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作为丝绸之路主干道的组成部分

河西走廊是大一统王朝开疆拓土、

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

更是各路商旅汇集、各种风物荟萃的大舞台

这条商路能兴盛几百年不衰

皆因汉武帝在此设立了四座守卫边城: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称作“河西四郡”

1.武威

武功军威,震慑四方

武威处在甘肃省的中部,河西走廊的东头

北部与内蒙古接壤处是腾格里沙漠

往西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往东是国都长安所在的中原

往南是青藏高原

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现武威市鸠摩罗什寺

武威曾称“凉州”,从魏晋南北朝始

先后共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大凉

五个政权于此建都兴国

因此又被称作“五凉古都”

如今,古都的城墙早已破败殆尽

武威郡自古就是富足之地

为河西最大的堆积平原

兵家极其重视之地,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与重镇

到了东汉年间,武威已然成为一个

对外贸易的“经济特区”,来这里做生意的人

不出几个月就能发家致富

2.张掖

张国臂腋,以通西域

从武威向西,河西走廊渐行渐窄

最窄处不过50公里,这里便是张掖郡的所在地

可想而知,谁要控制了张掖

就等于扼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

张掖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自汉唐以来,它是古代河西丝绸之路交通线上的

重要十字路口,东西有直通长安、

中亚、西亚的丝绸大道

南北有从西宁、居延至北方蒙古的草原丝绸之路

这两条通道都以张掖为枢纽

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流经河西走廊的黑水与弱水在张掖交汇

再加上祁连山雪水形成的数条地下河

令这里的水土相当肥美,有着“金张掖”的美誉

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彩色丘陵、

田畴沃野、湿地候鸟、荒漠沙丘等地貌交相辉映

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从历史遗迹看,这里有古老的“黑水国”遗址

有全国最大的泥睡佛、木塔寺等古迹

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3.酒泉

将士同饮,汉匈罢戈

河西走廊的中段有一块三面环山的盆地

绿洲与戈壁、河流与湖汊在这里交织,那便是酒泉

酒泉是河西四郡中最早设立的一郡

是西方商贾会聚之地

当时许多西域商人、使臣都从肃州启程向东

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关于酒泉名字的由来,据古籍记载:

“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

但还有一说,是与霍去病征讨匈奴有关

传说霍去病曾在此大败匈奴,汉武帝特赐御酒庆功

霍将军希望将这份赏赐与将士共享,无奈御酒有限

他便命人将御酒倒入一眼清泉中

大家共饮此泉,以示同享这份荣耀

“酒泉”由此诞生

戈壁沙漠、古郡重镇、丝绸古道、关隘要塞

这一切构成了酒泉丰富多彩、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

酒泉如今又拥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发射中心

集人文资源与高科技资源为一体

成为西部地区的文化旅游之地

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4.敦煌

丝路重镇,兴衰更迭

在河西走廊西端,满眼尽是黄色沙丘

河西四郡中最西边的敦煌,便隐没在这沙海之中

从敦煌西行,丝路分为南北

南路出阳关,北路出玉门关

自古以来,敦煌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各线交汇枢纽

也是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点

它见证了汉王朝战胜匈奴、交通西域

它聆听着商队使节在丝绸之路上行进的驼铃声与脚步声

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作为紧邻西域的要塞

敦煌自然是四郡之中军防最为森严的

并且汉武帝又在郡城西南和西北百十里处

设立了阳关、玉门关两座关隘

形成了整个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的“一体化”防线

汉武帝时期设立四座守卫边城, 被誉为“河西四郡”!

玉门关

由于荒漠干燥,昼夜温差大、水分渗漏快

出产的瓜果异常甜美,因此在唐代

敦煌又改称“沙州”、“瓜州”

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恢复其本名

而自汉朝后期始,因中央政权无力远顾

这座边城重镇日渐荒凉

直到清朝,康熙皇帝再次下令移民屯田

敦煌才又现昔日繁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