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謙虛,是能夠走的長遠的資本

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易經》:謙虛,是能夠走的長遠的資本

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京劇大師,他在藝術上很有造詣,而且在做人時也極為謙遜低調,有一次他在演出京劇《殺惜》之時,臺下眾人紛紛鼓掌。

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老人對他說:“不好,不好”。

梅豔芳聽了之後,剛下戲臺還沒來得及卸妝,就將老人請到唱戲的後臺,然後恭恭敬敬的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都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定有高見,還請賜教。”

這個時候這位老人就對他說:“閻婆惜上樓和下樓的臺步按照梨園規定應該是七上八下,但是你為什麼八上八下呢?”

梅蘭芳聽了之後恍然大悟,連聲稱謝,從此之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的戲,並且給他指正。

俗話說得好:滿招損,謙受益。

一個自滿的人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損害,但是一個謙虛的人在改正自己的同時,能夠才能夠精進自己的藝術,在任何行業,一個謙虛的人都會越來越好。

《易經》:謙虛,是能夠走的長遠的資本

因為世界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個人在人生中都需要不斷的改進,才能夠和成功邂逅,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的認識自己,不但要認識自己的優勢,更要認識自己的短處,正所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學生到魯恆公的廟裡參觀,這個時候他看到一個裝水的東西,這個東西是傾斜著放在池塘裡面的,孔子就問守寺廟的人說:“這個是什麼東西呢?”

守寺廟的人就告訴他:“這是器皿,是放在座位右邊用來警戒自己的。”

孔子說:“我聽說過這種裝水的器皿,沒有裝水的時候或裝水少的時候會歪倒,如果水裝的不多不少才會端正起來,裡面的水如果裝的多了或者過滿了,會直接翻倒。”

說著,孔子就讓他的學生端水來試驗一下,果然像孔子所說的那樣,當水裝的剛好的時候,這個器皿平平穩穩的立在那裡,當水倒的多的時候突然就翻倒了,這個時候孔子便說:“這個世上哪有太滿而不翻倒的事物呢。”

對於人生來說也是如此,沒有什麼人生是很滿卻不翻倒的,當你太過於高傲和恃才傲物時,必然會導致悲慘的結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就是要保持謙虛,不要驕傲自滿,凡是過於驕傲的人沒有不失敗的。

《易經》:謙虛,是能夠走的長遠的資本

所有塑造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謙虛低調,即便他們被捧在高位,看似高高在上,但是實際接觸過程中,他們卻親切和藹。

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彖辭》中說:巽義為順。兩個巽卦相重,意在強調申訴上面的意志,本卦九二、九五陽爻分佈於下卦與上卦的中位,就像君王行事合於正道,因而志得意行,臣民順應君王,所以“稍見亨通,利於出行,利於會見王公貴族”。

而這一句話就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順從,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易經》:謙虛,是能夠走的長遠的資本

高傲的人即便能夠通過自己的才能獲得利益,但是這個利益是不長久的,只有低調處事的人才能獲得廣闊的天地,成就完美的事業,更能贏得一個厚重豐富的人生。

所以我們要經常的看到自己的缺點,及時改正自己的問題,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加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