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晴雯撕扇、病中补袭,是《红楼梦》中精彩的情节,成就了晴雯的个性。

做丫鬟的哪个不是低眉顺眼、伏小做低,独独她偏不。

抛开令人唏嘘的命运悲剧,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她亦释放了自己的天性。

只是这天性,没有力量给她做依托。任自己热烈地绽放,短暂的绚烂之后,在那个风霜雪雨的时代,迎接她的只能是死亡。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张静林的表演,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似乎晴雯从书中走了出来。

不得不惊叹张静林的演技,当时的张静林只有18岁。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张静林就是安雯。(演完之后,就改为安雯)

1、张家有女初长成 才情横溢

安雯是天津人,出生于书香门第。

在《鲁豫有约》中,她提到自己有姐姐。可能是家中的老小,自幼时,父母很注重对她的培养,练字、读书、音乐等方面颇下功夫。

十岁那年,中央戏曲学院来天津招生,本来给家中的二姐做伴的。

无心插柳柳成荫,她却意外地被选中了。

殊不知,那时的录取率是几万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她的气质、才情的卓然。

十岁的她离开天津,去往北京,师从京剧大师张君秋,开始了她的戏曲学习。

张君秋何许人也?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旦角张派创始人。

当时的报界评价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

梅,梅兰芳,梅派创始人;

尚,尚小云,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

程,程砚秋,是“刚柔相济、柔中有刚”程派创始人;

荀,荀慧云,是“无旦不荀”的荀派创始人。

由此可以想像张君秋先生技艺之高超。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安雯,本身出众的条件,加之名师的传授,她的技艺自然突飞猛进,叹为观止。

她在《鲁豫有约》中曾说,张先生(张君秋)认为她是50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多高的评价,折射出她的天赋之高。

三十年后,已到天命之年的她,重拾《西厢记》,高低十三度,信口拈来,风采依旧,神韵依旧。汩汩岁月,已然证明她在戏曲方面的才华。

主演过十几个剧本,如《缇萦救父》。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是当时第一批戏曲专业大学生中的佼佼者,被当时的戏曲界公认为“少有的才华出众的演艺人员”。

如果她一直在戏曲中深耕,可能戏曲界多了一位重量级的“大咖”。

她又开始向别的方面尝试。

1985年,在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四世同堂》中饰演小文太太。自此开始演艺事业 。

1986年,在张君秋先生的推荐下,她进入了《红楼梦》剧组,饰演“晴雯”一角。当时的导演王扶林的评价“表演是最好的,没有之一的”。所以,成为经典亦在情理之中。

1986年,与陈强、陈佩斯父子主演充满京味的喜剧电影《二子开店》饰英子。

1987年,电视剧《风雨一世情》,在剧中饰演明末清初“漆圣”徐畏的妻子阿津。

1994年,演唱歌曲《月满西楼》。

2000年,还出版了图书《永恒恋人》,书中收录了该剧剧本和她平时写下的诗歌、散文等 。

2004年,播出的都市情感剧《为你燃烧》是安雯写的第二个剧本 。

2012年1月,安雯的亲笔书稿《安雯:一个人的日子》以100万元拍卖 。

2012年2月在北京举行个人全国巡回演唱会启动仪式 。

2012年4月由导演江小鱼执导的“安雯微电影”《一个人的日子》上映播出。

安雯,俯拾即是,绣口一吐,就是一出好戏。她会演,会唱,会写,才情横溢当之无愧。

2、23的婚姻生活,他没让我哭过3回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婚姻生活。

1986年,《红楼梦》拍完后,安雯带着好玩的心态,花5元钱报名参加了北京的一个歌手大赛。这一幕是不是和十岁那年的光景很相似?无心看柳,却引起了柳的注意。

在这一次大赛上,引起了著名的音乐人苏越的关注。

苏越何许人也?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作曲家、音乐制作人。这样的评价很寻常,似乎引不起大家的反响。

《黄土高坡》《血染的风采》想必大家比较熟悉,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可是风靡八十年代的作品,家喻户晓,万人空巷。其作曲就是苏越。

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成为中国原创通俗音乐战斗队伍的领军人。

90年代他毅然从日本回国,成为中国推行歌手签约制的第一人。

歌手黄格选、谢东、白雪、戴娆等,成功推向市场,成为明星。

大型舞台艺术剧《九幕·敦煌》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艺术总监。

亦是一个才情横溢、有想法、有做法的音乐人。


一张写着安雯第二天演出地址的字条被苏越拾到,两个人开始有了交集,当晚,两个彼此不识的人通话就近一个小时。郎有情,妾有意;身有灵犀一点通,是音乐让他们有“情意”,让他们“相通”。


1988年,苏越去日本进修音乐。

“他去日本后我们每月光电话费就12万日元,并且,我难以忍受那种熬心的思念。”安雯如是说,爱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她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在事业最巅峰的时刻,放弃国内的一切,追随苏越去了日本。

如《勇气》唱得那样:终于做了这一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我愿意天涯海角随你去。

两人一待就是四年,租着六平米的房子。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生活艰苦,却是安雯心中幸福的日子。

1991年,两年在日本结婚,彼此有了成就。

苏越在日本获得了艺术家签证。

安雯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从事京剧和歌舞剧的比较学研究,在日本的戏剧家小有名气。

苏越心系着中国音乐的发展进程,从日本回国。

因为安雯还差一年多博士毕业,就暂留日本。

可是苏越走后一星期,安雯打电话跟他说:“我想回来,我想你。”

“只要你一个眼神的肯定,我的爱就有意义。”

又是为了爱,安雯放弃了即将拿到手的博士学位,回国,回到苏越身边。

四年的时光,两次重大选择,为了爱。安雯真是大胆!

《红楼梦》中晴雯亦是为了爱如此“任性”,两个人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晴雯所寄非托;而安雯所寄有托。

苏越给了安雯23年“蜜”一样的生活。

在《鲁豫有约》中安雯直接坦陈,没让我哭过3回;出差一天就能从日本返回;给洗了23次内衣;每10年举办一次婚礼......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哪个男人能给自己的女人如此的幸福?

看多了婚姻中的鸡飞狗跳、狗血争斗、婆媳大站、育儿吵闹等等。

苏越给了她二十三父兄一样的爱,宠溺着她,保护着她。

他们演绎了真人版的婚姻“世外桃源”。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当然,安雯也不是有的人想像得那样,安心在家里做闲太太,养养花,遛遛狗。

回到国内,安雯和苏越一起做起了文化产业。

对日本艺能界(演艺圈)有着相当了解的安雯,这时也就成了他得力的助手。

“中国第一个经纪人王京花,就是在我的帮助下知道了怎么做经纪人。”

1992年,她把苏越在深圳发现的黄格选带回北京培养,“他是我在家里拿着话筒一点点教出来的。”安雯曾经做客一家媒体访谈如是说。

这期间还写过两本书《永恒恋人》和《为你燃烧》。

她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工作能力虽不能说是翘楚,但绝不可小窥。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有坊间说,她的情商只有六岁。

对此,不以为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她的不尊重,是对她的轻视。

的确,安雯的生活能力确实不那么入流:生活上有保姆照顾,钱财交由阿姨和司机保管,连银行密码亦不过问。苏越做的事业不干涉。她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

难道需要她亲自下厨,需要知道银行密码,需要知道一笔一笔地钱如何支出等等,她的情商就高了吗?她的性格不愿意这样做,她的经济状况不需要这样做。

每个人的经历、性格、追求不同,相处的方式自然不同。不能用代入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安雯如此做,她的天性得到了释放,活出了她认为适合自己的方式。

暂不评价这种释放天性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她长久的发展。

如果从提醒的角度来看,我想,安雯缺少了一种忧患意识。

欧阳修 《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智勇多困于所溺。

彼此的溺,限制了双方的智勇,一方身陷囹圄,一方哀恸哭泣。

两人爱恨纠缠。所有悲情悲剧的根源都源于此。

婚姻中的双方是平等的个体,不是大树和小树的关系,有碰撞、 有融合、才有统一,彼此成长,才能成就彼此,才能有力量面对生活的阴晴圆缺。

3、活着总是要有责任

201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官司,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2011年,苏越因合同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

一帆风顺的她,犹如晴天霹雳。猝不及防地给了一巴掌。这巴掌,让她趔趄。

但是她没有逃避。

她站了出来。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2011年底苏越被关押后,安雯通过卖房、拍卖书稿、商演等方式走上了救夫还债之路。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她们之间没有有效的婚姻关系,完全可以不用替他还债。

尽管有彷徨,有无助,有泪水,她还是能站着,没倒下。

而且做了一个女子的担当之职。

2012年10月,苏越被判有期徒刑15年。

于是,她坚持等。

当天边那颗星出现/你可知我又开始想念/有多少爱恋今生无处安放

在等到第九个年头的时候,苏越在狱中得了重病。

安雯问他,为何把身体弄成这样。苏越沉默了一会,回答说,不开心。

听到这样的回答,她简直崩溃到极点。

我知道一切都不容易/我的心一直温习说服自己/就怕你说忽然放弃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安雯日日夜夜相伴了苏越26天,苏越去世。她的心痛可想而知!

紧接着安雯查出得了重病!泣血锥心!

没有痛苦彷徨,思想境界难有提升。
可贵的,安雯实现了蜕变,她终于意识到:谁都救不了你,谁也摧垮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能救你,自己能摧垮你自己,所以永远不要自我放弃。

她反思了丈夫苏越。

“没有一种大彻大悟,没一种厚重的东西。他的心没有静下来。人不能老在别人鼓励的情况下做事,谁也救不了。”

生病后,一夜之间,她戒烟戒酒,并且养成了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锻炼,坚持走5公里。

她在《鲁豫有约》有言:想把最美的影像留给大家,把我的故事告诉大家。

这是自我的责任,这是对生命的珍重。

4、她的人生速成吗?

有人说,短短几年,安雯上了一次人生速成班。

生命一定得经历变故、挫折吗?难道没有经历变故、挫折的人生不算是人生吗?

所以,对于这个界定,不敢苟同。

张晓风说:“人人都喜欢听离奇的、五彩的故事,可惜,我的故事只有万顷平湖,在一片清波之外仍然是一片清波。”

“一片清波之外仍然是一片清波”,这样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吗?

所以,人生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她的性格,她的追求,她的需求决定了她的这样一个人生历程,从她的角度来看,是水到渠成的。既然是情理之中的,无所谓是人生速成班了。

我们要做到的是“哀之而鉴之”,而勿“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在《鲁豫有约》时,那么有表演天赋的她,却放弃了。她直接说 不喜欢。听了,真是让人慨叹和婉惜。真得是不喜欢吗?未必是,是不够坚持。

她虽然涉足多个领域,却没有深耕。热闹一阵了,又投向了另一处。所以只让人更多地记住了她和苏越的不同寻常的婚姻生活,和她婚后的各种反应。

23年的生活是“蜜”。谁不向望“蜜”一样的生活?奋斗的终生不就是“蜜”一样的生活吗?

只是她在小小的年龄里,遇见了。

身陷其中,谁能看得清?认为就是天长地久了,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了。

哪有清醒的意识去思及不期而遇的苦难?

爱一个人,除了呵护、关心,还要让他成长。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苏越工作出现了问题,一直未曾告诉安雯。按照常理,是不是这样的大事夫妻之间应该商量?

他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却铤而走险。如他自己所言“自负、虚荣心”使然。

性格,决定了一个人成败。影响最大的是身边人,看似是爱,却是伤了。


别人的故事,我们不能只看一番热闹,还是多一些思考。

人最重要的是成长,哪有什么现世安稳。所谓的安稳静好,都是曾经的历练而成。

成长,不是年龄的叠加,而是你应对风和日丽和急风骤雨的能力。

安雯,是成长的,看到了她应对急风骤雨的能力,看到了她的知足,看到了她的痛,看到了她的领悟。

罗曼.罗兰说:“有一种英雄,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安雯如是。

祝福她。

10岁拜师,18岁演《红楼梦》,42岁遭遇意外,她的人生是速成的?

(中间穿红衣的为安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婚姻爱情,由羡慕化为创造,你的生活亦很值得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