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對抗日戰爭從“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的感受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每當小時候在學校傳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曲時,唱到:"他堅持了抗戰八年多",心裡就會想:打鬼子怎麼會只有八年呢?那從東北"九一八"之後怎麼算?抗聯們打得不是鬼子嗎?東北人不算中國人嗎?

東北人對抗日戰爭從“八年抗戰”改為

在以東北抗聯老戰士李敏為代表的一大批同志的不斷爭取下,這個問題總算在2017年解決了。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向全國各教育局發函,要求在全國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從"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的函。作為一個東北人,我深深的為國家層面的這一決策點贊,這是對比長征還苦的東北抗日聯軍(前期以東北義勇軍為主)和東北人民堅持十四年抗日鬥爭歷史的還原。

東北人對抗日戰爭從“八年抗戰”改為

當然,"八年抗戰"作為一個當年國共雙方共同認同的歷史提法,也沒有問題,他更多的是指全民族抗戰的時間。

備註:

"八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的8年時間。

"十四年抗戰"是指從1931年日軍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安排鐵道"守備隊",炸燬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挑起"九一八事變"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則為1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