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人先立潮頭——勇做新文科建設“拓荒牛”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中,偉大祖國在“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跑道上飛速前進。隨著經濟不斷髮展,科技不斷創新,我們也迎來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問題和新任務,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社會主義新文科,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使人文社會科學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更好地指導實踐。

而提到人文社會科學,大家可能不會第一時間想到東北大學,畢竟東大前身叫“東工”,以工科聞名全國,目前在冶金、機械自動化、材料方面也是全國領先。但作為綜合類大學,東大的文科建設同樣出眾,早在1993年行政管理本科專業便獲批,在1997年更是在全國率先開辦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隨後又開設碩士點和MBA,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而推動東大公共管理專業從0開始的,是一位與新中國同歲的老教授,是新文科建設的“拓荒牛”——樓成武老師。

婁老師出身於東北工學院高溫合金專業,本是個“冶金人”,後轉到行政崗位,憑著他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使不完的一身牛勁,成為了公共管理方面的領軍人。在鄧小平同志“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需要趕快補課”的指導下,婁老師結合自身經歷和理論知識參編、合著、獨著《行政學》《現代人事管理》《現代管理學原理》等多部在國內影響深遠的管理學著作,將“冶金人”的理性思維和社會科學相結合,與國內眾多學者組成的研究潮流一起拓了我國在社會科學領域的“荒”。

婁老師不僅開拓自身研究領域,還要開拓母校的教學領域。一個工科院校要做強文科專業,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婁老師再次運用他的“慧眼”和“牛勁”,敢為人先埋頭苦幹,闖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文科建設之路,使公共管理學科建設有了中國特色。萬丈高樓平地起,今天文法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行政管理專業已經成為國內知名專業,廣大優秀畢業生也在祖國各地各個崗位發光發熱。


敢為人先立潮頭——勇做新文科建設“拓荒牛”

為師,傳道,受業,解惑。婁老師在長達40年的任教生涯中,將自己的“慧眼”和“牛勁”傳承下去,建設了一支學術精進,為師有道的優秀教師團隊:張雷教授、孫萍教授、魏淑豔教授、杜寶貴教授等多位名師在各自研究領域都能成為“拓荒牛”,為學術研究和學院建設不辭辛苦,也是廣大文法學院學生所崇拜的優秀教師。對取得豐碩成果的婁老師,他的學生這樣評價:“作為公共管理學界泰斗級人物,他的課堂講授旁徵博引而又生動深刻,總能引人入勝,讓初學的學生忽而痴醉其間、忽而茅塞頓開。碩博研究生階段,我更是有幸師從門中,與婁老師有了更為‘親密’的接觸,耳濡目染、親身感受婁老師的做人為學之要,深感他不愧為‘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國家級教學名師。”

目前,婁老師身兼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公共管理組)成員、教育部公共管理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首席專家等職,還擔任國內多所高校的名譽教授、特聘教授,可以說承擔著繁重的社會兼職,經常奔波於北京、瀋陽和國內多所高校之間,為推動中國的公共管理教育和學科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

在東北大學,有一大群像文法學院的樓成武教授一樣的“拓荒牛”,他們在各自領域“開荒拓土”,只為科技興國。東北大學南湖校區漢卿會堂旁有一個雕塑,雕刻的正是一頭健碩的公牛向前開拓,題字“拓荒牛”,既紀念了名家大師所作出的貢獻,也激勵了所有現在的和未來的東大人,“自強不息,知行合一”。

敢為人先立潮頭——勇做新文科建設“拓荒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