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杜甫《春日江村》)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杜甫晚年在江村,览物有得,遂有这首借景抒情的佳作。其中,也喻示文艺创作者对诗意栖居的寻觅和向往,体现出一种可贵的时空意识和宏大的审美格局。对此,当代著名画家朱全增先生拥有自己的品读心得,并将这种审美心得融入其山水画创作中,从而造就自己清峻朴茂、泠然和雅的山水写意文本,显示出较高的审美格调。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从艺数十年来,朱全增先生一直立身在深于探索、勇于尝试的学术前沿,主攻花鸟的他,亦擅长山水。在他心目中,花鸟和山水虽然题材有别,但在审美的内在意义上并无二致,画到高度都是心象自然,传神写照,全然可以相互借鉴,两相贯通而为之。于是,他创造性地致力于花鸟和山水的结合,将山水画的构图、笔法、空间处理等要素巧妙地融入花鸟画,开拓了其花鸟画的格局;同时,他又以花鸟画的状物专精、细致传神之长,运用于画山水,独具一种会心造化、写我心象的峥嵘与巍峨,这就使他在花鸟画领域之外别构一种大气而灵奇的写意山水气象。对他而言,花香鸟语与水色山光相映成趣,各尽奇妙。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在朱全增先生的山水精品《幽居》中,我们看到他为山水写照,是以生态美学的整体观来统筹一切立意布局和笔墨操作的。游目骋怀,力求心灵与造化之间的交接与与融通,别造情景合一之境;而观物取材,巧于取舍、提炼,尽量捕捉那种蓊蓊郁郁、淡冶高华而的生态亮点,以精微笔墨,得意境整合、升华之妙,从而透出多维的时空格局,进而凸显出一种灿然盈然的生命气象,带有心象自然的审美况味,彰显自我绘画语言,耐人品读。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大自然事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昭示着一种蓬勃遒劲的生命力。朱全增先生长年游走于南北各地,对触动其心灵的诸多山水风光,力行审美内蕴的挖掘。他先是把目之所见,贮于胸间,再通过契合其意念的有讲究的笔墨手法,化为心象,力求心象传达。如此以来,他进行线性写意,在技法上以笔线造型为主,以皴擦为辅,由骨法用笔而带动线条的自由开合、组织、畅舒,轻逸,宛转,而不露剑拔弩张,无荒率粗糙之弊。根据具体的主题表达的需要,其线质或丛聚一片,或单线出入;或空勾夹叶,墨气铺排,或青绿浅绛,杂色渲染。在构图上,有的迹象繁复,杂而不乱;有的意象简淡,层次分明,总体上做到意象连缀而分层,由高转深,由深转近,再由平远横向延展,显得虚实相生,明晦氤氲。画面意象,或林梢出没,或灌木丛生,或水流潺潺,从中看得出其置陈布势,一般是三进向乃至多进向,意味深厚,气象博大,总体上顺其自然地构造出一种轻烟淡峦、平淡天真、深远空濛的美学佳境,给读者以较大的心灵的震撼和想象,也拓展了审美空间。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十里山泉起清风》、《林深泉幽》、《潇洒红河》、《骚人胸中有渭川》等画,是朱全增先生在云南红河、陇川一带采风多日之后所画的竹海图景。那里,少数民族聚居,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原始生态美,仿佛一个世外桃源。创作时,作者不是刻意的大破大立,逞露才气,而是悠然漫然地述其耳闻目睹、神驰意飞。通过拿手的写之能事,他从写生到创作,由写实到写意,以状物写实蕴藏于写意的水晕墨彰之间,其色彩格律介于笔线之动,画得精微点化与磅礴之势兼备,浑厚而淡荡,郁郁而空灵,动静而相成,诗情绵渺,以意韵为胜。显然,这是经作者真情投入、诗心熔铸而成的一道活泼泼的气机泠然的生命景观,可品味到一种苍茫润泽之气,升腾欲动。而那藏匿于意象间的作者的独到体悟,可视为其豁达开朗的人生境界的写照。这,就形象地诠释了一句论画格言——“山形树态,受天地之生气而成;墨滓笔痕,诧心腕之灵气以出,则气之在是也……洒然出之,有自在流行之致,回旋往复之宜。”(清·沈宗骞《芥周学画编》卷二”)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谈起山水画的创作体会,朱全增先生说:“作品一定要有依据,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通过出去写生也好,还是搜集这方面的素材也好,回到自己的画室,真正地把它重新整理,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不是有意讲求的是学习古人的那些技法,什么披麻皴,什么斧劈皴,什么雨点皴,光学那些东西是不够的,关键的是如何出新,把画面画得接地气,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喜欢,这是一个画家真正要做的事情。”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心象自然——著名画家朱全增及其山水创作

中国山水画体量浩大,观象天地,包蕴山海,以笔墨之功揽万千气象于画面。而山水画传世杰作的独特魅力,在于写意精神。对此,朱全增先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因其“心象自然”的美学旨趣使然,他的笔墨施为浑然是围绕写意精神来展开的,追求景与神会,抒怀心象,象显心境,从而逐渐突破传统定式,达到生活与艺术的和谐交融。可见,朱全增先生会佳景,写心象,气遒举的表现,是他一生的追求。(上官爵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