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我們前文談到很多甲骨文方面對《易經》的思考,甲骨文中的卜佔之詞大多數都與吉凶有關,在出土的甲骨中發現的數字符號我們也進行了解讀,現在我們通過學者討論的觀點,給大家談談《易經》的成書年代。

首先我們還是看看顧頡剛先生通過分析卦爻辭對《易經》年代的考釋(前文有具體講解,此處簡單引述):

1.王亥喪羊於易(殷商先祖王亥在有易這個地方死了,對於商朝人而言,王亥這個人是有偉大貢獻的)

《易·大壯》六五爻辭:“喪羊於易,無悔。”

《易·旅》上九爻辭辭:“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吮,喪牛於易,兇。”

甲骨文中記載:

貞鄕(饗)王亥狗。《合集》358

貞燎於王亥。《合集》358

有伐於王亥。《合集》943

貞酹王亥。《合集》672正

貞侑於王亥。《合集》14726

貞帝(禘)於王亥。《合集》14748

翌辛亥,侑於王亥四十牛。《合集》672正

五十牛於王亥。《合集》672正

燎於河、王亥、上甲十牛、卯十宰。五月。《合集》1182

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2.高宗(武丁)伐鬼方

既濟卦第三爻,爻辭: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我們在甲骨文中找找鬼方:

己酉卜,(賓)鼎(貞):鬼方昜亡(憂)。五月。 一 二 二告 三 四 五 《合集》8591

己酉卜,內〔鼎(貞)〕:鬼方昜〔亡〕(憂)。五月。 一 二 二告 三 四 五 《合集》8592


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3.帝乙歸妹(帝乙是殷商倒數第二的帝王,帝乙歸妹是指帝乙把妹妹或者女兒嫁給周文王,所以在《易經》中稱帝乙)


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有人對帝乙歸妹的含義有誤讀:他們認為顧頡剛先生認為帝乙的妹妹嫁(女兒)給周文王是錯誤的,指出的理由是因為商朝的姓氏為“子”,而文王的老婆是姒姓(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鯀)、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國(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後褒姒均為姒姓。)兩者本不應該有什麼關係,因為帝乙的妹妹或者女兒(從女兒說,看下文)嫁給了文王,應該姓“子”而在文獻中記載都是太姒“”,這又作何解釋,我們看看歸妹卦六五爻: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這句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帝乙女兒嫁給了文王,但是這個君主的女兒(君之袂)不如她姐妹品性溫良。那這個“娣”到底是帝乙妹妹陪嫁過來的“媵”(陪侍)還是文王后娶的“姒”姓的人呢?

《詩經﹐大明》: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文王籌備婚禮喜洋洋,殷商有位美麗的姑娘。殷商這位美麗的姑娘,長得就像那天仙一樣。卜辭表明婚姻很吉祥,文王親迎來到渭水旁。造船相連作橋渡河去,婚禮隆重顯得很榮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上帝有命正從天而降,天命降給這位周文王。在周原之地京都之中,又娶來莘國姒家姑娘。長子雖然早早已離世,幸還生有偉大的武王。皇天保佑命令周武王,前去襲擊討伐那殷商。)

《左傳·哀公九年》:宋方吉,不可與也。微子啟,帝乙之元子也。宋、鄭,甥舅也。祉,祿也。若帝乙之元子歸妹,而有吉祿,我安得吉焉?

根據上文推斷,我們可以看出周文王是先娶的正房帝乙的女兒,後面娶了莘國姒家姑娘,微子啟代表的是純商朝血統,而鄭國是周朝血脈的人繼承,微子啟和周武王是舅舅與外甥的關係,古人講究血統純正,也就是說即使普通人太姒生了武王,但任然依附於正統的帝乙女兒,喊其母親,微子啟自然就是其舅舅,《左傳》自然可以說的過去了。

4.箕子明夷

明夷卦六五爻辭:箕子之明夷,利貞。


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箕子是誰呢?

《尚書﹒洪範》: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範》。洪為大,範為法,也就是箕子講了一個大法給到周武王,讓其好好處理國家大事,箕子明夷,我們可以想當然的解釋成:箕子讓蠻夷之人明瞭,夷又代表那個國家或者人,不得而知。

5.晉卦卦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這裡的康侯有兩個解釋;
1.武王封其弟姬封於康國,因而被稱康侯,武王的弟弟,康侯有錫馬,善於畜牧,故而和蕃庶交換(顧頡剛、李鏡池先生說,但後面的晝日三接,難道是代表做生意開市三次或多次?)

2.最開始武王的弟弟姬封於康國,即朝歌西之康、封管叔於北之鄴、封霍叔於南之庸、封蔡叔於東之蔡,四監據四國圍監武庚。三監叛、康叔告密,並助其兄周公平叛。後,奪鄴與庸賞封康侯封,三國合併稱“衛國”。那麼這段話可以這麼理解,本來武王的四個兄弟都是用來監視殷商,後來武王去世,其他三個兄弟懷疑周公使手段,就聯合殷商最後一個帝王武庚造反,被康叔告密,周公處理以後讓康叔封於衛地。那麼我們在來看這個卦辭:康叔用戰馬戰勝了很多人(蕃指有籬笆隔離之意,有包圍內或指內對外國),一天多次參與戰爭——打了霍叔、蔡叔、管叔(我們不知道周公平叛是否有康叔派兵馬平亂,但是最後獲得衛地,是周公對康叔的嘉獎)

我們在看看康侯簋銘文:王朿伐商邑,令康矦啚於衛,土圖乍厥考彝(這段銘文只記錄了康侯被封於衛,沒有寫明康叔是否參與這次”三監之亂“)

3.現在還有一說是武丁(殷)長子“祖己”為康侯,但是引述的論據不存在,純屬捏造,不引述。


據上述推斷,《易經》的成書年代是晚於康侯的,不然也不會記述《易經》之上,而康侯的存在是西周初年,故到此推論《易經》大概成書年代為西周初年。但是郭沫若先生有引證卦、爻辭中另外一段話經行推斷,看下圖


易經探源——銘文、甲骨文比對《易經》卦爻辭,成書時代考釋


6.中行到底代表什麼含義?是破解《易經》成書時代的重要背景

《周易》爻辭中有五處提到了“中行”,即:

《益》六三:“中行告公,用圭。”

又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泰》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復》六四:“中行獨復。”

《夬》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中行”這個字到底該怎麼去理解。茲引述如下:

這幾條的“中行”,我相信就是春秋時晉國的荀林父。就前兩例的“中行告公”而言,“中行”二字除講為人名之外,不能有第二種解釋。

“中行”之名初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荀林父初將中行,故有“中行”之稱,《左傳》宣十四年稱為中行桓子,而他的子孫便以中行為氏。

《益》六四的“為依遷國”,當是僖三十一年“狄圍衛,衛遷於帝丘”的故事。衛與郼古本一字,《呂覽·慎大》:“親郼如夏”,高注云:“郼讀如衣。”則“為依遷國”即“為衛遷國”,蓋狄人圍衛時,晉人曾出師援之也。(衛國就是我前文提到的康叔被封之國)

《泰》九二的“朋亡,得尚於中行。”尚與當通。我相信就是《左傳》文七年,先蔑奔秦,荀林父“盡送其帑及其器用財賄於秦”的故事。

《夬》九五的“中行無咎”,《復》六四的“中行獨復”也就是宣公十二年荀林父帥晉師救鄭,為楚所大敗,歸而請死時的故事。“桓子請死,晉侯欲許之。士貞子諫曰:‘不可。……林父之事君也,進思進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夫其敗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損於明!’晉侯使復其位。”

如果上面的推斷為真,而根據荀林父(中行桓子)活動時間在公元前593年,我們又可以發現《易經》成書時代更晚,即使是荀林父去世以後寫成,也是到了東周時期的春秋階段。

學者們對郭沫若先生的觀點也有異議,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中行”應當作“中道”或“中途”解,即半路上,而非人名。

(二)《周易》中之“朋”皆為朋貝之“朋”,而非朋友之“朋”,“朋亡”乃丟失了錢財之意,則其事非先蔑奔秦。

(三)《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中即有以《周易》筮卦的記載,早於荀林父80年,因此《周易》當成於荀林父之前,則其中之“中行”非荀林父可知。(《左傳》也即今本《左傳》為漢代劉歆《春秋左氏傳》)

在討論上面對錯之前我們先看看古人對”中行“解讀

(一)中正之道,中正之行。《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集解》:“包曰:‘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荀子·子道》:“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漢書·楊胡朱梅雲傳贊》:“昔仲尼稱不得中行,則思狂狷”,師古注:“中行,中庸也。”

(二)軍制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將中行”,杜預注:“晉置上中下三軍,今復增置三行,以避天子六軍之名也。”

(三)複姓。《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曰:“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荀林父將中行,故曰中行氏。”《左傳》中稱荀林父為“中行桓子”,其後還有中行偃等人。

(四)中列。《吳子·勵士》雲:“武侯設坐廟,延為三行,餮士大夫:上功坐前行,……次功坐中行,……無功坐後行。”

那如果學者們對中行就是中道的理解,我們不妨在看看

《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孟子·盡心下》:" 孔子 豈不欲中道哉?"

既然兩個字不同,學者又認為是一個意思,那麼論語何不統一起來?所以說中行是中道不足論。但是學者餘下的解釋我們既不能相信郭先生的話,也不能否定學者的研究。因為《左傳》筮卦確實早於荀林父,而《左傳》有人說是漢代劉歆偽作,但是浙江大學楚簡的發掘,印證了公元前340年傳抄的《左傳》和今本無異,至少可以說明學者們認為的作偽不存在,《左傳》部分內容為真(不全,暫不能說明劉歆或者《左氏春秋》成書到劉歆期間沒有更改一部分內容,而這部分內容的真實性還待考究)

我們在看看甲骨文中的發現:

乙未〔卜〕,…鼎(貞):立史(事)於南,又(右)從(從)〔我〕,中從(從),(左)從(從)曾。 三(合集5504)——”中“字

丁卯宜於(義京)〔羌三〕人,卯十牛。中。——中字

乙卯卜,行鼎(貞):王(賓),亡尤。(合集23144)

。。。。。。。。

合集甲骨文中有很多”行鼎“也就是一個叫行的史官給王占卜

但是在甲骨文中沒有發現“中行”二字,甲骨中的“中”字不多,一般表現為“立中”,“中從”,這類表現方位或者順序,除了在祭祀中,中表現語氣詞,類似於現代河南人回答“中不中?”在甲骨文中,行字的含義一般表現為行為,或者上文甲骨中“行鼎(貞)”為卜筮官。甲骨試圖找尋“中行”之意是不可能的。

兩點猜測供大家參閱:

1.《左傳》是真實的,只能說明中行不是代表荀林父,可能以前有一個姓中行的人或者職位,雖然晉朝是有史料記載的“中行”,但是不代表這個“中行”就是最早的,甲骨文中“中”和“行”二字可以解讀一二。

2.楚簡的發現只能證明《左傳》部分內容證明劉歆沒有更改,況且楚簡的發掘不是全部而是一部分,那不能證明今本《左傳》和春秋戰國為一個本子,除非有其他竹簡能提供充分的證明《左傳》全部內容的真實性

(簡述如下:

《左傳》為真,中行不等於荀林父,中行另有他解;

如何證明《左傳》為真?楚簡只能證明劉歆《春秋左氏傳》來源於《左氏春秋》,但是不能證明《左氏春秋》等於《春秋左氏傳》)

那麼如果根據史料我們認為荀林父就是卦爻辭中的“中行”,那麼《易經》的成書年代就需要晚於荀林父去世那年(前593年),那麼《易經》的成書年代就是春秋時期,但是要早於孔子,但是郭沫若先生的推論更後,大約在戰國時期才有《易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