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文丨圖圖爸爸

從小到大,我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女孩就應該穿好看的衣裳,吃好的食物,這樣才能體現的像一個公主,而男孩之後長大了一切都應該靠自己打拼,窮養才能給他們樹立這種一切靠自己的意識,所有這樣做的初衷其實就是為了孩子好。

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一直教育自己的兒子,他想要什麼可以儘管開口,只要是符合情理的,不是獅子大開口的,我都會盡力滿足他。

而我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知道他是家裡的“小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可以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東西,我只是希望可以建立起他的自信,讓他不落後於別人。

一次去開家長會的時候,我請兒子和他好朋友一起喝奶茶。

他好朋友說:“真好喝,我還從來沒有喝過呢。”

“你從來沒有喝過奶茶嗎?”

“對啊,因為我媽媽說,男孩子喝什麼奶茶,想喝的話長大了自己掙錢買,所以我只見我妹妹喝過。”

“那為什麼你妹妹可以喝奶茶,你卻不能喝啊?”

“因為媽媽說,妹妹是女孩子,女孩子應該富養。”

聽到這裡,我不禁問了一句:“那你羨慕你妹妹嗎?”

那孩子想了想,還是說一了句“羨慕……”

回到家後,我兒子給我說“媽媽,他真可憐啊……”


“羨慕”,“可憐”……這樣的詞語從孩子的口中說出來,我難以想象這個孩子是受到了多麼不公平的對待。

這不禁又讓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說過的一句話:“窮養,會讓一個孩子失去教養”。

如何看出一個孩子的教養呢?那就是看一個孩子的衣著品行,言談舉止,而這些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作為一個男孩子,就應該具有相應陽剛之氣,就是應該充滿自信,而不是整天畏首畏尾,像個病貓一樣,羨慕著自己的妹妹,羨慕著別的孩子有的玩具而自己沒有,整天自卑,自卑自己第一次喝這樣的奶茶,吃這樣好吃的東西。

而這些就是窮養的目的嗎?這些就是各位父母想要得到的結果嗎?我詢問了一些家長關於這類的問題,他們的結果卻讓我感到意外。

“男孩窮養可是流傳了很久的話,肯定是有道理的。”

“女孩愛漂亮啊,自然就要富養,男孩隨便穿穿就行了,學習才重要。”

原來男孩要窮養的這一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到這個程度了,其實仔細想來,大多數的家長只是為了給孩子的未來打基礎,希望他們能夠養成節約的好習慣,這樣孩子以後才能成功地成家立業。

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可以讓各位家長如願以償嗎?我在這裡給各位分享一個故事。

過年的時候,親戚給我們分享他孩子,也就是我侄兒子的一件事,這事情讓我印象深刻。

親戚也是一個深受“男孩窮養”思想影響的人,對孩子也是非常的吝嗇,一件衣服不穿爛絕對不會買新的,零食也不給還買,零花錢也只夠孩子坐公交車,孩子在家長也一直很聽話。

但是不久前,孩子的班主任叫親戚去學校,想要向他反映一件事情,原來孩子在班上,總是喜歡纏著別的同學給他買零食,還因為自己沒錢,總是拿走一些超市的小零食。

如果遇見一些自己沒見過新奇的玩意兒,也想要偷到手,去別人家做客總是喜歡帶著東西走,親戚很吃驚,自己從小就教孩子要節約,教他男孩子就是應該自食其力,怎麼反倒變成了這個模樣,親戚覺得非常苦惱,不知道應該如何辦。

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我想現在,大家是不是也更加能夠理解,為什麼窮養,會讓孩子失去教養。

孩子童年缺乏很多東西,會讓他們產生強大的匱乏感,而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精神分析心理學指出:“童年親子關係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

那些總是在一塊兩塊錢上面斤斤計較的父母,是很難養出一個有格調的孩子的。

作為一個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就是大氣,而父母錯誤的教育,會讓孩子變得小氣,敏感,這樣的孩子是不會受到別人喜歡的。

那麼作為父母,到底應該如何養男孩子呢?

我想,想要成功養育男孩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懂得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

“媽媽,我想要玩具車,那個真好看。”


“又買?家裡面那麼多玩具車了,不買了,你以為我們家開銀行的啊。”


“媽媽,這件衣服好帥氣啊,我想要一件。”


“家裡面不是有那麼多衣服嗎?你知道媽媽一件衣服要穿十幾年嗎?節約一點!”

很多家長只看事情的表面,卻從來不曾想過,孩子們為什麼會這樣。也許一些家長會說“他們就是一時興起而已,一會兒就忘記了。”但是有些時候,一些要求,其實是孩子內心的一種投射。

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孩子的請求總是被父母拒絕,會讓他們的內心覺得無比空虛,覺得自己不受重視,所以才會一次一次提出這樣的要求,哪怕一次也想得父母的重視。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父母先不要忙著拒絕,自己想想,孩子是不是真的缺乏某方面的東西,多看看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也多看看自己內心的想法,是不是因為自己的自私,而傷害了孩子。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一些父母小時候總是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比如一些父親,小時候也是在“男孩窮養”的家庭中成長,

所以,這種教育方式延長到孩子身上,為了找到心裡平衡,若父母真的存在這樣的想法,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面對孩子的需求,父母應該儘量去滿足,甚至可以給孩子一些小驚喜

閨蜜的孩子從小就被窮養,有一次他和朋友出去玩,吃套餐的時候,其他孩子都選擇最好的,但是閨蜜的孩子堅持選擇最便宜的那個,由於意見得到了分歧,最後大家都不歡而散。

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孩子回家後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閨蜜,閨蜜說“孩子,你做得好,什麼吃的不是吃的,節約了的是自己的!”

之後我聽說這件事情後,我急忙給閨蜜打電話,我對她說:“你真的覺得孩子這是懂事的表現嗎?

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你的“窮養”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慾望,磨滅了孩子的天性,你以為孩子真的不想吃那個最貴的套餐嗎?”

閨蜜聽完這段話後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就給孩子買了一個他一直心心念唸的禮物。

起初孩子還問閨蜜:“這麼貴的玩具,真的沒關係嗎?”閨蜜很心酸,怎麼孩子彷彿已經認為自己是窮人家的孩子了。

於是閨蜜說:“孩子沒事,這點錢不算什麼,你以後想要什麼儘管給媽媽說,媽媽要給你最好的!不再被別人笑話。”

通過這件事情,我想告訴各位家長的是,不是說你要省吃儉用去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是面對孩子合理的要求,都應該盡力滿足,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只要是正當的需求,自己都能滿足他們,因為他們值得擁有最好的東西。

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富養孩子,不止是物質,更是精神上的富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查理的巧克力工廠》?查理他們家非常貧窮,但是為了能夠滿足查理最純真的夢想,一家人花了自己半個月的伙食費,給孩子買了一塊巧克力。

不想因為自己的貧窮,而讓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讓孩子失去這樣一個機會,而最後,查理得到了這個巧克力工廠,一家人也因為這個決定得到了更大的幸福。

所以,有些時候父母精神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大家有聽過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嗎?內容是:人類一個需求層次滿足後自然向更高層次進階,但並不僅僅是經濟需求。

窮養的孩子,不管是心理方面,還是眼界,人生觀都會得到限制,窮養會讓孩子的需求變得更低,甚至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孩子去面試,他看到一座很高大的寫字樓,看到那些西裝革履形形色色的人,第一反應不是想要成為這樣的人,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退縮,自卑,不敢走進一步。

窮養的孩子他們總是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敢把目光放長遠,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輸不起,這對他們之後出入社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男孩窮養真的更好嗎?或許父母對於窮養的認知是錯誤的,別大意

結語:

父母們還在對孩子說粒粒皆辛苦嗎?還在嘮叨孩子要節約家裡窮嗎?還在講述自己掙錢有多辛苦嗎?

請不要再用“窮養”來傷害孩子了,告訴孩子工作掙取金錢的樂趣,告訴他們他們值得擁有最好的東西,告訴他們雖然你賺錢辛苦,但是你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滿足。

請不要再“窮養”孩子,從這一代孩子就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他們長大後也是一位爸爸,讓他們懂得孩子值得擁有更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