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限QE我們該不該買房?馬雲說的房價如蔥還能當真嗎?


美國無限QE我們該不該買房?馬雲說的房價如蔥還能當真嗎?

為了抵抗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連日來,美聯儲宣佈了一系列救市政策。美聯儲祭出“殺手鐧”:啟動無限量化寬鬆(QE),不限量按需買入美債和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MBS)。美聯儲預計提供3000億美元新融資根據這一計劃,美聯儲將提供高達3000億美元的新融資,以支持信貸向僱主、消費者和企業流動。美聯儲發言人稱,美聯儲的職責就是促進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並承擔促進金融體系穩定的責任。通過無限量QE,美聯儲正試圖為美國家庭和企業的信貸流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回顧一下歷史:2008年以來,為應對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後續影響,美國採取了四輪QE,2014年1月正式開始退出。

期間,為應對國內經濟下滑壓力及對沖美元超發的風險,中國也同步啟動了至少3輪“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2009年中國的M2增速為28.42%,2010年M2增速為18.95%,市場上流動性氾濫。從經濟的角度來看,2009年GDP增長8.7%“保8”企穩,但是,從房地產市場角度來看,樓市在2009年二季度開始觸底回升,下半年開啟暴漲模式,甚至在2010年樓市調控已經落地的情況下,房價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速。

總結一句話,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後,啟動3輪QE導致中國經濟與貨幣政策發生變化,同期的中國樓市“救市”措施的大幅刺激導致2009年中國房價出現第一輪暴漲。2014年美國QE退出,對沖外匯減少國內資本外流的風險,2015年下半年開始房價接力股市開始第二輪暴漲。

這次會怎麼樣呢?中國會出何種對策?房價又會走向何處?

近期多地政府持續密集發佈穩定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城市的政策涉及到鬆動限購、限售和限商政策,這些政策公佈後,引發廣泛關注後又被陸續撤銷,從而上演“一日遊”。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房住不炒”是房地產調控主基調,紓困房地產企業但不刺激房地產需求,或是目前政策的一大方向。

但是作為全球命運共同體,為了全球新動能的發展填補經濟危機的窟窿,中國必定會開啟大規模的新基建。伴隨著國內貨幣政策的寬鬆,資金面的過度寬鬆,市場無法消化的過量資金,後期的市場流動性必然會尋求增值保值的渠道。

新基建肯定會將人口和產業鏈匯聚於大城市群,這時作為新基建的承載體的大城市群必定是資金所選擇的方向,而機會就蘊藏在這裡。所以我們應首先聚焦核心一二線城市,迎接市場即將率先復甦好轉而帶來的市場紅利,其次,也不排除市場輪動變化趨勢下核心城市周邊三四線城市也帶來上漲的機會。總之一句話,未雨綢繆,提前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