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了課本的文章《夏感》背後的故事

入選了課本的文章《夏感》背後的故事

《夏感》是一篇入選了課本的文章,很多人讓我講一講寫作背後的故事,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夏感》一文來自我童年的記憶。我的家鄉在山西晉南,那是一個產麥區。八歲以前我完全是在農村度過的,以後在初中畢業以前每個暑假都回農村,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幫家裡收麥子。“麥收”,農民叫“龍口奪食”,一場暴雨(有時還會有冰雹),一年的希望就全部落空。所以從來都叫“搶收”麥子。麥收季節男人、婦女、老人,包括小孩子都要上陣,連騾馬都頂著烈日連軸轉。記得為防中暑,我們小孩子的任務是到山腳一個特別的泉眼處去提剛冒出山縫的凜冽的泉水,給打麥場上的人喝。而給牲口,則要灌生綠豆水。那份緊張、苦澀的記憶永遠融入我的生命。

入選了課本的文章《夏感》背後的故事

當然也有童年的帶著麥香的歡樂,小孩子們在厚厚的麥場上追著滾動的碌碡翻跟斗 。後來上大學在北京郊區參加勞動割麥子,大學畢業後在內蒙古農村割麥子。麥熟季節平原上一片金黃的麥浪一直滾到天邊。我還寫過一首近千行的長詩《麥浪滾滾》。等我人到中年,更體會到夏天的滋味。上有老,下有小,雙重負擔,生命兼程,還有多少沒有做完的事。那種緊張與苦澀、收穫與憧憬、自豪與欣慰裝滿胸中。

順便說一件事,作品入選課本後,一天浙江的一個語文教師給我來電話,她不理解:夏天為什麼會是金黃色的?這是地域差別。北方夏天是金黃的,南方夏天是綠色的,而它到秋天收稻季節才是金黃的。

入選了課本的文章《夏感》背後的故事

附 夏 感 文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爐子上的一鍋冷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漸漸滋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牆。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火紅的太陽烘烤著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撲打著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湧著一艘艘的艦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香。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 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

入選了課本的文章《夏感》背後的故事

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 標誌著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後、生命交替的旺季。

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你看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彎著腰,流著汗,只是想著快割、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著快打、快打。他們早起晚睡已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了風?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麥子打完了,該鬆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

入選了課本的文章《夏感》背後的故事

“田家少閒月, 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著夏秋兩季。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裡。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我卻想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金黃的夏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