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屯现汉代大墓,出土两枚玉印,破解困扰考古界千年的谜团

2016年4月的一天,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土山屯北侧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们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之后考古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挖掘,越来越多的墓葬被发现,最终统计墓葬数量共有70余座,其年代几乎涵盖了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

土山屯现汉代大墓,出土两枚玉印,破解困扰考古界千年的谜团

在这次发掘的所有汉代贵族墓葬中,总共出土了200多枚玉印,清除上面的土壤后,还发现有两枚墨玉印章。汉代玉印共分为三个级别,一是皇帝所用玉玺,二为官员所用印章,三为下层官员用的印章。

从规制上来讲,皇帝专用的玉玺上有皇帝本人所处朝代年号,具有独一无二性,可以在其驾崩后随葬,反观官吏印章却不同,官员的职位具有世袭性,因此作为象征权力的印章需要传给下一任官员,不能和曾经拥有者埋在一起。

土山屯现汉代大墓,出土两枚玉印,破解困扰考古界千年的谜团

专家们就大胆推断,土山屯墓葬中的墓主人,多半都是汉代下层的官员,他们对自己生前的地位相当留恋,并为此感到自豪,于是他们便想出了模仿的方法,在玉质印章上写下各种文字,以此代替正规的官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又完全不影响官职的传递,不过这种方法还是有弊端的,就是玉印上的墨字并不牢固,很容易从印章上彻底脱落,这也就是汉墓中出现大量无字印章的重要原因吧。

不过出于谨慎起见,考古专家们仍然没有下定最终结论,而是在试图寻找无字玉印出现的各种可能,对此大家怎么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