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m3衝鋒鎗與蘇軍的波波莎衝鋒鎗哪個更好,有何依據?

瓦蓮京娜羅曼諾夫


蘇軍的波波莎衝鋒槍,在二戰時期可是為蘇聯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一把巷戰神器,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到處都是掩體,倒塌的房屋,破敗的院牆,還有被打成篩子的士兵,波波莎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十分有利的利用其高速發射的火力優勢,對敵人進行一番掃射。



首先,射擊速度和精度對比。

波波莎理論上每分鐘可以發出900發子彈,實際操作也不會少多少,所以在近距離槍戰中,它的密集火力是它壓制敵人的重要法寶,雖然精度不高,但是近距離作戰足夠。而m3雖然理論射擊速度比不上波波莎,但是好在射擊時,比較容易控制槍口,所以射擊的穩定性和精度要比波波莎高,所以這一點要強於波波莎。




二,結構對比。

美軍的m3衝鋒槍生產效率很高,當時美軍設計時,就是以可以批量生產的衝鋒槍為第一目標,所以m3結構簡單,容易量產,但是在第一批投入生產後,陸續出現了卡殼的情況,經過改進後,終於在1943年秋季裝備給了美軍,非常受歡迎,它沒有快慢機,但是完全可以通過扣壓扳機的食指控制單發,所以也不會浪費子。



波波莎衝鋒槍,同樣考慮取代ppd系列複雜結構的槍支,使用了大量的衝壓部件,利於大規模生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量最大的衝鋒槍,擁有讓人羨慕的木製槍托和散熱管,且部分零件也可以在普通汽車修理廠和操作不熟練的工人生產。

美軍的M3衝鋒槍結構簡單質量好,重量小,易於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壽命長,而波波莎體積大,彈鼔容量大,射擊速度好,精度不準。


軍事一點通


這兩種衝鋒槍和中國都有很強的交集。這兩種衝鋒槍都是久經戰火考驗,自問世以來,從二戰一直到越戰都參加了,甚至有的黃油槍參加了第一次海灣戰爭。

波波莎問世的時間比黃油槍要早,產量要大的多,波波莎的產量據說有500萬支,而黃油槍的產量是65萬支,不過黃油槍問世的時候,二戰已經快結束了,美國龐大的工業產能還沒有把黃油槍大量變成產品,戰爭就結束了。

兩種衝鋒槍的特點都是大量使用衝壓點焊一類的大規模生產工藝,便於大量生產,不過波波莎那個木製的槍托還是要比黃油槍的鐵托要費事,到了蘇聯後來的波波斯43也改成鐵托。

蘇聯在開始都沒有把衝鋒槍看作什麼步兵武器,而是把衝鋒槍當成警察武器,研製的波波德什麼的都是給了內務人民委員會這種地方,到了蘇芬戰爭中,被芬蘭的蘇米衝鋒槍打得重新認識了衝鋒槍的戰術地位,這才加緊改進了波波莎出來。波波莎在二戰中的表現已經說的太多了,就不用說了。

而黃油槍問世的時間要晚,美軍當時大量使用的時候M1衝鋒槍,這種基於湯姆遜衝鋒槍的簡化版本,由於重量大,在美軍中的反應一般,同時太貴,就是美軍這種土豪也受不了,美軍在借鑑英國的斯登衝鋒槍以後,在通用的汽車大燈廠開始生產黃油槍,在兄弟連裡邊,101師在荷蘭就已經開始使用黃油槍了。不過,衝鋒槍在美軍的火力配系中,地位有一點尷尬,美軍有大量的M1半自動,同時BAR的數量也很多,每個班都有2支,而且美軍還有一種M1卡賓槍,卡賓槍大量裝備美軍的軍士,駕駛員這一類本來會大量使用衝鋒槍的人員,而且卡賓槍的有效射程比衝鋒槍遠,M1卡賓槍的產量也很大,達到了500萬支,這樣就使衝鋒槍在美軍中的存在感不高。而波波莎由於產量巨大,則稱為了蘇聯士兵的標誌。

黃油槍在中國的存在感比美國要強得多,其實大部分M3都是當作美國的軍援給了老蔣,所以黃油槍在中國的存在感極強,在解放戰爭的影視劇中大量出現,對於七十年代生人的朋友,對於打開拋殼蓋,準備射擊的場面並不陌生。M3的拋殼蓋兼做保險,不打開拋殼蓋,槍是打不響的。

對於這兩種衝鋒槍來說,波波莎輕一點,不過長度長,黃油槍短一點,不過重一點,M3A1的重量和波波莎是差不多的,不過A1在中國不怎麼多。

現在都喜歡說波波莎的那個71發大彈鼓,不過這個大彈鼓在中國可能是有一點水土不服,一個是結構複雜,裝彈費力,那個彈鼓是要一發一發的把子彈壓進去,還有就是如果彈鼓被磕碰,容易損壞,同時用彈鼓的重量太大,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合適,所以中國的波波莎和仿製的50式大部分都是使用35發彈匣。

對於波波莎和黃油槍來說,兩者的定位不同,波波莎定位的是一隻步兵武器,這樣對於武器的體積重量要求稍微寬鬆一些,而黃油槍定位是坦克兵的自衛武器,對於體積的要求很高。蘇聯坦克兵經常使用繳獲的MP40作為自衛武器就是覺得波波莎太長了。兩者都很好的服務了自己要服務的對象,都是很經典的武器。


有痰


作為二戰中盟軍方面兩種最主要的衝鋒槍,應該說M3和“波波莎”各有優缺點,有著不同的特色,而且兩種槍在美軍和蘇軍中的定位和作用也不同,使用方式也不一樣,很難比出個高低。

M3的射速較低,比較容易控制,因此精度較好。同時,由於該槍使用30發直彈匣,槍的體積、重量都相對較小,便於攜帶。不過,M3在美軍中主要是作為步兵班的輔助武器和非一線人員的自衛武器使用,屬於配角,美國大兵的主力裝備還是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和M1卡賓槍。所以,其火力密集度、持續程度較低的問題也不顯著。

“波波沙”的射速就比M3要高得多,但帶來的結果就是精度差,50米以外基本上就只能概略射擊。同時,“波波沙”還有個大名鼎鼎的71發彈鼓,裝上去以後那個重量和體積絕對讓人印象深刻。但考慮到“波波沙”是蘇聯步兵的主要裝備之一,尤其是在巷戰中,“波波沙”更是蘇聯步兵的主力。在巷戰環境下,需要的就是近距離內能迅速“潑灑”出去足夠數量的子彈,對此,“波波沙”可以非常完美地完成任務。

所以,兩種衝鋒槍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特色,很難也沒有必要分出高下。T


聯合防務


波波莎啊!槍托都能砸死人的“全身大殺器”。而且意外落地彈鼓都能擊發的神器啊!

PPSh-41考慮到大規模生產和解釋耐用為首要目標,木製的槍托和槍身使其中心後移。從而保證了槍身的平衡性,而且堅硬的白樺木材質槍托可以像步槍一樣用於近距離格鬥(關於這一點,蘇軍戰士有大量的回憶錄提及),死在波波莎槍托下的德軍不在少數。

仿波波莎衝鋒槍國產50式

M3衝鋒槍則是“一次性產品”,美國陸軍原本設計初衷是用壞即丟不需要維修的武器,但是由於1944年產量不足,美國陸軍兵器廠“被迫”生產了替換件,也是一把好槍。


軍武數據庫


我認為老美的注油管M3衝鋒槍在綜合度、全方位的對比上、要優於蘇聯的波波沙衝鋒槍。

主要從方便攜帶到質量、精度,人機工効上都要高波波沙一個檔。

在新槍剛配發到美國三軍戰士手上,他們在外觀上都很難接受此槍的造型,並且貶意形象的稱之為"注油管"衝鋒槍,意思為通用公司不務正業,生產的這型衝鋒槍和為汽車加油的:注油管槍沒啥大的差別。

但是在投入實戰後的M3衝鋒槍卻表現得相當不錯和給力的,因為:

第一:操控性好,低射速的每分鐘四百伍拾發使精度得到相當好的保障,

第二:低初速為每秒二佰八十米、低動能可以使槍管口不上跳的同時,在對肩部的後挫力也是緩衝很小不明顯的。相當容易掌控全自動射擊中對後挫力壓制,也可以在精度上達到有効三點一線的修正差偏!

第三,大量使用衝壓件對M3的簡化和方便拆卸、保養省事的全自動武器是絕對的優點,

第四:使用11.43口徑的柯爾特1911A1手槍彈威力和比一般的九毫米手衝共用彈以及波波沙使用的託卡列夫手槍口徑為7.62X25的彈種在浸徹力和停止作用上都要強大,也只是除了穿透力較之7.62毫米口徑彈要稍弱一點外,0.45英寸彈綜合指數各項都碾壓7.62毫米口徑彈是事實!

但是在剛交由美國三軍在使用過程中,也是出現了一些小的缺陷和需要改進的拉機柄強度不夠,容易出現斷裂和變型,因此必須把防塵蓋加大、寬:比如開膛射擊的退彈窗要求幅度加寬增長,而且槍膛彈匣口向彈膛送彈的公差必須要達到夠小和接扣嚴密吻和!對槍枝的精度和內外觀的細節處理有待提高和進行細緻的改造。

在改進了這幾處的缺陷、比如直接就取消掉拉機柄後的M3衝鋒槍取名為M3A1,在和波波沙在綜合對比中肯定的優秀於比較笨重和不便於攜帶的波波沙衝鋒槍。

但是在一九四五年三月正加快速度量產時,戰爭卻要結束了,通用汽車公司在最終生產完這一改進型的1587枝M3A1的槍後,以全部生產了近七十萬枝M3衝鋒槍而拉下了帷幕。

這枝在二戰中以優良成熟的技術和簡單實用的槍枝結構和構造合理、以及性價比的優勢獲勝,平投下來每枝槍的成本在伍美元左右,可以說在二戰中,是生產成本最低的大口徑0.45口徑的衝鋒槍,而且和柯爾特M1911A1柯手槍彈通用,形成了一個手衝配套形系列,在質量和性價比、操控度、精度、人機工効上,都全面超越了同時代蘇聯的波波沙系列衝鋒槍!👍👍☝️☝️🙏🙏🙏😄😄😄











空一體


在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的坦克裡裝備成員自衛衝鋒槍還是m3,而同時間的波波莎在蘇聯軍隊裡已經早退役了。不是美國人扣門,是m3在設計和製造上確實好些,本來美軍就很在乎人員傷亡,所以保命的武器不敢亂用,敢選擇m3作為坦克成員配槍,只能說明這槍當時還沒老。從這點就能看出誰更好


看天21


m3,體積小,便於攜帶,該槍火力猛,性能可靠,很受一線部隊喜歡。並且有利於敵後作戰。

波波沙,彈鼓容彈量大,火力猛,但本身體積相對m3來說過大,不便攜帶,敵後使用也不方便。


俺說滴都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