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夫妻多年後,人們越是懷念曾經愛情的美好,就越是為中年的情感缺失而焦慮痛苦。在這種情感危機的驅使下,不少人開始向外尋找激情。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作品《紫陽花日記》,講述的正是中年夫妻的情感危機,主角在道德和慾望、責任和激情的拷問和碰撞中,苦苦掙扎,探尋當代婚姻生活的出口。

其中男主省吾的情感變化軌跡,卻和女人在愛情和婚姻上最為重視的“安全感”息息相關。“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句話放到愛情上同樣適用,今天我就從女人在愛情中的安全感著手,分析一下男主出軌的心路歷程。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1. 蝶舞翩翩落誰家——戀愛的不確定性,讓男人時刻充滿了激情

在人們眼裡,省吾和志麻子無疑是幸福的一對:丈夫工作努力事業有成,經營的醫院蒸蒸日上;妻子溫柔美麗聰明賢惠,把兒女和家庭照顧得面面俱到,讓丈夫毫無後顧之憂。

可在表面的光鮮亮麗之後,沒有人知道他們只是一對“假面夫妻”,兩個人就像處在同一個屋頂下的陌生人,再也沒有了從前的浪漫氛圍。

這也是現代社會中,很多中年夫妻的現狀。他們每天進出的是同一個門,卻像是一對陌生人,即使天天見面,也沒有任何交流,更不要說是浪漫了。

簡單一句話,就是生活中已經沒有了激情。妻子每天被家長裡短柴米油鹽包圍,丈夫向外尋求他嚮往的溫暖和激情。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每個人都忘記了,他們當初也是因為愛情才走到一起的。可是現在,妻子對於丈夫而言,再也沒有了吸引力。就像是省吾所說的,“最容易讓男人激情燃燒的是美麗的蝴蝶在自己周圍翩翩起舞之時,是逮住蝴蝶的一剎那。”

對於女人來說,戀愛的過程就是兩個人的感情逐漸加深的過程,每過一天,她的愛就更多一分,直到走進婚姻的殿堂,這份愛情才算是塵埃落定,功德圓滿。這時,女人就會產生一種類似“我終於是他的人了”的感覺,感到安寧而幸福。

但對於男人來說,戀愛更像是一個狩獵的過程,只要她一天不是自己的妻子,一切就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份隨時會失去的危機感,讓他在整個戀愛中都充滿了激情,愛情之火熊熊燃燒,眼中時刻閃耀著小星星。他的熱情感染了女人,讓她深刻體會到男人的激情和渴望,併為之快樂而幸福,不斷加深想和他共同生活的念頭。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2. 桃李移做一處栽——婚姻讓女人安心,卻意味著男人“狩獵”的結束

可這一切在走進了婚姻之後,就完全不同了。對於男人來說,一旦走進了婚姻,就意味著“狩獵”的結束。曾經“寤寐思服”的蝴蝶離開了花叢,天天圍繞在自己身邊,再也不用擔心她被別的男人搶走,隨時都能看到摸到,反而失去了那種激情。

很早以前聽過這麼一個笑話:妻子抱怨丈夫沒有婚前那樣愛自己了。丈夫回答:“難道你釣到了魚之後,還會再餵它魚餌嗎?”

這雖然是個笑話,可也說明了一個事實:老婆娶回家之後,男人心裡沒有了危機感,自然就沒有了激情。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省吾和志麻子的婚姻也是如此。對於省吾來說,從結婚的那天起,志麻子已經變成了“我的”妻子,她已經完全屬於自己,不可能再有改變。無論他什麼時候回來,她都會在家裡等著。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絕對安全、不會改變的事實。

成為了妻子的志麻子,已經不再具有那種“非我所有”的吸引和刺激;有了孩子之後,她更是連女性的身份都已經消失,變成了一個“母親”。就連省吾對妻子的稱呼,也由“志麻子”變成了“媽媽”。這樣一個“絕對安全”的妻子,對於男人還有挑戰性嗎?

志麻子感受到的卻完全不同。結了婚,有了孩子,還是兒女雙全,這個家庭已經穩固得不能再穩固了,這給了她巨大的安全感,也成為未來的十幾年裡支撐她的動力。

志麻子十幾年如一日地照顧著家庭,把日常的忙碌當成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從早忙到晚,甚至連丈夫都有所忽略了。這種狀態下,夫妻的關係自然漸漸疏遠,就連正常的親密都變得很少很少,丈夫開始向外尋找激情。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3. 另尋春色向天涯——失去了新鮮感的婚姻,讓男人向外尋找激情

人們經常會調侃:“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情人對於男人的意義完全不同,她們只是偶然劃過他天空的飛鳥,給他枯燥的生活增添了無窮樂趣和無限可能。

詩織明面上只是省吾醫院裡的一個職員,兩個人在法律和道德上都沒有任何的約束,只要一個人下定決心結束,這份聯繫就會被立刻斬斷,明天他就再也不能擁抱這個年輕美麗的身體。

這種隨時都可能失去的風險,讓省吾覺得刺激;和年輕女子談情說愛,更是一種冒險,吸引著省吾,怎麼也不願意放棄。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省吾從來沒有考慮過妻子會出軌或離他而去。出身名門,良好的教養,讓他相信妻子絕對不會出軌;對孩子的愛、家庭的責任、生活的現實,讓他相信妻子不敢和他離婚。在毫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和年輕女人曖昧一下,是一件多麼浪漫和刺激的事啊。因此,無論志麻子怎麼和他爭吵和冷戰,他都不願意和詩織分手。

轉折卻出現在志麻子闖入詩織公寓之後。志麻子暴怒之中,闖入了詩織的公寓,對詩織橫加指責,並要求她馬上辭職,離開省吾。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這件事發生後,省吾拼命安慰、百般取悅詩織:從經濟上補償,給她買冬天的外套和長筒靴;再動之以情,百般哀求,許下了無數承諾,“我最愛的人是你”“不管老婆說什麼,我是絕對不會離開你的”,最後,詩織終於同意留下。

從這一天起,他們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如果說之前詩織擔心省吾妻子的出現會影響到她的話,看到省吾的態度後,她完全放心了。她相信,無論志麻子怎麼做,都不會影響她和省吾的關係。

所以,雖然沒有婚姻的保障,但詩織仍然從省吾那裡收穫了安全感,兩個人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愛情的小船已經駛入了一個安全的港灣。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4. 卻疑紅杏出牆來——領地被侵犯的男人再一次激起了鬥志

在省吾終於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卻通過日記發現妻子那裡出了問題。

之前,志麻子無論是吃醋、嫉妒、爭吵、嘲諷,甚至冷戰,都不能在省吾心裡激起任何波瀾,他堅信:“還在埋怨、憎恨著丈夫,就是還存在感情,仍然愛著對方。”只要不會影響家庭的安定團結,省吾就無所畏懼,可以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

可很快,他就發現不對勁了。志麻子的朋友竟然鼓勵她也找一個情人,享受一下戀愛的感覺。而傳統且正派的妻子,居然真的動心了,和曾經的大學老師玩起了曖昧。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很多男人都有這樣的思想,他們自己可以在外面風流快活,無數“彩旗飄飄”;卻絕不允許妻子有一絲一毫不忠的念頭。在他們看來,既然我從來沒有動搖過你“正房主母”的地位,那麼你就應該在家裡做一個賢妻良母,安心等待我的迴歸。這也是男權佔據優勢的社會現實下,大多數男人的想法和做法。

可是,志麻子是一個受過現代教育,有著獨立意識的女人,尊嚴和平等早已刻印在她的內心深處。對她而言,無論如何粉飾,背叛就是背叛,從省吾出軌的那天起,他就只是孩子的父親,再也不是她的丈夫了。

女人也有女人的志氣。所以,她拒絕丈夫再進入她的房間,並且決定“今後這一生,不想讓丈夫再碰了。”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省吾在和詩織約會之後,又來擁抱志麻子,在他看來,這是對妻子的一種補償;可對志麻子來說,卻是一種極致的侮辱,因此她拼命掙扎,拒絕接受這樣的虛情假意。

這更讓省吾感到不安,男人總有一種迷之自信,覺得只要他迴歸家庭,勾一勾手指,妻子就會飛奔而來,投入他的懷抱。志麻子的拒絕,日記中和老師的曖昧,讓省吾覺得事情脫出了自己的掌控,後院失火,自己認為絕對安全的領地竟然被人覬覦了,他卻連當面指責的立場都沒有。

這個時候,詩織和志麻子的安全性倒了個個兒,一邊是經濟上完全依賴自己的情人,一邊是可能紅杏出牆的妻子,相信是個男人都會知道孰重孰輕。所以,省吾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妻子身上,他回家的時間提前了,以便看住不安分的妻子;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增多了,緩和了親子關係;同時,他對詩織的關注少了,逐漸引起了情人的不滿。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5. 卻道故人心易變——紫陽花隱喻愛情的善變和婚外戀的不道德

紫陽花最大的特點就是“善變”,在它短短的花期中,顏色會發生諸多變化。所以,它的花語就是“花心、水性楊花”。正因為此,紫陽花也被人們視為不倫之花

渡邊淳一以《紫陽花日記》命名這部作品,不僅是向人們說明,愛情本身就是善變的;更是表達了一種觀點,無論有著什麼樣的藉口,出軌都意外著對婚姻和愛情的背叛,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我們每一對夫妻,在這場幾乎要持續一生的“愛情戰爭”中,都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絕對“安全”的伴侶,枯燥乏味的婚姻,處理不完的問題,經常會讓我們產生逃離的念頭。曾經有人說過,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最少會有1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想掐死對方的想法。

《紫陽花日記》:女人看重的安全感,卻是男人出軌的“罪魁禍首”

可是,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出軌也只能偷來片刻歡愉,該面對的事情遲早還要面對,該解決的問題也不會自己消失。

與愛情相比,婚姻中包含更多的是責任,其樂趣就在“打怪升級”的過程。只有以寬容的態度來理解和包容對方,相互諒解,不斷協調步伐,才能徹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保證婚姻和家庭的幸福圓滿。

愛是陪伴,更是責任,願我們的生活,永遠看不到紫陽花開放。


作者簡介:陌陌村語,一個熱愛文字的小女人。一杯茶,一本書,心有陽光,笑看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