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严重恶化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 。


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大学毕业那年,爸妈来到我的出租屋,为我收拾房间,为我添置生活用品。有一次我爸跟我说:“姑娘,你毕业留在这我都担心你饿死”。


我理解的是,我爸说我生活不能自理,顺便回了句“怎么可能,什么年代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于能理解父亲当时的那句话,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担心生活问题,而是担心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的我是否能在这个社会独立。


没错,当时的我没有对未来进行过假设,只知道不喜欢专业性较强的本专业,就随便找了一个工作先做着。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


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和我当时一样给父亲带来过焦虑:收入和租金持平,生活开销要靠父母救济,整天无忧无虑,工作日迷迷糊糊,休息日夜夜笙歌。


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大多来源于过度期待,希望孩子不要落后,不要像自己一样普通。


我有两个表弟,同龄人,今年都读大三,假期回家,其中一个的状态是昏天暗地,游戏开黑,睁眼中午,凌晨入睡,发型凌乱,膘肥体壮,对待家人的关心经常表现出不耐烦,问到毕业规划,“不知道”是最多的回复。


另一个弟弟,985重点大学,利用假期考驾照,给高三的孩子做家教赚点钱,晚上在父母开的小饭馆做服务员,短期目标非常明确,考研,毕业后去上海。


显然前者更容易造成父母的焦虑:普通大学毕业就业问题,不够独立生活保障问题,游戏上瘾不思进取,甚至被认为连为人处世沟通都成问题。

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体原因在于成长过程中的家长状态,前者弟弟是在衣食住行上被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典型,一个男孩子,初中还在被接送,爸爸很忙从来不管,却经常来劈头盖脸骂一顿不成材。


不独立是造成今天这样局面的元凶。习惯被安排,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后者在饭店嘈杂的环境下两耳不闻,一心读书,有时候热乎饭也吃不上几口。但他的父母对他其实是有更高期待的:读到博士,做一个医生,成为姓氏家族中的佼佼者。


我相信他们能梦想成真,但如果孩子有一天遵循内心声音可能会违背他们意愿的时候,希望他们也不要失望,不要施压。




父母无法替代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面对生活的勇气。——[日]岸见一郎《不管教的勇气》


成功学家拿破仑小时候是出了名的“坏孩子”,邻居们甚至觉得他应该是下地狱的人,就连他的父亲,也用“希尔兄弟中最差劲的一个”来评价他。他一度自暴自弃,但继母的出现照亮了他的生活。


继母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厌弃他,嘲讽他,而是发现了他身上的聪明伶俐,不断鼓励他利用自身的力量坚毅地行动。


拿破仑后来这样评价他的继母:当这个陌生的女人走进我生活的那一刻,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是她用深厚的爱和坚定的心,激励我,成为了她一直相信我能成为的那样的孩子。


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研究表明,中国父母在孩子上的花费全球居首,甚至有的人超越自己的能力,只为了培养出“模范式孩子”。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日本心哲学家岸见一郎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自立”,一个人能实现自立则需要具备三大条件:能够独立的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父母的焦虑,是一种心理表象,但这种表象很容易带给孩子的状态是,不自信,不独立,甚至嫉妒。


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的状态下,孩子很容易出现不愿与人交流,害怕面对自己,放大别人的优点产生嫉妒心理,从而转变为自卑。


但大多数的是的家长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行动,并不是真正想过孩子的需求。当结果差强人意的时候,往往表现出焦虑的情绪。


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试着做以下4点,那么您的焦虑可能会得到缓解。

1、放宽标准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任务标准,不要强迫完成能力外的事。


2、取代

把原有可能造成孩子压力的任务换成别的可完成的任务,例如游戏类,运动类。


3、重建

重新建立和孩子之间的约定,平常心交流,试着把孩子看成自己,与孩子处于平等的状态下,再重新设立目标。


4、信任

爱他,尊重他,感恩他,等待他,相信孩子可以成为独立的人,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很抱歉,我曾是父亲的焦虑源。但我也感谢我的父亲,当时没有逼我去服从他的安排,即使我曾经历过暗淡无光的日子,至少在能独立抉择人生这件事上,是光亮的。


没有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是转瞬即逝的,不要试图帮助孩子走捷径。——[日]岸见一郎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长大,请放宽心去享受生活吧,当他需要您的建议时,他会来找您的。如果您的孩子正在成长,推荐您一本书,岸见一郎的《不管教的勇气》,我想能解决您的困惑,缓解您的焦虑。


愿世间孩子经历美好,愿天下父母得偿所愿。


父亲的焦虑丨毕业时,我爸担心我会饿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