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诠释童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位幼儿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因此,我们要以平等、尊重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以关怀、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所隐含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保证每一位幼儿能健康的成长!

倾听孩子,诠释童真

可乐是个聪明、阳光又懂事的小男孩。在幼儿园里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表扬。

可是最近这段日子,我们发现可乐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了。他总是喜欢双手揣在兜里,面无表情,也不搭理旁边的小朋友。像是在耍酷一样。笑笑小朋友发现了,哒哒哒跑到我的身旁悄悄的告诉我:“老师,我发现可乐今天不开心,是不是被爸爸批评了?”我抬头看了看可乐,他那匪夷所思的表情告诉我“他不开心”。于是,我走到可乐的身旁贴心的问他:“可乐,你今天怎么了,可以告诉老师吗?”宝贝沉思了一会,他骄傲地说:“老师,你觉得我帅吗?”他的回答让我不知所措。这时,我恍然大悟,心想宝贝是在装酷,他这样做,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于是,我满心欢喜地拉着宝贝问全班小朋友:“你们觉得可乐帅吗?”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帅”。“宝贝们,可乐的微笑是最甜的,特别惹人喜爱,我们要像可乐一样把微笑送给每一个人。”

倾听孩子,诠释童真

第二天,可乐早早的来了,一进门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时的甜蜜与幸福紧紧的围绕着我。我高兴的捧起了可乐的脸,甜甜地说“哎呀,可乐帅呆了,你可是我的偶像!”

聪明、阳光、懂事的可乐又回到了我们的怀抱中,在可乐变化的整个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夸奖和鼓励是孩子们成长的动力。而孩子也是我们的帮助者,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不是“大道理”的灌输,而是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融入到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要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宝贝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宝贝们真正需要的关爱。

倾听是对诉说者的一种尊重,倾听是聆听者对自己的一种诠释,倾听是对心灵的抚慰和敬畏。

倾听孩子,诠释童真

倾听孩子,我们回归到了童真。倾听孩子,我们分享了喜怒哀乐。倾听孩子,奇思妙想的想法让我们有了创新的动力。倾听孩子,我们不在迷茫。倾听孩子,共同成长。宝贝和我们一路翱翔,一路歌唱。相信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