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生涯工具,解决个人的成功与幸福!

上篇因为我自己遇到职业生涯问题,所以真的跑去学了生涯规划,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爱的原因:一是因为解决了我自己的困扰,二是又可以为他人解惑,这种感觉不要太美好!

同时,也开启了除了本职工作(美妆培训)之外的另一条探索之路!

但是因为篇幅有限,有些内容没办法展开,今天就想把能力四象限这个模型再深入聊聊......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模型,它可以解决无论职场新人还是老司机在不同阶段的问题,应用极其广泛!

用一个生涯工具,解决个人的成功与幸福!

看图说话:

中间是自我,左右两边是职业,自我有需求和能力,职业有要求和回馈。

先站在自我这个维度来分析,相信大家经常会思考两个问题:能力、需求

① 我有什么能力,哪个方面能力很强?强到他人一提到,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能力,能力版块这里不细说了,下次分享能力三核再细聊哈。

② 我的需求是什么,我想要什么?要赚钱还是稳定?是可以无所牵挂的赚钱还是要有同时陪伴家人的需求,当然,我们都希望找个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工作,但现实的骨感告诉我们,鱼和熊掌在某些时候,很难兼得。那就要考虑,当下,目前,你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单身的时候,我们可以全身心追求事业,但如果有了男朋友,结了婚,有了宝宝,家人就需要陪伴了,尤其是女人!

刚刚说到职业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交换,拿我会的我有的交换我想要的。


我们跟谁换呢? 跟企业,跟职业,这里也有两个要点:是要求、回馈

企业一定对你应聘的职位有年龄、能力、学历等各方面的要求;

同时也会满足你的薪资、职称等部分需求,是不是这样?

这就是回馈!

看回图片,上下还有两条进化的线,一个是幸福,一个是成功,哇,这个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吧~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圆满!

看进化路线,从能力到要求。

当能力达到岗位要求的时候,是个人更满意还是组织更满意?

组织更满意吧,这个岗位有一位得力干将,反过来,这个岗位的人,不得力,企业或领导是不是会有些恼火,我们把他叫做成功线,组织满意度;

看另一条进化路线,从回馈到需求。

当你的职业回馈满足职业需求的时候,是组织更满意还是个人更满意?

一定是个人更满意了,我的付出有拿到应有的回报,自我有价值,有收入,个人满意,如果反过来,我的付出这个职业没有给我应有的回馈,个人会怎样?会郁闷,然后会怎样?然后会想找一个能够给你回馈的地方,我们把他叫做幸福线,也叫职业满意度。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自我能力无法满足组织的要求,又想要足够高的组织回馈,也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

做个小结,模型中涉及到2个点,4个角和2条线:

两个点,中间是自我,用能力换得需求;左右两边是职业,给予回馈换来员工完成岗位要求。

四个角,个人的工作能力,个人的需求,职业的要求,职业给予的回馈。

两条线,4个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决定了自我与职业的适应程度。一条是成功线,一条是幸福线!


一个人想要发展得好,既要组织有满意度,也要个人有满意度,所以我们也就达成成功线和幸福线;

所以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也就是两条线平衡发展;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满足组织更高的要求,组织会提供匹配的回馈,个人满意,会更有动力去努力提高自己以挑战更大的岗位。

模型中的两条线是动态的,当某个点发生变化的时候,随之其它的也要发生改变。

所以,CD模型有两种动态循环。一个外圆,一个是内方~它们也对应了两种应对策略:

  • 当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或者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岗位时,就是当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岗位要求,就会进入这个新的岗位,这时很难做到两条线都平衡,从哪条线开始平衡呢?

如果在职业发展生存期,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很可能都是卡在能力不匹配上,不如从能力出发,看看我会什么,哪儿要我,人家的要求是什么,给我大概多少钱,满足生存需求,好好干,不断强化个人能力。

这就是CD模型的外环策略:能力为导向,有啥做啥,先把岗位工作做好,先平衡成功线,让组织满意。大学生、职场新人、岗位新人都属于follower模式。


  • 如果工作已经有3、5年,进入职业的发展期,清晰自己的需求,我想做什么,什么样企业岗位能提供,企业的要求是什么以及需要我的什么能力,这时,我们就要换策略了。

如果已经能够得心应手的完成组织交待的工作,一直这样,我们很可能会丧失兴趣和斗志。

这时就要以自我需求为起点,从’我想要做什么‘出发。找到能满足自我需求回馈的职业,可以是更高的职位,也可以是稳定,这个阶段的策略我们称之为leader模式,经理、总监、高管等都属于leader模式。


  • 工作10年或者20年之后,进入自我实现期,这个时候策略’内外兼修,外方内圆;日常工作,就是外环,是为了生存;想要活得更好,得靠内环,业余时间学更高岗位需要的能力,内外兼修,动态平衡不断被调整,终生学习不被淘汰。


如果有困扰,可以通过回答以下3个问题来梳理自己,看看到底哪条线上的哪个点出了状况?

Q1:你希望更加成功还是更加幸福?你感觉现在上是不够成功还是不够幸福?

Q2:目前哪一个是重心?先解决哪一条线你会更满意?

Q3:

a.成功线:到底是能力没有满足需求?还是职位需求不清?

b.幸福线:到底是职业无法满足需求?还是自我需求不明?


自我能力和需求,职业需求和回馈四个方面的对应的4S解决方案:

用一个生涯工具,解决个人的成功与幸福!

能力:定目标、找差距、做计划、调结构

需求:明需求、找重点、调方式、找资源

要求:勤沟通、深观察、看趋势、跟导师

回馈:观全局、看长远、先调查、再要求


多数还是要从个人能力为出发点,不断提升,探索,肯定,再进入否定,犹疑,厌倦,再重新开始新的探索,从一条成长曲线,到另一条成长曲线,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第二曲线】

用一个生涯工具,解决个人的成功与幸福!

第一曲线中的极限点(失速点)就是我们 所在某个领域岗位的厌倦点,在这个岗位或职位时间久了,工作完全得心应手,这时就必须要提高警惕,再继续下去,个人的价值就会往下走,继续没有任何改变,时间越久,人越有惰性,进入舒适圈,很难出来。


极限点就是破局点!失速点就是厌倦感!

一旦处于这样的状态,就是要改变的时候,一定一定要记得,这个非常重要。

我遇到很多咨询者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转行,转岗,做新的尝试和探索,那么,就是这个时候没错了!

实际上当我们稍稍有此感受的时候,就要开始【第二曲线】了,因为,第二曲线的开始和成熟一定需要时间,可能是需要时间去学习了解熟悉,也可能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加强,总之,不能【第一曲线】完全下落的时候才开始【第二曲线】。

这个模型也是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在时代发展中,尝试新业务,或做重大业务调整时的用到的模型,一定适用于个人的职业生涯探索!

一个人的自由,从可以把控自己的未来开始。

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

人生是趟单程旅行,我们希望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站点都是精彩的,希望今天的小文对你有帮助!

我是蔓姐,职业生涯规划师,资深美妆培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