很多时候,被问及学历背景,我总是很尴尬地坦白,自己初一都没读完就上工地打工挣钱了。我是65年出生属蛇,早年家里也没有穷到不能供我读书,“太不安份”是我这个人的“破绽”且贯穿我过往的人生旅途。

没有养尊处优,没有安全感,总是想“出人头地”,行为一直被压力扭曲,身处底层试图向上爬的本能,“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几乎是卯足了劲一口气也不停歇,在自学的路上越走越远,逐渐地从菜鸟、草根,走向了专业。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一说法十分恰当地体现了人生随着阅历、年龄的增长,从自然到主观,最后返璞归真的生命体验。

如果把这一佛性套用在股市上,也可以相当精妙地映射炒股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其心路变化和修禅别无二致。

初入股市,新鲜好奇,如获至宝,但又心怀忐忑,不敢自大妄为,“虚心使人进步”,对股市抱着学习的态度,慎重而待之,就好比是天然的风险观,小心翼翼,出手谨慎,对老股民也是恭敬有加,谦虚好学,不懂就问,倒也不会心大招灾,行情好的时候挣点小钱自然不在话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股市以近似本原的面貌进入初学者的心界。

随着股龄渐长,经历的场景渐多,对股市的认识也就逐渐的变化。“贪欲心”被股市唤醒,踌躇满志,得意忘形,戒备心消失在“害怕失去机会”的路上,误以为股市是暴富的场所,交易的频率增加了,每一次换手都会产生新的焦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南辕北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许多人到了这一阶段就到了炒股的终点,无法自拔,看不到真实的股市也看不到真实的自我。

能够到达第三阶段的人,必定是善于反省并深度思考之人,突破迷障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内力,甘愿承受割骨疗毒之剧痛,去往驱除心魔之彼岸,涅槃重生,非常人所能及。“任你风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不再受层出不穷的机会所诱惑,不再受涨涨跌跌的盘面所困扰,放弃对完美交易的愚蠢追求,接受“人生八九不如意”的客观实在,专注于自己所能理解、有能力把握的机会,从此不再心猿意马。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既是一种洞察股市本原的返璞归真,也是在股市拥有“护城河”的体现,这一艰难突破是对股市理解的深化,经过长期的知识、经验积累和反思,各种股市场景变成了脑海中的一幅幅画面,看得清晰,想得通透,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大空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