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担使命,救死扶伤保平安

在湖北省汉江监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九监区(医院),它既担负着护卫法律的神圣使命,又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特殊职能……

10月2日上午9时,结核病犯唐某开始出现咯血症状,监区值班医生徐武华立即开始对唐某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对其进行谈话安慰,并特意联系伙房为其准备软食(面条)。

唐某入狱前即患有结核病,投监服刑后一直在监狱医院治疗。由于该犯同时患有重度乙肝,用药受到制约,虽然采取了特殊诊疗措施,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从2日晚上24时到次日凌晨3时,唐某又先后4次咯血,累计咯血800ml,出现休克血压(80/40mmHg)。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徐武华立即向监狱当班领导汇报,第一时间安排唐犯到XT市第Y人民医院救治。

从10月2日上午9时到次日凌晨3时,整整18个小时,徐武华坚守在执勤岗位,随时关注着唐犯的病情动态,及时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期间用餐,也只是在值班室随意扒拉了几口,中途不曾合眼休息一会儿。在汉江监狱,由于没有相关专业医生轮岗,徐武华长期一个人从事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治疗工作。徐武华个人身体也不好,今年8月份曾因肝功能异常住院半个月,医生嘱咐他多休息、不熬夜——其实他自己也明白,可他了解和体谅监狱警力尤其是医生短缺的现状,出院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照常值夜班。

以身许国担使命,救死扶伤保平安

徐武华为门诊病犯检查身体

10月5日20时10分,九监区收到监狱指挥中心电台指示:“医院、医院,八监区一名罪犯晕倒,请立即作好救治准备……”值班医生黄胜松收到指令后立即进入战斗值勤模式。

八监区罪犯胡某在洗澡时突然发病晕倒,监区一面组织人手紧急送医院抢救,一面向监狱指挥中心报告。胡某被抬送到医院后,医生黄胜松立即着手进行救治,只见胡某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神智不清,意识障碍,抽搐,大汗,同时大小便失禁。结合了解病史,初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

抢救危重病人,必须牢牢把握与死神赛跑的“黄金十分钟”。黄胜松作为一名久经沙场、业务过硬的专业医生,立即有条不紊地展开抢救行动,他安排人手立即给胡某输氧,然后开具处方立即执行:氨茶碱0.5mg输液,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

在黄胜松的精确诊断、全力救护下,胡某转危为安,初步恢复了意识和生理功能。30分钟后,救护车到来。黄胜松的主动作为和积极处置,赢得了与死神的赛跑……

在九监区(医院)群体,有很多人既有着为国执法的“铁血丹心”,又有着救死扶伤的“妙手仁心”。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黄志刚国庆长假放七天,他加了五个白班、一个夜班;剩余的两天,他也没有好好地休息,因为他还要到病犯就医的XT市第Y人民医院联系病犯就医事宜,现场了解就医病犯的基本情况。

以身许国担使命,救死扶伤保平安

国庆期间,监区长黄志刚检查住院病犯病情

作为九监区(监狱医院)的“领头羊”,黄志刚付出了很多,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他介绍,九监区目前有“四个复杂”:狱情复杂、押犯构成复杂、管理复杂、病情复杂。监区收押的各种高危长期病犯41名,临时住院病犯18名。监区医生和管教民警职责和压力都很大,由于警力有限,从事传染病治疗和放射等工作的医生都无法轮岗;其它监区民警基本上是5天一个循环周期,而医院民警为4天,饶是如此,监区民警也是尽职尽责,任劳任怨。

外省籍调入罪犯邵某抗拒执法改造,成为监区的重大不稳定分子,为了预防和消除国庆期间监区的不安定因素,9月29日,管教民警王林先后于18时30分、18时54分和19时21分进入监内与邵某谈心谈话,做教育稳定工作。民警王林作为一名55岁的老民警,自身也有心脏病,然而心中想着新中国70华诞马上要到了,在这节骨眼上,监区可不能出什么纰漏,于是他反复地做邵某的思想工作,终于让多日未好好进食的邵某开始进食。

以身许国担使命,救死扶伤保平安

民警马建红参加国庆值班

在九监区,像这样至公至情至性的民警还有很多,也许他们的职业和岗位并不“显赫与突出”,但他们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坚韧与顽强、至性与柔情,也许是点滴的,微不足道的,却一样地令人感动。笔者准备进入监区现场感受一下民警工作实景,管教民警徐周急忙拿出一摞口罩让我戴上,我戴了一层,他说“不行、得戴三层”,我戴满三层后,他又嘱咐我把口罩上方的塑衬顺着鼻骨外形压弯压实。多么可爱、厚道的民警啊,他们每天工作在易感染源区,却细心关怀、呵护着外来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