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


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工业时代已终结“”的话题。但思来想去,这仅仅只是一个结果而已。最核心的问题,恐怕是,当今的“无产者”,将沦为未来的“无用者”。


人类历史的演化

1)人类自从进入农耕文明之后,便开始了定居生活,并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一部分人可以脱离劳动,开始想象,文字、哲学、数学、艺术、生产技术,慢慢的,通过人类自身的探索和发现,人类才能不断升级自我。奴隶变成了农奴,猎人变成了农民。封建社会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持续了两千多年。

2)文艺复兴,使人类的思想摆脱束缚,承认自己的无知,勇于探索未知。新大陆的发现,自然科学发展,遗传学的发现,考古学的兴起,蒸汽机的发明,钢铁石油的运用,材料的发明创造;木船变成了铁甲,刀剑变成了火药;欧洲从探索全世界到掠夺和统治全世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自我膨胀直接导致两次世界大战。人类从渺小到了阶段性的伟大,从阶段性的伟大再到新生。伴随着工业革命,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农村人变成了城市人;机器开始替代人,人又可以操作机器;汽车替代了马车,而车夫变成了司机。人们相安无事,似乎很顺利。

3)人类迎来了和平并选择了坚守和平。从两个意识形态对峙,到其中一种成为主流;人类经历科学管理,探索太空,生命科学,基因工程,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清洁能源,交通运输业的兴起,全球化的生产分工和全球贸易。城市化率已经过半,服务业占最大份额。手工劳动变成了技术劳动,产业工人转移到了第三产业,更先进的机器化大生产,发生在农业,在工业。人类的基础物质已经极大丰富,个体的自由空间达到历史新高度。生产线上的劳工,成为超市服务员。人们似乎也过过来了。

4)来到当下,我们看到了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和英国脱欧,全球合作已经无法让这两个世界最先进,文化传播最广泛的国家受益,自由民主的思想也无法给民众带来实在。科技的尖端化和基础产业的空心化并存,使更多的底层人民无法达到满意的生存状态。同时,代表不同风格不同制度的中国的崛起,以及疫情对全球的冲击,大家都在找未来找方向。目前正在退潮的全球化,恐怕只是第一步。全世界都是一样,许多人在这场疫情中失去工作,而之前却没有多少积累,需要持续依靠政府救济。但更真实的情况恐怕是:许多工作本身既单调又无趣,因为无关紧要实际早已摇摇欲坠,只等“疫情”这个导火索。

疫情之后,我们大概率不会再回到以前的经济结构和工作形态的轨道上。那么这一次,人们是否能安然度过,升级自己,包括工作种类?也就是大多数“无产者”面临的问题了。农民是无产者,因为农民离开土地耕作就不能活;工人是无产者,因为离开工厂生产线就无法养活自己;服务员也是无产者,因为离开工作就得领政府救济。


科技改变了未来

当下最能深刻改变人类未来的,恐怕就是:人工智能基因改造了。

说个我正在经历的例子:今年开始,我准备自主创业了。我选择了投资理财这个有相对优势的方向。我需要通过媒介承载和传播自己的价值。于是开始认真做公众号。我希望我的公众号能够传播到千万个需要我的用户那里,大家能够通过我实现资产的更优配置。但扩大关注用户真的很难很难,我发现了除了公众号外,如抖音、头条、微博、雪球、知乎等平台,其实都存在某种规则和算法。不同的价钱获得不同的流量,不同流量支持不同算法。而不同算法,其背后就是人工智能。我瞬间有了一种

人工智能即将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感觉。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过去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人始终能自我驱使,成为自己的主宰。机器虽替代了人工,但人很快转为控制机器。农业机械化,农业人口减少了,还可以去工厂当工人,或者去商场做服务员,去旅游公司做导游。社会上总有各种各样新的需求派生新的岗位需要更多的人来做。但人工智能和基因改造可能终结这种无损的升级换代。

试想以下几种可能的状态:

1)掌握算法的科技公司,成为未来大多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宰。你会怎么想?

2)未来算法不需要再让程序员来控制,而是人工智能本身就能实现自我优化,程序员十年学习的技术瞬间被淘汰,远远被人工智能甩在后面。程序员怎么办?

3)人工智能能够拿到一个人所有的数据,并根据人的心理状态,身体状况等,直接替代很多职位。比如遇到烦心事,人工智能替代心理咨询师,直接给最贴心的安慰和陪伴;比如律师,人工智能识别所有的案件和法律条文,找到最合适的法律依据;比如财务,人工智能应根据所有的账务往来直接生成个人账单,并形成最优的税务方案。如果你是上述职业的人,你会如何想?

4)人工智能最终帮助实现了全社会自动驾驶,只要算法正确,自动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要远远低于人的驾驶,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终将被替代。他们还能转到哪些行业?

5)美国人不再需要把低端的制作成衣的工作放在东南亚,因为美国的科技公司已经发明了智能打印设备,研发了打印材料,直接在美国的某个仓库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美国人不用再向东南亚国家的人支付美金。东南亚人该怎么办?

6)我们也见过了无人超市,无人咖啡厅,无人健身房,无人银行。大量第三产业也不再需要很多人直接提供服务。而管理这些设施也不需要人,而只需要AI。

7)整个股票市场交易全是算法交易,所有的服务全是为了算法,而不是投资者,投资者无法根据主观判断制定策略。

8)富有的人,通过基因改造和植入某些AI芯片,能够延续生命百年,创造了人可以不死的神话。而普通人连接触这种技术的机会都没有,你会怎么想?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人类可以简单的去创造工作岗位,比如历史上某个国家为了实现全民就业,一个办公楼,门口设置两个迎宾员,电梯口再安排两个,电梯里面还安排一个。这样的就业是否符合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是否对人类未来有益?答案肯定是否定。社会向前推进,科技向前发展,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一定会越来越高,但能够胜任更高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可能无法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

大量的无产者,一般不拥有算法公司,一般不是高科技公司高管,一般不是AI的设计者,一般不是新事物的创造者而仅仅是玩家或被动接受者,一般没有积累很多财富,一般没有私有产业或者物业能持续产生现金流,一般需要通过工作换取生活的资料。大量的无产者,已经通过若干年的学习,才能掌握一门知识或技术参与相应的工作;但被AI替代之后,为适应新的岗位又需要若干年的学习,而对AI来说只需要几秒钟。更有甚者,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结合而成的仿生人,能够从精神和物理上完全替代人。那么人的价值又在何处。未来,无产者已经不仅是无产者,同时也将沦为无用者


学会和科技相处

自从有了AlphaGo和基因测序之后,整个人类的未来正在悄然改变。

人的根本需求是什么?不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生活得有质量,同时让自己实现价值创造,并且以某种形式体现出来。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思想,人有认知。如果人工智能到了可以想人之所想,做人之所能的时候,那么人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打折扣,人类需要考虑清楚如何和人工智能相处。也许未来,大多数人会活在某种算法当中,会一直在人工智能制造的某种环境下成为其中一个玩家,安然而忙碌的度过一生。至于人如何延续和升级人类文明,成为自己的主宰,需要我们自己有更多的智慧。人类历史发展总是这样:虽有无数个问题,总有特定的解决方案。只希望不要像当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代价过于昂贵。


宏观指数(第55期)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本周:上证指数调整为18%多头,恒生指数调整为18%多头,标普500调整为8%多头,欧洲50指调整为8%多头。新的头寸如下: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A股投资指数(第42期)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本周:十年期国债调整为0,调整能源到2%。新的头寸如下:

从“无产者”到“无用者”(投资理财周志∣总第5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