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遊春到閨怨,王昌齡筆下的《閨怨》是如何描寫的?

本文系作者用戶2546093876322183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王昌齡《閨怨》流傳甚廣:“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被稱為七言聖手,其七言絕句比肩李白,而此首《閨怨》尤其著名。明許學夷評曰:“太白七言絕句多一氣貫成者,最得歌行之體。其他僅得王摩詰‘新豐美酒’‘漢家君臣’,王少伯‘閨中少婦’數篇而已。”(《詩源辯體》卷十八)清黃生雲:“閨情之作,當推此首第一。”(《唐詩摘抄》卷四)可見知名度之高。

從遊春到閨怨,王昌齡筆下的《閨怨》是如何描寫的?

閨怨

此詩妙處,在於用語妥帖凝鍊,情意轉折入妙。首句“閨中少婦不知愁”,點明主人公乃新婚不久之少婦。若是少女,則或懵懂無心,但知遊春之樂;或有心思敏感者,目與景接,則剎那觸動青春情懷,如《牡丹亭》之杜麗娘,乍見春光而引發春愁,“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但此種情緒並非所謂傳統閨怨。另外,因為主人公是新婚不久的少婦,其情感又與常年空房獨守的思婦有所不同,“婦而曰少,所以離愁尚淺”(王堯衢語),故曰“不知愁”。

從遊春到閨怨,王昌齡筆下的《閨怨》是如何描寫的?

杜麗娘

二句“春日凝妝上翠樓”,是全詩重點,為後文蓄勢。其中“凝妝”和“翠樓”尤為“好詞”“好眼”。一般而言,思婦不會“凝妝”,《詩經·衛風·伯兮》有“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句,自此以後,丈夫遠遊,女子妝奩不開就成為詩歌表現的一種常態。著名的如徐幹的“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室思》),此即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少婦“凝妝”,正說明其心思單純。春天到來,想要一睹明媚春光,念及少女時代貼花黃而遊春之快樂時光,因而精心裝飾之後,欲登樓以觀春色。

從遊春到閨怨,王昌齡筆下的《閨怨》是如何描寫的?

《詩經》

然而一旦“登樓”,則又引發別一種文化情境。在我國,古代文人向有“登高必賦”的傳統,而所賦之內容,則往往為思鄉懷友或念親相思等內容,如《詩經·魏風·陟岵》之念家人,王粲《登樓賦》之思鄉,梁武帝《西洲曲》之相思等;而在女子,懷人則有登樓之傳統。唐宋詩詞中此類描寫更是比比皆是。無心而登樓,因突然見到遠方柳色初青,遂一不小心遭遇了中國文人登高的集體無意識,造成情緒突轉。無心轉成後悔,快樂變為傷感。

從遊春到閨怨,王昌齡筆下的《閨怨》是如何描寫的?

梁武帝

陌頭柳色的規定情境,或令她想起了當時折柳送別的場景,或讓她感悟了時序遷變、蒲柳易衰的道理。回想當年情事,遂如內心打翻了五味瓶,悔恨之意一下湧起。所悔者,不該辜負此春光良辰,而學勸夫從軍之時代潮流也。時代潮流由“覓封侯”三字帶出。唐代初期,國力強盛,士大夫頗有邊關建功之理想,這在初唐詩歌中屢有反映。楊炯《從軍行》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王昌齡所寫的《青樓曲》(其二)“馳道楊花滿御溝,紅妝漫綰上青樓。金章紫綬千餘騎,夫婿朝回初拜侯”都是代表。

從遊春到閨怨,王昌齡筆下的《閨怨》是如何描寫的?

楊炯《從軍行》

想必當此少婦新婚之初,也曾勸夫從軍求取功名,光耀門楣,當時也不覺有何不妥,卻不想一見陌頭柳色,一段離愁油然而生。歷代一些詩論家對此詩評價甚為精到,這裡引明代唐汝詢之評以作參考:“傷離者莫甚於從軍,故唐人閨怨,大抵皆徵婦之辭也。‘知愁’則不復能‘凝妝’矣‘凝妝上樓,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見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遙,離索之情亟也。”(《唐詩解》卷二十六)今天看來,王昌齡此詩有超越時代的意義。

從遊春到閨怨,王昌齡筆下的《閨怨》是如何描寫的?

新婚

二十多年前改革開放之初,國內民眾的經濟條件尚普遍較差,一些家庭為美好未來選擇出國打工,有妻子送丈夫的,也有丈夫送妻子的,拋婦別雛,背井離鄉。於是有了《上海人在東京》《北京人在紐約》等很多故事。數年努力之後,一部分人衣錦還鄉,另一部分人在異國他鄉得以家庭團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從此天各一方,紅塵陌路。所以《閨怨》這首詩也提醒我們,有些選擇是有風險的,有些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即使年少,也不能太任性。當然,在國家危急關頭主動請纓保家衛國又當別論了。

《唐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