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蝶衣不是戏痴,是情痴

程蝶衣,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男主角,在书中的设定为北京城风华绝代的名角,名气可以和四大名旦比肩。这个人物,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第一次看《霸王别姬》,也被电影中疯魔的程蝶衣所吸引。直到今天,我都非常爱这个角色。

程蝶衣不是戏痴,是情痴


张国荣先生完美的演绎,使得程蝶衣在许多人心中是一个戏痴的形象,尤其是那句“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 都不算一辈子.”,更加塑造了程蝶衣“痴”的形象。

许多人认为程蝶衣是个戏痴,因为他为了戏而疯狂,不疯魔不成活。

但是,不疯魔不成活就是戏痴吗?怕是观众是戏痴。程蝶衣如果真的放在梨园行,他还真不是一个戏痴。

程蝶衣不是戏痴,是情痴


什么是戏痴,是痴迷于戏。在梨园行,戏痴是天天琢磨这出戏该怎么演,注意,是该怎么演。而不是想着自己是那个人。戏痴是为了完美塑造自己的舞台角色,而琢磨唱法,用嗓,身段,表演,服装。而程蝶衣,显然没有这些,他最爱的是沉迷于虞姬这个角色中。

再不提,电影中的程蝶衣为了和师哥搭戏,翻来覆去的只唱一出《霸王别姬》。真正的演员,真正的戏痴,怎么会为了一个男人只演一出戏,只爱一出戏的。后来程蝶衣也演了其他的戏,但是那是在和段小楼散伙以后了。

程蝶衣不是戏痴,是情痴


演员不可能只爱那一出戏,也不可能因为一出戏唱红了就只演那一出戏。别说观众会不会看腻,就是演员天天演,他也腻了。就是在现在,普通的演员也会想办法多排戏,多演戏,去演绎不同的剧目磨炼自己的水平。更何况是在民国了,那个京剧空前繁荣,一不小心就会被其他人顶替的时代,所有的戏曲演员都是削尖脑袋往上爬。私下里除了琢磨戏,就是结交文人政客,结交捧角儿的人,琢磨出新戏。

比如四大名旦早些年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创新,梅派的一系列古装戏《天女散花》《西施》等等,尚小云先生的摩登戏《摩登伽女》等。

程蝶衣不是戏痴,是情痴

梅兰芳《天女散花》


比如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商细蕊用赵飞燕这个人物来和别人打擂台。

无时无刻的琢磨戏,才是戏痴的常态。张嘴闭嘴离不了戏,那才是真戏痴。

戏痴,永远是戏大于人的。而程蝶衣恰恰是人大于戏,他爱虞姬和段小楼胜过爱京剧。

而商细蕊,这个人物虽然有成为名角的要素,但是最后还是落入了人大于戏的套子里,那句“别人捧我,捧的是戏,他不一样,他懂我”

程蝶衣不是戏痴,是情痴


蝶衣,是情痴。

他要和段小楼唱一辈子的戏,他要永远做戏里的虞姬,他要永远和霸王在一起。他爱戏吗?是爱的。他可以说出京戏传到日本这句话。他是单纯的,单纯的爱戏。但是他爱戏的前提,是在戏里,他可以完成自己性别的转变,只有在戏里,他才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一个女人,才可以不惧人言的和自己的师兄作夫妻。

程蝶衣真正爱的是京剧带给自己的性别。

最后,他拔出剑来自刎,也是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永远也当不了虞姬,永远也当不了女娇娥。

诚然,最后入戏最深的还是观众。

程蝶衣不是戏痴,是情痴


这个角色对于张国荣先生来说也只是一个角色而已,但是因张国荣先生去世。许多入戏太深的观众便信了张国荣先生是在演程蝶衣时入戏太深才导致悲剧发生的。

然而事实上,张国荣先生早就出戏了,并且还演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影,演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张先生是戏痴,他爱戏,突破自己,演绎不同人物。程蝶衣,是情痴,在戏台上兜兜转转总归离不开一个情字。

程蝶衣这个人物,他只能存在于陈凯歌导演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所塑造的艺术氛围中。作者只是借着梨园行的背景,讲了一个故事。他不代表梨园行的演员,他在梨园行也是一个边缘人物。只是很多人,看了《霸王别姬》以后,便理所当然的用程蝶衣来指代戏曲演员了,弄得好像男旦演员必须要爱上自己的搭档似的。甚至还衍生了许多戏子和军阀的小说。

甚至于陈凯歌导员后来拍摄《梅兰芳》,许多人并不满意,因为总是在想着程蝶衣。其实归根到底,

观众想看的也只是一个程蝶衣化的梅兰芳。

程蝶衣不是戏痴,是情痴


下了台,演员该干嘛还是干嘛,该买菜买菜,该吃饭吃饭。演员也是人,他也要过日子。也会和同行吵架,也会因为别人演的比自己好而嫉妒。上台是贵妃是虞姬,下台卸了妆是妻子或者母亲。

实在希望,观众可以用看正常人的眼光来看戏曲演员,也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一部真正描写戏曲演员生活的影视作品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