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平衡:細數歷史上左右皇權的幾股勢力

國家這個機器從誕生那天起就是權力爭奪的開始,通過各種方式操控這臺龐大的機器也成了幾千年來各方角力的焦點。那具體都有哪些勢力呢?

一、諸侯

權力平衡:細數歷史上左右皇權的幾股勢力

不管是商末的各諸侯國,還是從東周開始逐漸成型的春秋諸霸,這些隸屬於皇帝的地方大員們是第一批挑戰皇權的人,自身有地,有人,有錢甚至有自己的體系,所以他們是最容易造反的人。

因為自身實力雄厚,缺乏中央統一管理,所以各諸侯成功翻盤的幾率是最高的。

二、宦官

權力平衡:細數歷史上左右皇權的幾股勢力

宦官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從秦時的趙高,到東漢的十常仕,唐末及明清的大太監們。

這個距離權力中心最近的群體儘管身殘但志卻異常堅定,對於權力的追求甚至超過了大多數人。

從無權利的侍從,到帶兵打仗的將軍,再到特務,大內總管等等等等。除了作為皇帝服務員這個本職工作外,似乎每一個有理想的太監都想發展一個副業。

不過終歸是缺了一些陽氣,太監翻盤的可能為零,但是也不耽誤在每一個朝代衰落期助推一把。

三、士族

權力平衡:細數歷史上左右皇權的幾股勢力

皇權更替頻繁,受苦的終歸是最底層的人,總歸有一部分“識時務的俊傑”不管朝代如何變化,都能保證家族的長盛不衰。

從東周甚至更早開始,一直到隋唐之後,有很多世家傳承從未斷過。

精英式的教育,對整個政治走向的把握,讓這些大家族們得以在莊園內就能遙控整個帝國的走向。

我們所熟知的三國諸葛家、兩晉及南北朝時期的門閥,這些顯赫的大家族們雖然不是皇帝,卻比皇帝更喜歡權力。

四、宗族外戚

權力平衡:細數歷史上左右皇權的幾股勢力

不管是宗族還是外戚,這些皇家的本家和親戚們和普通家庭一樣爭權奪利的事兒少不了,不過和普通的家族紛爭相比,皇家的爭權奪利順帶的是整個帝國的動盪,八王之亂、外戚專權這樣的事件從來不缺。

而皇帝年幼和影響力弱的時候更是影響巨大。

五、文官集團

權力平衡:細數歷史上左右皇權的幾股勢力

皇帝一個人想要執行所有的命令總歸有些不顯示,而所有的政令在執行的過程中必然需要相應的官員執行,一旦觸及具體執行人的利益,欺上瞞下就逐步蔓延。

最終導致天高皇帝遠,縣官不如現管。皇權在執行過程中處處被掣肘,甚至於完全變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