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一王陽明

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種生活狀態。 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瞳面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 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份悠閒, 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傳習錄》中有這樣段記載:

崇一問:“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亦忙,何也?” 先生日:“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歐陽崇問:“平時意念思想常常很忙亂,有事的時候固然會忙,無事的時候也忙,這是為什麼呢?”王陽明回答說:“世間萬物的變化本來就沒有瞬息的停止。然而有了一個主宰之後,變化就會有所依據,有秩序可言,雖然千變萬化,但主宰卻是一成不變的,人有了這個主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人世間生存。如果主宰恆定不變,就像天地運行一樣永不停息,即使日理萬機,卻也從容自在,這就是所謂的‘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沒有主宰,便只有氣在四處奔流,怎麼會不忙呢?”

由此可知,要做到“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便要有一顆不忙不亂, 不焦不躁的“主宰”之心。具體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是要用心去體悟繁雜中的快樂,學會用一顆平靜的心去享受忙碌的價值。

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現實當中有很多人,為了功名利祿而盲目地工作,以此來填充自己的人生。工作帶來的種種壓力,不斷侵蝕著內心的安寧,讓人倍感焦灼,於是漸漸地,人的身心就會陷人一種莫名的慌亂之中,完全理不清頭緒。此時,唯有從內心閒下來,靜下來,才能轉變觀念,學會把工作當作一種快 樂的享受,而不僅僅是賺取金錢謀取地位的工具。如此,才不至於將人生變成煉獄。

如道家所言,將自己的心放到天地間,去體悟自我的渺小與天地的廣大。與由人所構成的社會相比,包容天地萬物的大自然,更能令人身心舒暢。自然可以開啟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將自己的內心傾向自然,正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當我們走進自然的懷抱,沐浴春風與陽光,盡覽山河之寬廣與博大,便會明白,那些長期困擾我們的身外之物,皆由一顆遠離自然的心而起。當我們身處自然之中,便能夠親身感受大自然的博大胸襟,感受到萬物的和諧共處,從而在大自然的安逸與恬靜中把握心中那份從容與自在。

忙碌的生活雖然令人身心疲憊,但也可以充滿樂趣,成為一門令人身心愉悅的藝術。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放慢心的腳步,讓你的心鬆口氣。正如攀登高山,若一心只想者登上頂峰,難免疲憊不堪;但若能靜下心來,欣賞沿途賞心悅目的風光,那將是種別樣的感受, 更是一種忙而不亂的人生。

人的內心既是一方廣袤的天空,能夠包容世間的切;也是一片寧靜的湖面,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更是塊皚皚雪原, 輝映出- .個繽紛的世界。縱然世間的紛紛擾擾難以平息,生活的智者總能在心中留-江春水,淘洗忙碌的身軀,以一顆閒靜淡泊之心,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