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說:垓下歌、和垓下歌

垓下歌·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和垓下歌·虞姬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詩說

都說“自古紅顏多薄命,身若浮萍隨浪沒”,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愛得美人丟江山”,似項羽和虞姬這樣,卻又是千古少見。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其慷慨餘哀滌盪襟懷,後世朝代多有效仿殉國難者,如明崇禎時《帝女花》。至於今之世,當為好戰暴虐者戒。人皆有妻女姐妹,愛之莫使飄萍,飄萍則挨肌受凍;愛之則莫使遭逢戰亂,戰亂則人輕賤如草芥豚犬,雖生不如死。

本不欲評說這兩首詩,因為項羽其人爭議較大,此詩亦不足稱為經典,與劉邦《大風歌》同不收錄。但考慮到《和垓下歌》其意義非凡,故並錄之。虞姬所作《和垓下歌》,各類史籍皆存疑,或說當時不可能出現五言詩(多是今之所謂教授學者言,一如評說卓文君《白頭吟》語),或說類唐人絕句(見清人沈德潛《古詩源》中評說《垓下歌》附註)。

餘觀其詩,實磊磊之言,慷慨擲聲,隱約有丈夫氣概,非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之凜冽,亦非秋瑾“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之決絕,實生死相隨、不忍獨活鏗鏘之意志,類似所謂俠骨柔情。再者,詩一三句若為唐絕句,則有犯孤平和八病之患(所謂可平可仄語,自圓其說爾,類畫蛇添足之說),若為漢詩(今所謂古體詩),則貼切無縫。

此詩最早見於西漢陸賈所撰《楚漢春秋》,是以能肯定為漢以前詩,則唐絕句之言不攻自破。其人生卒年猶在文君之前,是以能肯定西漢中期以前便有五言詩,至於“當時不可能出現五言詩”之說,我都賴得去辯駁。

因此,此詩當為有文載實以來五言詩之始。詩風雖迥異,知人論世,當為軍旅蓄養豪氣所致,非文君當壚之睿智決絕能承上啟下。後人之所見疑者,皆文風語氣類後世,且記載散軼。豈不知子建、少陵猶宗蘇李婕妤!

詩說:垓下歌、和垓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