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閱讀題型探討之 TRUE


雅思閱讀題型探討之 TRUE/FALSE/NOT GIVEN


作為三大經典題型之一的是非無判斷題(TRUE/FALSE/NOT GIVEN)歷來是雅思考生們的噩夢。這種題型的難點主要在於思維方式上轉換。過去中國考生們在涉及到判斷的題型時通常只有是和非兩種情況,大家都已經比較適應非黑即白的解題思路了。但是在雅思考試中,又加入了一箇中間的“灰色地帶”——Not Given,這在對考生的邏輯思維方面要求更加嚴謹,需要我們思考的更加全面。下面,筆者就針對這種題型進行一下做法和思路上的探討。

就像我在之前的論文中提到的,是非無判斷題是一種細節題,因此在做題時,需要遵循細節題的解題思路:

1

分析問題時

從題目中找出合適的定位詞

所謂定位詞,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在原文中定位跟題目有關的信息出現的位置的依據。在從題目中找定位詞時,找到的信息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具有獨一性,二是最好不發生變化。因此,在解決雅思閱讀的細節題時,從題目中找的定位詞信息可以分為如下三類:

1) 易識別的信息,如大寫、數字、特殊字體等

這類詞通常不容易發生變化,因此在原文中看到時和在題目中出現時基本是一樣的;而且這類詞比較顯眼,在文章中的出處可以快速找到。如劍橋雅思真題集5 Test 3 Passage 2 中的第18題:

Coastal erosion occurred along Egypt's Mediterranean coast before the building of the Aswan dams.

上句中Egypt's Mediterranean coast可以作為定位信息在文中直接進行快速定位。

2) 名詞詞性的信息

大多數情況下,題目中並無易識別的信息出現。這時可以選取題目中的名詞詞性內容來作為定位信息。因為名詞信息大多具有出現次數較少較有針對性、以及較不容易發生同義詞替換的特徵。如劍橋雅思真題集5 Test 3 Passage 2 中的第23題:

Water is pumped from the irrigation canals into the lagoons.

上句中的irrigation canal和lagoons可以用來共同作為本題的定位詞。

3) 動詞或形容詞等信息

有的時候,題幹中的名詞信息不一定適合作為定位詞,例如這些名詞在原文中可能會反覆出現,所以不具有獨一性;或者題幹中的名詞信息在文章中並未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從題目中尋找動詞或者形容詞來作為定位詞。此時就需要注意識別題目中的動詞形容詞在原文中發生的同義替換。如劍橋雅思真題集5 Test 1 Passage 1 中的第9題:

Johnson has become more well known since his death.

上句中的Johnson在文中反覆出現,death在文中沒有出現,只有well known是最合適的定位信息。該詞在原文中轉換成了famous。

2

找出定位詞或其同義詞的出處

回到原文中尋找定位詞的時候,考生應使用掃讀的方法,逐行掃視原文,尋找題目中的定位詞本身或者定位詞的同義替換的出現位置。找到定位詞出處,意味著找到了與題目有關的信息出現的位置。

這裡有兩點需要提醒的:第一,是非無判斷題理論上是具有順序性的題型,因此考生在迴文章中掃描定位詞時可以按照題目順序來依次定位。但是是非無判斷題的特殊性在於其中有“無”的情況,所以如果考生過於機械的遵循順序定位的規律,對於答案是Not Given的題目,有可能會出現需要讀完過多內容才能判斷出來的情況。所以建議考生在搜索某題的定位詞時,可以同時關注後面題目的定位詞是否出現。在下一題定位詞已經出現而本題定位詞或者其同義替換的詞仍未找到的情況下,則本題可以判斷為Not Given。第二,考生在判斷題目中的定位詞是,不必只找唯一的一個詞。如果題目中出現了不止一個詞可以用於作為定位詞,建議考生可以全部找出來,一起定位。因為這樣能夠準確定位到題目出現的位置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3

判斷答案時,精讀全文

理解原文與題目陳述之間的關係

對於很多考生來說,對於原文與題目關係的判斷也是一大問題。考生們需要透徹理解True, False 和Not Given每一個答案真正代表的含義,以及考試中最常出現的幾種情況,才能夠準確判斷答案。下面,筆者歸納了每一個答案所代表的含義以及考試中會考到的幾種情況:

1) 是:題目與原文描述含義相符

a) 題目是原文的同義轉換

b) 根據原文敘述可以推斷題目成立

2) 非:題目與原文描述含義相悖

a) 題目與原文直接衝突

b) 原文是開放性的說法,題目中只講到部分可能性並且用到了絕對詞

c) 原文是有條件成立的,但是題目中去掉了條件,變成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立

d) 題目中對於頻率、範圍或者可能性的限定詞與原文意思不符合

3) 無:原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足以用來判斷題目正誤

a) 題目中的部分信息原文中未提及

b) 題目中有比較級,原文中沒有,或者原文的比較對象與題目不一致

c) 原文中是較大的不確定範圍,題目中講到的是具體的信息

d) 原文是預想、假設或者某種可能性,題目中說是現實發生的事。

對於是非無判斷這種常考題型,劍橋系列的真題集中的材料還是很多的。考生需要通過大量訓練才能更好的掌握題型的思路方法,才能保證不在這種經典題型上丟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