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戰敗國與戰勝國的合作

眾所周知,“九一八”事變後,中華民族日益危亡,這迫使南京國民政府不得不加快抗日的準備,以期能在中日全面對抗爆發前,儘可能地縮小和日本軍隊之間的差距。

求助於列強,絕非易事。自孫中山時代,就把在華獲取不平等利益最多的英國列為頭號革命對象;1927年的“四一二”清黨,南京也與蘇俄勢同水火;唯一的“友邦”—美國,卻嚴格遵守《華盛頓條約》中對華武器禁運的條款…

正在中國一籌莫展之時,德國闖進了蔣介石的視野!

德國因其一戰戰敗國的身份,受到《凡爾賽條約》的制裁,國際地位驟降,令驕傲的日耳曼民族口服心不服;中國雖然以一戰戰勝國的身份出席巴黎和會,卻和戰敗國一樣受到宰割,國內也充滿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敵視。不過,這對兩國間的關係卻是好事。1921年,中德關係史上第一個平等條約—《中德協約》簽訂,中德兩國之間開始平等貿易。據《德國與中華民國》一書記載,當時德國政府敦促德國商人拋棄“落伍的英國式帝國主義方式”,以“新的”、更好的方法學習中國語言及風俗,“在沒有德國領事法庭、炮艦和使館衛隊保護的情況下”促進中德經貿的繁榮蔣介石本人也對德國充滿好感。臺灣學者傅寶真在《在華德國軍事顧問史傳》中記載:“蔣介石對德國軍事組織與傳統,以及其軍人素質早有深刻之認識。而且在其青年時代,曾兩次計劃赴德學習軍事,終因環境所限,未能如願。”重新崛起的德國,以平等的姿態對華貿易,蔣介石無論如何難以拒絕1933年5月8日,揚子江上炮聲隆隆,禮炮是為了歡迎一位蔣介石的私人貴客,這個貴客,此前收到了蔣介石數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雖然他年事已高,身體欠佳,但是盛情難卻。這個貴客就是被譽為德國國防軍之父的“軍神”。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漢斯·馮·錫克特將軍。蔣介石派交通部長朱家驊前往上海迎接,並全程陪同,還專門從同濟大學醫學院調來一名教授作為他的保健醫生。5月22曰,蔣又特派一艘炮艇把他接上廬山見面。

隨錫克特同行的,還有龐大的德國軍事顧問團。

錫克特是蔣介石4屆德國軍事顧問中的第三任,也最得蔣介石歡寵,被冠以“委員長委託人”的太上皇頭銜。所以,錫克特對蔣直言不諱的指出:“國民黨陸軍武器75%-90%概不能用,應該積極向德國購置。”

戰後,作為戰敗國,德國在軍工生產方面受到嚴格限制。軍火生產只能在指定地點生產,軍火的軍事性進出口一律被禁止,連供給威瑪陸軍( Weimar Riechwehr,根據《凡爾賽合約》,德國僅能保留的10萬人的“國防軍”,在錫克特精挑細選下,德軍的精華被留下來)的武器數量也有嚴格規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德國只能秘密地發展軍用武器。

上世紀20年代,毛瑟兵工廠曾把一款新研製的步槍,借“外貿民用步槍”之名,向外國兜售。這支悄悄問世的槍,真實的名字叫“標準型”(也有學者認為中正式仿製的是毛瑟1924式出口版,本文采信另一種說法,毛瑟1924式之後的改進版“標準型”是中正式的原型)步騎槍。一戰中,徳國人發現,由於飛機、重炮和毒氣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出現,過去那種在曠野上,用步槍遠距離對射的場面,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像壕塹一類的狹窄戰場。在狹窄空間作戰的騎兵、山地特種兵和自行車兵都抱怨原先的1898式太長(槍管長740毫米,全槍長1250毫米,不利於攜行作戰。所以,毛瑟公司的技師就把槍管改短,短到只有600毫米長,全槍長只有110毫米,騎兵步兵兩用,此後,這支槍獲得了德軍各大兵種的認可,因此,毛瑟兵工廠稱之為“標準型步槍”( Standard- Modell,以下簡稱“標準型”,成為德軍步槍的標準〉。中國人第一次見到它,暱稱為“短管毛瑟”。不得不說,這是款極為出色的武器,在槍身縮短、自重稍稍減輕的情況下,後坐力並沒變大,射程沒變(有效射程500米),而精度卻頗高。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此後,德國為了繞過管束,把生產合同都交給比利時、捷克和奧地利,並秘密地在瑞士克洛茨林根( Kreuzlingen)建了一家毛瑟分廠,製造部分零件,整槍裝配好後,再以“民用槍”的牌子,經第三國運給客戶。這種通過海外生產出口武器的模式,客觀上有利於落後國家獲取德國的尖端技術,這也為“中正式”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中國長期沒有全國武器生產的統一機構,直到南京中央政府的建立。1928年11月,兵工署成立後,兵器制式化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

在德國軍火商的極力遊說下,中德兩情相悅一拍即合。1932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全國制式武器會議,決定以德國“標準型”步槍為制式步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當時第一個採用“標準型”為制式步槍的國家,其次為土耳其。

1933年,納粹上臺後,開始千方百計的振興德國軍事工業,德國外長牛賴特與中國財政部長孔祥熙簽訂《中國農產品與德國工業品易貨貿易合同》,兩個缺乏美元硬通貨的國家,實行易貨貿易。極大地降低了軍事技術對華轉移的成本。更為誘人的是,納粹敢於挑戰《凡爾賽合約》,希特勒同意把“標準型”的技術出口到中國。

秀才造槍

中國武器制式化本不是什麼新鮮想法,之所以一提再提,提而不解,其原因不僅是缺乏一個像兵工署一樣的機構來統一領導兵工建設。

更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一個真正懂技術的領導人。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兵工署從建立之初到1932年底,短短4年,署長從張群、陳儀到洪中,走馬燈般的換人,這些人都屬於職業政客,兵工知識膚淺。而如何與德國同行進行深人的交流,決定了“標準型”國產化的速度。陳儀回憶,他手下有一名留學日本的秘書,在與毛瑟廠的德國人談話時,眼睛沒有直視對方。德國人認為這是對他的極大蔑視,進而非常討厭那個秘書,拒絕和他談判。陳儀據此認為,能融入德國文化的中國留學生,才是兵工署急需的人才。

早在1928年3月,陳儀奉命率團赴德考察軍火生產,時間長達5個月之久。在此期間,他結識了一位矮小瘦弱、不善言談的青年,俞大維,此君曾是愛因斯坦的學生,他寫的《數理邏輯問題之探討》,發表在愛因斯坦主編的《1925年數學年刊》上,成為在此刊上發表論文的第一個中國人(第二個人是華羅庚),更重要的是,陳儀遇見他時,他已在德國學習了多年的彈道學。彈道學是研究子彈殺傷力的尖端學科,在西方也是剛起步,何況俞大維的母親是曾國藩的嫡孫女,家學源遠,陳儀大喜,便努力推薦俞大維。很快,在德國學術圈小有名氣的俞大維,出任了中國駐德商務調查部主任,負責採購德國軍火。俞大維的工作能力,博得了德國工業家和軍事顧問的交口稱讚。1933年1月27日,蔣介石授予一個從未進過黃埔軍校、從未當過兵的俞大維中將軍銜,從此,俞大維開始了他13年兵工署長的生涯俞大維學貫中西,座右銘是“受貴族式的教育,過平民的生活”,身上毫無國民黨官場的腐敗顢頇,所交的朋友也是西方人或是學問家。他尤其注重提拔具有留學背景的技術專家。改組後的兵工署,一改往日中國政府機關封建無知的樣子,代以嚴謹實幹的學術氛圍。

兵工署下設行政、技術、資源三司。俞大維任命畢業於柏林大學的吳欽烈博士為技術司司長,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造兵科的李待琛為資源司司長,李待琛的師兄——東京帝國大學電器機械科的李承幹任金陵兵工廠廠長,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留學生登上了歷史舞臺。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1934年,財政部為了裝備稅警總團(後來3個德械師的前身,向德國毛瑟廠訂購一萬支“標準型”步槍,吳欽烈請財政部長孔祥熙向德國兵工署索要“標準型”的圖紙,準備國產這種槍。

俞大維看中了位於河南的鞏縣兵工廠(以下簡稱“鞏廠”),因為它擁有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造槍設備。

一切貌似順利進行:孔祥熙拜會了德國購政部長沙赫特,沙赫特許諾徳國毛瑟廠送給“標準型”步槍檢驗樣板一套。此外,鞏廠還特意從德國進口了全套工具夾頭和淬火設備。

孔祥煕志得意滿滿的帶著圖紙回國。然而,意外發生了,兵工署突然發現毛瑟廠所給的金屬樣板,是用過的,零件的標尺被磨損得沒法用;而且毛瑟廠給的圖紙,也小有錯誤。千里迢迢取來的不是真經!幸好,兵工署裡的“高材生”發現問題很及時,趁著中德關係還在蜜月期,俞大維馬上派畢業於柏林工業大學的鞏廠廠長毛毅可赴德交涉。

根據《兵工署製造司、技術司、軍械司工作報告摘要》記載,這次交涉,十分艱苦。原來德國人嫌槍的訂購數量太少,只能配送槍支驗收樣板(檢驗樣板的一部分)一副,其他的加工設備不給。屢經交涉,未有結果。後來署裡派了技術員二人,工匠一人,前往歐洲各個毛瑟零件工廠學習,並密令他們暗中記下製造的訣竅,根據操作的記憶秘密繪製圖紙有學者懷疑,毛毅可可能還從捷克和奧地利的毛瑟工廠“巧取”了某些資料。最終,毛毅可帶回了2萬多張“標準型”的工業圖紙。通過這些情報,中國得以精確地仿造德國產品,從而與世界先進水準同步。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民國二四式”改名

1935年是民國24年,根據清末以來按年份為武器命名的傳統,新槍定名為“民國二四式”。當時生產的步槍機匣上均刻有“二四式”的字樣,其上方為鞏廠的雙菱形廠徽。

中國兵工史上,值得紀念的是1935年的那次視察。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一同前往。

曾在日本學習軍事的蔣介石,對日軍的拼刺能力印象深刻,也對步槍的使用頗有心得,他在聽取了工廠方面的彙報後,提出“將槍托略微縮短、刺刀加長”等建議。眾所周知,冷兵器講究“一寸長,一寸強。”蔣介石擔心短管毛瑟會使槍身變短,拼刺時吃虧,所以希望以刺刀長度彌補槍身的短處,考慮不可謂不精到。

領袖百忙之中,對一支步槍再三關懷,令俞大維深為感動,為了投桃報李,他決定改換槍名。據當年兵工署員工陳志靜回憶,當時製造司司長楊繼曾命我用署長俞大維名義上報蔣介石,稱蔣“德高望重,功在黨國,故將國產二四式步槍,命名為中正式步騎槍,以示頌德報功,永志紀念。”不久獲蔣批准。此即中正式步槍的由來。相應地,機匣上的印記,也改為“中正式”。

1935年10月10日,中正式步騎槍正式批量生產,從而開始了其長達14年的生產歷程。

最初,中正式產量並不大,月產約800~900支。但後來產量提高得很快,根據美國武器收藏家史宗賓的研究,到1936年12月,產品序號已達到58000,按照一支槍一個號來計算,14個月的時間,鞏廠生產了58000支中正式。以此推算,鞏廠至少有年產40000餘支步槍的能力。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炮火中,“鳳凰涅槃”

抗戰全面爆發後,兵工署下令,從193年9月開始,全國的兵工廠均內遷到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後方。11月15日清晨,鞏廠奉命將全部機器拆卸裝箱運往武漢。自11月24日起,日本戰機多次轟炸,兵工廠部分被毀。1938年6月1日,鞏縣兵工廠改名為軍政部兵工署第11廠。由於日軍步步進逼,11廠先遷至長沙北門外朱家花園,後經廠長李待琛選址,再遷至湖南中部安化縣煙溪鎮。當時11設有7個分廠,其中五廠專門製造中正式。在戰爭環境下,中正式的生產仍然堅持了一套嚴格的檢驗制度,所有成品須先經過廠檢驗部門檢驗方能裝箱,出廠前再經軍政部派來的驗收委員開箱抽查,併到靶場試射,合格後才蓋章放行,否則退廠報廢。但好景不長,1938年年底恢復生產不久,兵工廠又遭日機轟炸,五廠幾成廢墟。最不幸的是,中正式的圖紙都被燒掉,損失嚴重,無法繼續生產,全廠停工。

然而,不幸中孕育著新希望,中正式的原型是德國20年代的產品,1935年德軍採用了“標準型”後,對它進行了改進,命名為“卡爾9Bk”。抗戰爆發前,兵工署網燜得到了此槍的圖紙,但是,因為中正式的生產線剛網上馬,不便於大規模轉產。這次,11廠的設備徹底被毀,倒可以重打鼓另開張。

兵工署命令21兵工廠(即金陵兵工廠)利用漢陽兵工廠移交的制槍設備繼續生產。但是漢陽兵工廠的制槍設備原本是製造“漢陽造”的,所用的刀具、夾具和量具都與“中正式”不同。

21廠廠長李承幹委派步槍廠主任趙國才、工程師施政楷等人主持技術攻關,參考德國卡爾98k步槍圖紙,重新制定工序,改進500餘部日機器,重新制造800餘套夾頭、600餘種刀具和鍛模以及1000餘種樣板,同時還必須兼顧漢陽造步槍的正常生產,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到次年6月間,又增添機器100餘臺,並採用了些簡化生產、提高產量的措施根據德國最新技術,21廠增加和精簡了某些工藝。研發成功世界尖端水準的鍍鉻鎢合金鋼槍管。中國富產鐵砂、煤炭、鉻、鎢、銻等國防資源,並向德國大量出口鎢砂,但是直到抗戰前,卻沒有製造槍用的鉻鋼、鎢鋼等特種鋼的技術,一切材料依賴進口,不但耗費鉅額外匯,而且在沿海口岸被日軍侵佔後,兵工生產難為無米之炊。直到1937年1月,兵工署接收了原屬於四川軍閥劉湘的重慶鍊鋼廠,又合併了內遷重慶的漢陽鐵廠、上海鍊鋼廠和原有的重慶電力鍊鋼廠,組建了第24兵工廠,這才硏製出鎢合金鋼,代替了進口原料。因此,當21廠用國產鋼材製造出第一支中正式步槍時,便把它以玻璃盒盛裝,送交24廠留作紀念。1941年,24廠又試製成功具有防鏽功能的鉻合金槍管鋼,從而徹底改變了我國槍管鋼材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歷經3年時間,吸收毛瑟血統的新版中正式終於出爐。1943年10月10日開始量產,到年底共生產中正式3500支。1944年,步槍廠投入全部力量生產中正式,取代了原生產的漢陽造步槍,最初,月產量可達7000餘支。為此,蔣介石曾召見李承幹、施政楷等人,給予重獎。

戰爭期間,兵工署首次實現了集約化生產步槍的計劃。“中正式”的生產由第1廠、第21廠和第41廠三家大廠專門承擔。到了1943年三個生產步槍的工廠,參照德國工業準則,統了槍件名稱、材料名稱、各組件的化學成份及機械性能,生產同樣的步槍,採用同樣的品管準則。

從生產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槍是中國第一把制式步槍。這不僅是中國兵工史上的一個壯舉,更是現代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個壯舉。

在中正式步槍生產後期,曾因製造槍托的胡桃木來源困難,廠裡設計了採用柏木、鋼皮、鋼條等材質的槍托,但是工藝過硬,依然深受前線戰士歡迎。

為了前線需要,愛國工人們付出了加倍的艱辛,《兵工史料》一書,收錄了當年的工作報告,其中記錄下感人的細節,那時工人們“或輪班就食,機器繼續不停工作;或則夜深不寐;或則自動延長工作時間至十四小時以上,毫不休息。秉此拼命流汘犧牲報國之精神,戮力同心,競圖趕造,其中間有不眠過勞致病者。”“抗戰時21廠唯一停工的一天,是1945年8月15日鬼子投降時。”王志光說,“職工從報紙號外得知敵人投降,有人立即坐船到市區遊行,有人聚在一起探討原子彈,有人在廠裡敲鑼打鼓,大家都興奮不已啊!”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中正式的威力究竟怎樣呢?敵人的發言最有“權威”。抗戰勝利後,21廠廠長李承幹被派為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首席科技參事,負責接收日本賠償中國的兵工設備。曾任日本軍械處處長的日本官員告訴李承幹:“你們的輕武器殺傷力比我們的好,中正式步槍打得遠,可射鋼彈頭,三八式不能。你們的重機槍槍管打紅了,澆澆水,還能繼續打,了不起!”

俞大維曾經把日製的三八式步槍和21廠生產的中正式步槍進行射擊比較。在100米距離內以半英寸(254釐米)厚的鋼板為靶子,結果中正式槍彈穿透鋼板的能力遠較三八式深。徐繼林老師曾在戰報中查到:抗戰時期的中國民房,大多是用木板與土坯構成,質地疏鬆,日軍往往趴在後面,以為土牆如水泥牆般堅固,其實,中正式的大威力子彈,足以穿牆擊斃敵人遺憾的是,當大批量的中正式裝備部隊時已接近抗戰的尾聲。儘管如此,鞏廠在被炸燬前,共生產了12萬支“中正式”。在1944-1949年6年間,三大廠共生產426萬支,遠遠超過晚清漢陽造年產幾千支的產量。中國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巨大潛力,初現端倪。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一次軍事會議上稱:

八年的浴血抗戰,艱苦備嚐。我們的兵工廠支援了十大戰區所需全部的武器彈藥,對國家的貢獻是無法估計的。

戰時任軍政部長的何應欽也稱:

在戰時,槍炮彈藥,補給無缺,得歸功於兵工廠就在中正式生產漸人佳境時,日寇無條件投降,“英雄”頓失用武之地。從技術上講,中正式是輕武器史上最後一代手動步槍;二戰中,美軍率先採用半自動步槍,這種槍能夠自動上膛退殼,射速是中正式的好幾倍。二戰結束後,大量物美價廉的美械,“復原”到前途未卜的中國。

抗戰神器“中正式”步槍:國人浴血奮戰共御外敵的歷史見證者

誕生於中國最卓越技師手中的“護國神器”,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被邊緣化的宿命。

國民黨軍隊從“師德”轉向“師美”,中央軍換了時髦的美械。精良的中正式得以裝備國民黨非嫡系部隊,然而這些士兵戰鬥意志薄弱,常常被解放軍整營整團的俘虜,因此,大量的中正式出廠後,很快“裝備”瞭解放軍。剛剛“過氣”的神器,在士氣高昂的解放軍戰士手中,恢復了往昔的榮光,所以,李宗仁感慨:“在於用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