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怎樣的抗日史觀之地域篇

接著上一篇的時間觀,繼續說說我對抗日曆史的地域觀念

空間角度: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戰爭,不是哪一個省的戰爭,過分的強調哪一個省的貢獻,甚至認為沒有這個省份,中國就會怎樣,是一種極其幼稚膚淺的想法;同時,抗戰研究更要從地緣角度解讀那場戰爭


我們需要怎樣的抗日史觀之地域篇



由於民間抗日研究熱潮的興起,很多歷史愛好者本著對家鄉的自豪,更多地關注本地區的抗日曆史,對於以自己省份命名的抗日軍隊(川軍、桂軍、滇軍等)倍感自豪,也更願意挖掘自己省份抗日軍隊的歷史,這也極大地補充了抗日曆史的研究。

從人的感情與鄉土觀念,適當地讚美與謳歌本省抗日英雄的事蹟,甚至表現一定程度的崇拜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片面地認為自己省份的軍隊起到了唯一的,決定性的作用,忽視了其他省份的抗日貢獻,這不僅是一種片面想法,更是一種幼稚看法。對於如何進行抗戰,其實當時中國主流的國共兩黨都給出了一致的答案:

總之,政府對於盧溝橋事件,已確定始終一貫的方針和立場,且必以全力固守這個立場,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介石1937年《廬山講話》

黨的任務就是把紅軍的活動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學生、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一切活動匯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

中共1935年瓦窯堡會議決議

從國共兩黨的表述,當時人們都認為只有全國同心,不分地域不分階級不分民族,一致對外抗戰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因此,抗戰的最終勝利是全體中國人的榮耀,不是哪一個省份的單獨榮耀,在抗戰歷史研究中,特別需要記住這一點。


我們需要怎樣的抗日史觀之地域篇



日本人當初的進攻路線是南北方向的,先佔領東北,再佔領華北,繼而分兵兩處,一處從河北山東出發,突破黃河淮河防線,進攻江南地區,進而席捲東南華南;另一路往西進攻山西陝西,進而南下漢中秦嶺,進攻四川,進而席捲雲南貴州等地。平心而論,如果日本照此方略,中國是沒有招架之力的,因為中國當初的機械化水平很低,根本無力阻擋日本的機械化坦克,華北大平原也特別適合日本機械化部隊的展開。中國歷史上,一直延續著由北向南統一的習慣,無論唐宋,還是元清,概莫如此。那麼該如何打破這種困局呢?把日本人的進攻方向由南北方向轉為東西方向便可,熟悉抗戰史的朋友一定知道,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了!這次在上海的中日大戰,不僅使日本損失了二十多萬精銳,也改變了日本的進攻方向,日本開始集中兵力由長江西進,但是江南地區的水網密佈與山巒起伏阻止了日本人機械化進攻的勢頭,為中國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爭取了時間。

因此,我認為對抗戰歷史的研究少不了地緣方面的分析,通過地緣態勢的分析更容易理解當初中日雙方決策的依據與出發點,也更容易理解那場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