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恢復慢於生產 盈利端壓制股指

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14.5億元,同比下降36.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6個百分點。

復工帶動利潤邊際改善,PPI下行拖累改善幅度

1-3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弱勢反彈。主要原因一是3月復工復產進度加快,工業增加值增速大幅改善,是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改善的主要原因;不過,需求端回暖的進度緩慢,使得工業生產仍未能恢復到歷史同期水平。二是隨著各類政策支持落地,工業企業利潤率小幅回彈0.4個百分點至3.94%。三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的影響,工業品價格跌幅擴大,拖累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改善。3月,PPI同比增速下跌0.9個百分點至-1.5%,1-3月累計同比增速下跌0.4個百分點至-0.6%。企業盈利壓力仍然較大。


需求恢復較緩,企業被動補庫

在疫情逐步緩解,復工復產加快及運輸條件恢復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1-3月工業企業產成品週轉天數小幅下降3天至23.1天,週轉速度有所加快。但由於需求端恢復相對較緩,工業企業繼續呈現被動補庫存的狀況:1-3月產成品庫存累計同比增速擴張6.2個百分點至14.9%。


製造業利潤增速邊際改善,食品、菸草表現亮眼

從三大行業來看,製造業利潤增速邊際改善,採礦業及電熱燃氣水生產供應業利潤增速跌幅擴大。1-3月,製造業利潤累計增速同比增速-38.9%,跌幅較1-2月收窄3.8個百分點;採礦業利潤累計增速-27.5%,跌幅擴大6.4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累計增速-28.6%,跌幅擴大5.4個百分點。

大部分行業利潤增速仍呈現大幅負增長,但跌幅普遍收窄;此外,仍有兩個行業利潤維持了正增長:農副食品加工業受益於需求剛性較強,利潤累計同比增長11.2%;菸草製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長28.5%。食品加工業因疫情下需求剛性收益;菸草則得益於專賣制度、價格的提升及疫情導致的出行限制造成的香菸消費量增加。此外,3月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0.5%,1—2月份為下降37.1%;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下降9.1%,降幅收窄30.7個百分點;先進製造業利潤增速顯著改善。對工業景氣形成拖累的分項則主要包括石化產業鏈的石油開採與加工行業、中上游的有色與黑色冶煉行業等。


利潤增速弱改善,後續關注外需拖累

1-3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弱勢反彈,顯示企業盈利壓力仍然較大。當前國內新冠疫情的影響正逐漸緩釋,但海外疫情的演進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外需短期內恐難恢復,且其對工業生產的衝擊可能尚未完全顯現。此外,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導致工業品價格通縮壓力的增加,也將抑制工業企業利潤的回彈。工業企業利潤短期的表現恐難樂觀,4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或延續小幅回彈。

盈利端偏弱壓制股指,資金面充裕利好期債


整體來看,盈利面偏弱短期可能會對股指形成壓制。可關注復工較快、近期工業增加值和利潤改善較為明顯的板塊,如食品、醫藥、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製造業等;同時在“消費+基建”的政策方向比較確定的條件下,可關注需求較為確定的建築材料、工程機械等領域。此外,在經濟和企業盈利較為疲弱的背景下,貨幣有望繼續寬鬆,長期來看可帶動債券利率下行,利好期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