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戰長沙》想到的

記得電影《勇敢的心》的開頭,有句旁白:But history is written by those who have hanged heroes(歷史是由處死英雄的人寫的)。客觀的講,歷史本來的面目,往往也不一定是我們從史書上讀到的樣子,若非親身經歷,很難說得清那些疑案是怎麼發生的。更多的時候,歷史是當政者用來教化民眾的思想工具。從我們多年來所受的教育,對國共兩黨的認識早已是涇渭分明的,或者臺上的執政者希望我們是涇渭分明的。

《戰長沙》的好在於它沒有為了避免流俗一味突兀的展示國民黨的英勇無畏,也沒有著很多的筆墨來評判國民黨的對與錯,它只是將歷史本來的面目呈現出來,任由觀者自行評判。它以戰為名,向世人勾勒出那段被遺忘甚至鮮為人知的歷史;它也以戰為名,刻畫出有識之士在戰爭中的家國情懷;它更以戰為名,書寫那些小人物的生離死別。顯然,這部劇裡的每一位演員都很出色,霍建華貢獻顏值的同時從起初高冷總裁範兒到後來暖男本色的表演中規中矩。任程偉偷奸耍滑、八面玲瓏又兼有情有意,該是全劇中最突出的一個。小楊紫出落得亭亭玉立,一掃家有兒女中小雪在人們心目中既定形象。除此,出演胡家人的各色演員,真正做到了“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他們的舉動、神態都及其符合劇中人物的形象,很難想象,要是換做別人,是否還有這樣的效果出來。演戲之於他們,並非奇技淫巧,而是深入人物內心之後的自然流露。

長沙,我曾有幸到過那裡。也曾登臨了嶽麓山,走訪了嶽麓書院,也的確鍾靈毓秀。可我當時還不知道,那並不是她本來的樣子。馬王堆那座漢墓,連同美女辛追的故事曾讓我對長沙魂牽夢繞。卻不知文夕大火,已將這座千年古城摧毀殆盡。於是,再無可能在歷史的迴廊裡找尋辛追的遺蹟。

大概要到劇末了,顧清明的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從清末到現在,我經歷了中國最動盪的幾十年,一大半的時間都在驚惶中度過。”的確,在那幾十年裡生活的中國人很不容易,縱觀中國五千年來的歷史,恐怕再沒有哪一段時期,遭受過那麼多外敵的侵入,波及的範圍寬廣至整個國家。忍辱負重也好,苟且偷生也罷,每一個活著的個體都自覺或不自覺的融入了那個時代。

我不知道處在真正的戰爭中的人是怎樣的心境,些許的體味也不過來自書籍的描繪和影視的渲染。在《戰長沙》的最後,胡家人幾乎都死了,一開始我不明白小滿為什麼在娶了秀秀之後還去跟人打游擊。其實,他在一天之內,目睹了三個至親的人死去,那一刻他自己也就沒有要活著的打算了。至於為何還要娶秀秀,我想他已然成長了,覺得該給秀秀和死去的家人一個交代。顧清明和胡湘湘在日本投降後回到長沙,姐夫的房子雖然還在,可再也不是往日的景象了。他們為胡家人掃完墓就要去國外了。日本雖然投降了,國共之間的較量還沒開始,時局依舊動盪。能守住家已屬不易。如果按照歷史演進,顧清明若不是去國外,最後也只能退守臺灣。

顧清明的形象不由得讓人想起《亮劍》中楚雲飛,同樣的國軍將領,起初都抱著為國捐軀的信念,可是抗戰結束後都選擇了經商。他們的結局還算好,令人唏噓的是,不同的政治環境,人物的命運卻截然不同。據說,《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後來在文革中自殺了。從日本投降到1978年文革結束,又是幾十年,要是再從清末算起,整百年也有了。一個家庭在百年之中本來可以四五世同堂,其樂融融本該也是人間喜事。可這一百年,終究災難連連,僥倖從戰爭中苟活下來也未必能夠逃得了十年浩劫。世事總難料,因為歷史從不後退,所以我們只知曉過去和現在。

而我們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如果它非要在歷史上存在的話,只能是段無足輕重的過渡時代。

記得西方記者採訪普京時,問過他對過去蘇聯的看法,他只說了一句:“誰要想回到那個時代是愚蠢的,誰要是忘了那個時代是沒有良心的。”

2015年7月

由《戰長沙》想到的

由《戰長沙》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