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了不起的匠人》I 匠心制造,方为上品

问大家个问题哦,唐卡、轮岛涂漆器、金缮、锡伯古弓、静冈人偶、柴烧、天目盏、皮影。。。这些器物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呢?

最近呢,我在看一本书,叫《了不起的匠人》,里面讲述了亚洲当代20位匠人和他们潜心钻研的手工艺品的故事。这本书是由同名纪录片整理而成的,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有8.4分,评价还挺高的,推荐大家去看看。

豆瓣8.4《了不起的匠人》I 匠心制造,方为上品

有织布机上十年,守望西藏高原的纺织匠人——益西德成。

有继承一种使命,专注绘画研究的唐卡匠人——旦增平措。

有不为自己挣名,只为传承正名的团扇匠人——李晶。

有一路披荆斩棘,坚守不负初心的金缮匠人——邓斌。

有蛰伏黑暗数年,死磕数年不弃的柴烧匠人——田承泰。

有无惧直面孤独,将修行融于艺术的天目盏匠人——江有庭。

. . . . . .

这些匠人们,有传承祖辈手艺的,也有半路转行的,不同的是他们的境遇,相同的是他们所有拥有的匠心。

传承是联结往昔和未来的一座桥。一辈辈匠人,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古老的技艺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而匠心则是技艺的灵魂,是传承能够持续下去的生命之源。

(1)匠心是乐于分享、造福众人

益西德成是有着一半藏族血统的美国人,她在2004年来到了藏区之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带领村民们建造起了诺乐这个品牌,帮助村民们学习织造技术,搭建起产业链,将原本无人问津的牦牛绒加工成高档的围巾,远销各地。

虽然诺乐是爱马仕在中国唯一的生产商,但是它仍然只是一个社会型工厂。

在益西德成心里,匠心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要乐于分享,将手艺的传承带给更多人,让更多人能够受益。一条小小的围巾每一寸都有手的温度,它只是半成品,等待主人让它完整,这才使艺术真正地拥有生命力。

豆瓣8.4《了不起的匠人》I 匠心制造,方为上品

(2)匠心是高度专注、坚守信念

伊春光是现今锡伯族唯有的角弓匠人,他被列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伯族角弓的继承人,并得到能使用北山羊角制作角弓的特别授权。从1990年开始伊春光就全身心地投入在研究和制作锡伯角弓的工作中,几乎花费了毕生的精力。

时间是匠人对待手艺最隆重的方式,在弓身收进弓弧再挂到墙上的那一刻,一年就算过去了。因为纯手工制作,又不使用现代材料,一把弓箭从选材到制作必将持续一年之久。

用伊老的话说:“冬天下料,春天刨牛角,夏天制筋,到秋天把它们组合起来,做一把弓要操心一年多。”而在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高度专注,以极高的信念坚持下去,因为可能一个环节没有做好,一把弓就废了。

豆瓣8.4《了不起的匠人》I 匠心制造,方为上品

(3)匠心是不断探索、纯粹热爱

坂本雅彦,出自漆器制作世家,专职于漆器刷涂工序。曾经也是一个长发不羁的摩托少年。因为热爱漆器工艺,年轻时曾有个梦想,要娶一个志同道合的妻子,夫妻俩一同创作漆器,现今也已梦想成真。

他秉承对漆器的热爱,用一生的时间,不断探索改良,坚持精益,将涂漆工艺推向了极致。对于他来说,一旦开始做手艺,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因为热爱,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探索。他会不断地要求自己,做到更好,是永无止境的最好,这似乎是一条没有岔路的路。

豆瓣8.4《了不起的匠人》I 匠心制造,方为上品

(4)匠心是传承技艺、创新思维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李晶是85后,尚古风、通诗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古典派文青,也是一名手作团扇设计师和制作者。看着他制作的那些团扇,仿佛能见到风流涤荡的姑苏城内,扇面后掩笑着的清丽佳人。

在他看来,传承古老的缂丝手艺并将其带入大众的生活,更能够给缂丝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而在传承的同时也应该要结合现代思维进行创新,让古老与现实相碰撞,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追求,作为现代匠人,更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创造改进,将传统技艺赋予新的时代特征,让其能够拥有不灭的活力。

豆瓣8.4《了不起的匠人》I 匠心制造,方为上品

匠心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工艺大师们卓越的专注力,也可能没有他们那般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力。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大师们的匠心,从身边的事做起,磨炼属于自己的初心?

在交往中乐于分享。将自己的一些知识经验带给其他人,互相交流,思想碰撞,同别人一起成长。

在学习中高度专注。进行深度化学习,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严格执行,不被外界所干扰。

在生活中不断探索。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培养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身边的小确幸。

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现代社会在发展,我们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改进工作方式和发展方向,做到思维跃进,产品更新。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向匠人们看齐,学习匠人精神,秉持初心,与时俱进,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