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产 稳健前行者 匠心筑未来

中海地产 稳健前行者 匠心筑未来

中海地产

作为一个历程40年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中国内地为数不多经历了多轮房地产周期的企业。在房地产的“白银时代”,经历了市场和人事淬炼的中海地产,在颜建国回归后,中海在销售规模、增加土地储备方面均展现了谨慎态度。在下半场的运营新赛道中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加快的发展策略,赢得新一轮周期更好更快的发展。

保持战略定力 稳健前行者

中海的成功,这源于其在行业内40年的深耕和积累中创立的“中海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在于它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的极致商业文明和商业规则。在此过程里,中海确立了“利润王”这个称号。40年的发展中在业界享有极高声誉和顶尖地位。为中海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所做的奠基性贡献做出了鲜活注脚。

中海地产 稳健前行者 匠心筑未来

中海40年

过去十几年,中海是一直保持着行业毛利率超过30%的房企。2018年中海实现净利润449亿港元,毛利率达到了37.8%,优势持续扩大,遥遥领先前30强平均9.18%的毛利率水平。同时,2018年中海的净利润率高达26.2%,超过一半的房企净利润率水平。除了盈利能力超强之外,一直坚持主业这一点中海也做得堪称完美。随着房地产行业下半场逐步来临,整个行业都在酝酿一场更大的变革,尤其是去年年掀起的房企多元化转型浪潮。然而,中海没有随波逐流,应对行业新环境,中海地产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成为卓越的国际化不动产开发运营集团’的发展目标,坚定成为‘四好公司’,即‘好产品、好服务、好效益、好公民’,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的发展定位。

中海地产 稳健前行者 匠心筑未来

房地产下半场

在房地产下半场,中海,也会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变得过度保守,错失扩张良机。其实,保守与激进都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上。在规模为王的时代,完全抛开规模去谈利润,根本是不现实的。在颜建国回归之后,已经找准了自身面临的问题,由于中海一贯坚持稳健审慎的财务策略,中海的净借贷比长期维持在40%以下,是行业中最低水平之一,负债水平常年控制在行业低位,中海凭借着央企优势,又同时具备充沛的现金储备和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在房地产信贷收紧的形势下,低成本融资优势将是中海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利用目前的调控大环境下自身的融资、现金流、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在发力追赶。

新格局 新战略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在新调控思路之下,行业总量天花板临近,必将引发新一轮行业格局的洗牌。中海面对内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加码,流动性收紧的新环境,房企在布局新赛道上,多元化是一个公司在资源层面和战略层面的相互博弈,本身就是一条非常难以走通的路径。但从目前整个行业的试水情况来看,迄今为止还没有房企跨界多元化成功的案例。颜建国基于行业本质的这种深刻洞察力,对于中海未来发展的路径设计非常清晰。为中海确立了一条以相关多元化为核心的“不动产+运营”发展模式。核心依旧是围绕不动产做加法。

中海地产 稳健前行者 匠心筑未来

中海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今天、明天、后天”三个层次的业务战略。今天,中海将90%的资源用于住宅开发,因为目前房地产行业最赚钱的还是住宅,周转快、利润也相对高一点。中海将持有商业作为第二层次的产业,定位为是明天的产业,每年投入7%-8%的资源用于商业,商业营收预计2020年超过50亿,2023年收入达到100亿。

创新产业被中海定义为第三层次后天的产业,中海主要聚焦教育、养老、物流、文化等产业,每年投入1-2%资源探索、创新。颜建国表示,中海要既能把当下做好,保持持续增长,也为明天占据领先打下基础,同时开展探索与试错,为转型留出足够的战略空间,也为未来的成长进行不断地探索。

中海地产 稳健前行者 匠心筑未来

中海稳健的前行者

每一次的调控都是一个历史的轮回。而在2019年,命运的钟摆或许再次偏向以中海为代表的稳健型房企。在对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的房地产下半场,对于千亿量级的房企而言,每一次的销售增长都是让大象跳舞,希望通过稳健并适度进取的投资策略。发挥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优势。中海趟出一条新的赛道,再次构建中海的竞争壁垒。赢得新一轮周期更好更快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