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日意法西斯集團發動的,它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傷痛與破壞。作為侵華的日本,其法西斯的表現可稱之為軍國主義,那麼日本的軍國主義是如何產生、如何發展,最終又是如何反噬自己的呢?

(一)軍國主義的起源與秦國案例

軍國主義,即指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將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將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均服務於擴軍備戰及對外戰爭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軍國主義並未日本所獨有,我國的大秦王朝就是軍國主義的最初雛形,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舉國轉入耕戰體制,全國的百姓要麼務農要麼從軍,人們的爵位和財富與戰功是直接掛鉤的,整個秦國成了一部巨大的戰爭機器。此後歷代法家的思想家們不斷完善著這一種體制,秦國也在秦始皇時代,奮六世之餘烈,廓清環宇,一統天下。

關於秦朝的滅亡,很多人以為是因為秦二世荒淫無道,天下百姓不堪忍受紛紛起義,其實這種理解是極其膚淺的。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前,這種軍國主義體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後,這種體制就會極大地破壞社會階層的穩定,同時也極大束縛了社會轉型,最終社會資源與財富在戰爭機器下消耗殆盡。

秦國統一天下之後,原本應該解散龐大的秦軍隊伍,節省出巨大軍費開支,輕徭薄賦,與百姓休養生息,這樣天下一統的好處也會被百姓們感受,漸漸地就會對新王朝產生依賴感與親近感。可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不僅沒有如此做,反而北打匈奴,修築長城,南攻百越,開鑿靈渠,同時修阿房宮,修始皇陵,如此的耗損民力,導致天下百姓無法忍受,終於在陳勝吳廣起義的號召下,天下豪傑紛紛而起。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秦始皇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拋除秦始皇個人的好大喜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軍國體制的運轉產生了龐大的軍功集團,那些長年南征北戰的人因為戰功獲取了官位與爵位,他們構成了秦國官僚的基礎。天下統一之後,如何處理與這一階層的人的關係,成了秦始皇最大的考慮。

由於這些人都是靠著軍功獲得財富地位的,他們是極其反對和平的環境,因為那就意味著他們無事可做了,這群武夫可不是文人,一旦感覺心裡不滿可能會直接動刀動槍的,這是秦始皇不得不防的,但是天下剛剛統一,秦始皇還沒辦法把六國征服的土地安心的賞賜給有功之臣,他必須防止六國貴族的反撲。可是秦國本身的土地與財富有限,秦始皇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封地與財富拿出來,這意味著原有的盤子滿足不了軍功集團的胃口。

那該怎麼辦呢?

繼續對外征戰,一方面可以擴大國土增加財富,另一方面可以在戰爭中損耗原有秦軍,當然秦始皇也不忘記收拾下原有六國貴族,還把天下之兵器都收繳至咸陽。秦始皇的算盤不能不說打的很好,他臨死時,最終確定的接班人是長子撫蘇。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撫蘇成為秦始皇心目中的人選,除了他本人溫良恭謙,待人和善,更重要的是秦始皇相信撫蘇會一改他的政策,安撫好軍功集團,與百姓休養生息,這樣秦朝就慢慢走入正軌。可惜,趙高與李斯的一紙假詔斷送了秦朝江山。

從中國人熟悉的秦始皇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出軍國主義的特徵:舉國一致對外進行侵略擴張,國家的一切都圍繞著軍事而進行,在對外征戰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軍功集團,這個龐大的軍功集團構成了國家的統治基礎,一旦對外擴張受挫,一旦征戰獲取的利益不足,一旦戰爭長年累月導致國力損耗巨大,那這個體制就會因為內部擴張慾望受阻和內部利益分配不均產生內亂,最終導致滅亡。

(二)日本軍國主義的特點與天皇制

日本由於地小人多,資源匱乏,天生具有一種對外擴張的衝動,日本的歷史上,曾經無數次進行著對外擴張。從隋唐時期入侵朝鮮半島,最終與唐朝爆發白江口之戰而戰敗;從明朝時期的倭寇之亂,最終與明軍在朝鮮半島一決雌雄,豐臣秀吉大敗而歸;從明朝末年,日本西南藩趁機攻佔琉球,迫使琉球國王向日本稱臣;從日本口中的蝦夷之戰攻佔北海道,使當地土著成為現在的阿伊努人;從日本與俄國對千島群島的歷次爭奪,最終在1853年達成條約。這些日本明治維新前的侵略擴張行為,表明日本的侵略擴張是存在於基因之中的,天生具備實行軍國主義的土壤。

日本的明治維新徹底改變著日本的國家命運,在帶來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也使日本逐步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大特徵就是以天皇為中心的近代天皇制。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作為軍國主義的基礎,一定要有一個可以凝聚國內人心,可以號召國民熱情的強力人物,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舉國一致。放眼當時的日本,能堪當此大任的非天皇莫屬。作為號稱“萬世一系”的菊花家族,天皇制度在當時的日本存在了一千多年,天皇神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它已經成為日本精神文化的重要象徵。雖然幕府時代,天皇處於無權地位,但本身具有的巨大號召力,讓武人集團的將軍們也不敢有僭越之心。從當時日本的現狀來看,明治天皇絕對是唯一的人選。明治天皇在之後的《五條誓文》中,確定了“開拓萬里之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侵略國策。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日本在隨後的發展中,不斷鞏固與發展天皇中心制,最終在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中得到法律上的確認,天皇作為軍隊統帥的地位得到確認,後續的日本軍隊也以“皇軍”相稱,何為皇軍?天皇的軍隊。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來,日本的軍隊是屬於天皇的,不屬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日本的政府更像是軍隊的管家婆,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搞好與軍隊的關係,保障好軍隊的日常開支與對外征戰費用。由於天皇至高無上的地位,日本政府的首相面對以皇軍自居的軍隊,也無法理直氣壯的與軍隊發生爭吵甚至衝突。整個日本國家就是圍繞天皇與軍隊運轉的,天皇有“八紘一宇 天下一統”的夢想,軍隊有對外擴張建功立業的想法,兩者一拍即合,日本的軍國主義體制算是這麼成型了,天皇也成為當時日本的神道教領袖、國家象徵、國家元首、軍隊統帥,從宗教、精神、政權、軍權上控制著日本人。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如果有誰說,當時的日本天皇沒有實權,那真的是對歷史的無知,軍隊再蠻橫,也不過是天皇的家僕,離開了天皇,軍隊什麼也不是。當時日本下克上之風盛行,這問題的背後,不過是天皇與統制派的佈局,借愛國青年的手除掉對外侵略擴張的障礙,後來皇道派軍人玩大了,直接發動“二二六兵變”,這可讓天皇很生氣,最終的結果就是這群軍人不是自殺就是被審判處死,這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天皇做得到的?

(三)日本軍國主義的困境

通過對秦朝歷史的分析,我們知道,軍國主義的發展一旦遇到對外擴張受挫,征戰獲取的利益不足,戰爭長年累月導致國力損耗巨大的情況,這個體制及其它的政府也就玩完了。從這一點上看,軍國主義雖然讓日本在前期對外擴張中獲利不少,但在後期越發成為它的阻礙,一步步反噬日本,導致日本最終戰敗的命運。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從國際層面看,當時的世界格局還是白人統治下的世界秩序,日本的侵華挑戰了這種秩序,必然遭到英美法蘇的一致反對。

日本之所以能借助明治維新發展起來,最根本的原因是英國在遠東需要一個助手,這個助手可以幫著它防止沙俄擴張,可以時刻提防中國的復興,但是這個助手又不能體量太大難以控制,當時的遠東除了日本,還真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英國開始大力扶持日本的發展,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市場,英國一概慷慨提供,同時日本與英國之間還簽訂了同盟條約,藉著英國的庇護,日本接連打贏了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一戰,日本的國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這一切的成果都讓日本陶醉,也刺激著它的野心。從1915年逼迫袁世凱簽訂《中日二十一條》開始,日本就產生了獨霸中國的想法,由於一戰的原因,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日本的警惕,可是等到一戰結束,英法美對日本的野心給予了警惕,從英國在一戰結束後通知日本解除同盟條約,到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的《九國公約》《五國海軍公約》,西方列強一步步警惕與限制著日本,日本從最初的爭取對象變成了防範對象。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這種角色的轉換,意味著日本的侵略擴張越來越受到來自國際的阻力,國際環境對它越來越不利,這也導致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英蘇法中等26個國家對它的宣戰,以日本舉國之力是無法抗衡聯合國家的,日本不得不面對擴張受挫、獲利不足、國力受損的局面。

從中國層面來看,中國的民族覺醒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使得中國形成一致對外的局面,日本再想利用四分五裂的局面獲利的可能性不復存在。

由於日本的步步緊逼,中國接連失去東北與華北,一首《松花江上》唱哭了當時多少國人,國土的淪喪與悲慘的遭遇讓中國人最終覺醒。抗日的呼聲席捲全國,最終在1936年形成了國共合作的抗日局面。隨著1937年全面抗戰的爆發,全國各民族各黨派各軍閥之間拋出過去成見,槍口一致對外,這也讓日本陷入了中國全面抗戰的泥潭之中。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在持久戰逐步成為全國共識的情況下,中國本著“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原則,與日本展開了長達八年的周旋與抗爭,這讓日本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攻打中國會陷入持久戰的泥潭,撤軍中國會讓政府崩潰,打與不打都是一種絕望,日本也只能在這種糾結當中慢慢耗損國力,日本的人力、物力、財力被不斷投入這個無底洞,軍國主義體制幾乎難以維持。


日本的軍國主義困境


在中國與國際抗日國家的密切配合下,日本最終品嚐到軍國主義的苦果,日本投降時有多慘?全國的糧食連維持最低標準都不夠,就算這樣,當時的糧食儲量還不夠維持一週。以軍國主義起家,以軍國主義敗亡。

古有秦朝覆滅之鑑,近有日本敗亡警鐘,歷史一再證明,單純的窮兵黷武只能帶來民困國乏,雖然一時誇張能帶來短期收益,但是從長遠來看,最終逃不過滅亡的結局。這個淺顯的道理,不知道那些天天叫囂戰爭的日本右翼分子能不能懂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