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華、時培豪:借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促進重慶高質量發展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首次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強調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中國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後第四個國家級城市群,為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使之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帶來了新機遇,對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重慶作為“雙核”城市群中的核心之一和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放眼未來,重慶應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依託,搶抓戰略機遇,加強戰略規劃銜接,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提升資源配置能力,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

一、明確發展戰略規劃導向,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立足“兩點”定位,圍繞實現“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制定高定位、高標準和高層次的戰略規劃,推動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1)以帶動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協同發展為導向。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通過開發合作、產業分工、人才交流等多種途徑傳導,為西部地區協調發展輸送動能,在助力川渝地區高質量發展中,提升重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2)以構建開放新格局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導向。重慶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應發揮作為內陸開放高地的戰略性優勢,加快構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增加經濟發展韌性,通過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引進高質量外商投資、鼓勵本地企業對外投資等措施,加快重慶經濟高質量建設步伐。(3)以綠色發展推進經濟高質量建設為導向。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通過綠色產業體系構建、環境汙染綜合整治、山清水秀美麗城市建設等多條舉措並舉,強化長江上游生態大保護,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示範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二、完善政策協調機制,促進要素合理流動

加強區域協調,促進融合發展,是長江經濟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重慶應重視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作用,逐步完善政府參與機制,促進要素合理流動,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一是積極推動區域分工與合作,促進區域資源高效流動和整合改善區域要素使用效率,形成區域規模經濟效益,帶動重慶經濟增長質量提升;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籌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類要素,加快構建內暢外聯、便捷高效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推進產業協作補鏈成群,加強與四川等地產業鏈、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合作,提高重慶產業協同水平。二是落實“放管服”政策,推動投資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逐步放寬部分壟斷領域的市場準入,拓寬社會投資的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相關行業的投資,調動社會資本投資積極性。三是重視民營企業家在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家管理才能,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和創造潛力,促使民營企業承擔起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的市場主體責任,為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三、加強創新系統建設,提高資源轉換效率

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由粗放型向高效、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的原動力,對於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重慶必須著眼創新系統建設,提升創新能力,增進資源轉化效率。(1)強化人才資源供給,助力創新能力提升。綜合運用規劃、產業發展和市場機制等模式吸引人才,努力把重慶建設成西部人才集聚高地,為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推進人才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加快建設管理規範、運行高效的人才治理體系,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2)狠抓重點基礎性、源頭性創新

以高標準規劃建設西部科學城,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資源集聚地,為推動重慶技術創新搭建好平臺;加強創新生態建設,完善從研發投入到新產品產業化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在基礎性、源頭性創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著力解決企業高新技術“源頭活水”問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3)注重創新成果轉化,縮短高新技術應用與實際生產的週期。政府要著力解決好影響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的體制機制,把創新成果轉化的各個環節緊密結合起來,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保證創新和效率的提高。

四、提升社會公共服務質量,保障居民生活服務需求

高質量發展應是共同享有的發展,內在要求是讓人民能夠分享經濟發展紅利。重慶應著力實現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的目標。(1)加強城市建設,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要堅持規劃先行,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構建高質量產城融合發展體系,提升城市集聚力和輻射力,以城市發展引領社會公共服務能力提升。

(2)加強區域協調,推動各區域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要支持落後地區和貧困地區補齊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領域的短板。通過建設以政府為主導的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探索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等多種舉措,減小各區域在文化、教育、養老、醫療等方面的資源分配差距,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在城鄉間、區域間均等化。(3)重視大健康產業發展,提升公共服務“保健康”能力。依託資源稟賦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佈局和完善大健康產業體系,加快培育壯大醫藥產品、醫療器械及相關設備、健康食品和運動康養用品等產業集群,提升重慶醫療救治、健康保障能力,提升區域人民健康生活質量。

(作者:黃慶華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時培豪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