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根” 在美國人手裡。我們只有“因特網”。


互聯網的“根” 在美國人手裡。我們只有“因特網”。

疫情導致全世界人心惶惶。信息的全球化,這邊在南極打個噴嚏,那邊在北極瞬間就有反應。

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互聯網的時代。

生活已經不能沒有互聯網,就像生命不能沒有水一樣。

全球龐大的互聯網體系,大數據交織,高科技讓世界在線上飛。飛來飛去,飛的讓人們都忘記了自己是誰。

好在還有人清醒,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於一個叫“根目錄”的服務器。就是它,全球卻僅有十三個

可怕的是有超過十個都在美國。這有點像孫悟空在如來佛手掌中的意思。

可以想象,不論你在哪裡,只要你上網,信息都有可能要先經過美國,這是全球性的,之後才會傳播到你所要飛去的地方,全球的互聯網中大概都是如此。

互聯網的“根” 在美國人手裡。我們只有“因特網”。

但是在當下,中國卻並不擁有互聯網的掌控權,也就說互聯網的“根” 不在我們手裡,我們只有“因特網”。

“根”不在我們手裡,這件事很麻煩

因為你可能沒什麼隱私可言了,信息在裸奔。而美國又擅長並痴迷於竊聽竊取各種信息,這使得他們亢奮,瘋狂。

這也是件很危險的事。只要願意,美國隨時都可以掐斷一國與世界互聯網之間的聯繫。伊拉克戰爭,很多人當時不理解薩達姆為什麼“一槍不發”。怎麼發?美國癱瘓了伊拉克的網絡系統,只有捱打的份。

這就是現代戰爭的無助性。從伊拉克戰爭的爆發距今已過去快二十年了,再看今天的互聯網,無處不在,更不可沒有。

如今我們已經是互聯網大國,不論是網民數量還是質量,都已經名列前茅,甚至還出現不少的互聯網巨頭。比如說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民營企業。所以互聯網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為核武器對人類的殺傷力和破壞力,它才具有戰略上的威懾性,水上空中都可以遠程打擊。然而擁有它的國家一般是不會盲目輕易使用。

互聯網的“根” 在美國人手裡。我們只有“因特網”。

從另一個角度看,一旦出現互聯網問題,它的癱瘓作用將是恐怖的。好在我們中國經過這幾十年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並不是毫無技術積累。

我們擁有了全球定位的北斗導航系統,如果對方真的不顧一切實施網絡攻擊或是網絡掐斷,國內的網絡連通肯定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在與國際的網絡連通上可能是無助的或是被動的,因為核心技術我們還沒掌控。

要掌握互聯網的主動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寄希望於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