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唯一的一次向中国学习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可以说有一半是日本给予的。从甲午战争到日本全面侵华,“蕞尔小国”当了“泱泱大国”近半个世纪准宗主国。然而,这五十年间,并非全是一边倒,期间日本对中国也有过短暂的刮目相看。

近代日本唯一的一次向中国学习

那就是辛亥革命时期。

日本少壮派军官石原莞尔当时正在朝驻扎,听到武昌首义成功消息后,就把自己率领的兵营带到附近的一个山上,然后对天鸣枪,一群人流泪高呼万岁!

孙中山就任民国大总统时,不少日本精英纷至沓来,一脸长须的日本黑龙会党魁宫崎滔天在典礼上情绪激动,伏地大哭。众人问这是何故,答:“恨我生不是中国人!”

自中国发生两次“华夷之变”(蒙元灭宋、清清灭明),日本即颠覆了对中国的崇拜,到了近代,不仅不再崇拜,而且随着甲午一战,对中国的态度升级为极度鄙夷。

但辛亥革命却和日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辛亥革命,日本思想家北一辉有一句“日式评价”:日本是中国革命的“助产士”。所谓“助产士”,为日语当用汉字,翻译成汉语俗语,就是“接生婆”。

北一辉的言论虽然是从日本的角度出发,但客观来看,清末政治巨变中的日本元素是不能排除的。如果把辛亥革命的外援以十成划分,那么日本至少要占六成。黄兴孙中山把革命大本营设在东京,中国留日生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

为什么这些日本人以中国革命为己任?

就拿宫崎滔天来说吧,他出生日本武士之家,父亲是剑道教师。日本发生西南战争(西乡隆盛因力主征韩而举兵与明治政府反目)时,宫崎滔天的哥哥宫崎八郎加入西乡隆盛部队,跟着日本最后一个武士战死疆场。哥哥死后,对明治政府极度失望的宫崎滔天,走上体制外追求自由平权道路,并将振兴东方的希望目光投向中国。主张“去中国结识英雄,共同复兴中国,创世界新纪元”。

1897年7月,宫崎滔天得知孙中山抵达日本,立刻前往拜访。二人一见如故。谈到中国革命话题,孙中山词锋犀利:“一言重于一言,一语热于一语”。宫崎滔天大为动容,在自述中写到:“从那一天我便为他倾倒”,“余于兹与孙逸仙初结刎颈之交”。随后,宫崎滔天邀孙中山游历,两人就革命之手段前景,彻夜长谈。

1901年黑龙会成立,宫崎滔天立即加入成为骨干。在他的积极撮合下,黑龙会帮助孙中山,于1905年成立同盟会,宫崎滔天马上加入,成为同盟会第一个外国会员。黑龙会日本一个著名的民间社团组织,在日本民间影响非常大,创始人头山满等是日本著名浪人。黑龙会拜中国古代武圣人关羽为尊,其宗旨是:“兴隆东亚,与俄国开战,在东亚将其击退,把满洲、蒙古、西伯利亚连成一片,建设经营大陆的基础。”这个会最著名的口号是“到黑龙江去”。故名黑龙会。黑龙会一出生便代有军国主义色彩,后因完全变为日本极右翼组织而二战后1946年被盟国政府取缔。但前期他们把俄国视为主要敌人,推动日本政府发动日俄战争,支持中国精英推翻清王朝统治。确实也为中国留日生推翻满清统治做出重要贡献。

自1897年孙中山与宫崎滔天,此后十几年,孙中山数度亡命日本,两人相知相助。为了增加外援,宫崎还为孙中山介绍了日本政界重量级人物犬养毅等,并数度参与孙中山发动的革命。从军火筹备到作战方略的制定,甚至于亲临前线,数度涉险,万死不辞。

就这样,历尽中日志士合作,历尽磨难与牺牲,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1912年民国成立。

无论后人怎么品评,仅就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年帝制、创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而言,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成功而不是失败的革命。

此时中国,有三点足以傲世:

1,华夏民族的历史选择是正确的,和世界潮流一致。

2,华夏文明在世界近代文明进程中衰落,但民主政治此时降临,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还不太晚;

3,民国成立伊始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中第一次将“主权在民”思想立入宪法。老大帝国由此焕然一新,洋溢共和国的新生活力。

由三个傲世,足见辛亥革命对华夏文明巨献。给老迈的华夏文明注入现代文明的核心——政治文明,使复兴成为可能。

中国才子们的壮举不仅彪炳千秋,也令天敌日本刮目相看。诸如为此欢呼的日本少壮派军官石原莞尔原本是鄙视中国的,这时也对中国看法大有改观。北一辉也是如此,原本不看好中国,辛亥革命后却跑到中国来学习。因为中国留日生“出于蓝胜于蓝”,建立了亚洲第一共和国、“东方法兰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