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後浪》

5月4號是青年節。青年節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何謂青年?根據百度百科的註釋,青年的含義在全世界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義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更一直在變化。在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年齡分段確定中,青年的年齡上限已經提升到了44歲。

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要進行一系列的活動。有些地方也會選擇在這一天進行成人禮,青年們也通常會在這一天進行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更多的活動轉移到了線上舉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嗶哩嗶哩在5月3日晚發佈的一段短視頻——國家一級演員何冰寄予當代青年的宣言《後浪》。截止目前,《後浪》已經在嗶哩嗶哩平臺上獲得了875.5萬的播放量,並且在3日晚上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

夜想|五四青年節、《後浪》

但是,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比如說,有許多的網友在其他平臺直言“只關注到了一小部分青年”“忽略了應該得到鼓勵的青年”。

確實,在嗶哩嗶哩發佈的原版視頻中,我們不僅可以聽到何冰老師慷慨激昂的宣言,也能看到B站的up主們的精彩視頻。那些在城市中穿著漢服的青年、去體驗高空跳傘等極限運動的青年、出門旅行的青年……這些精彩瞬間配上拿捏得恰到好處的宣言以及激情的背景音樂,固然能夠帶來澎湃的視感,但難免會被人貼上“不切實際”的標籤。

事實上,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劃分標準,我國的青年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5.48億。視頻中展示出的青年,可能只佔到這5.48億的非常少一部分,更多的青年卻是在普通的生活的過著平凡的日子,甚至有一部分青年,他們可能連基本的生活都維持不下去,更別談去旅遊、去參加極限運動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活出光鮮亮麗的生活,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活出那樣的生活。

在我們國家,有相當數量的青年,他們的生活壓力不比中年人小。他們不一定渴望自己活的多麼精彩,他們可能只是想要壓力小一點、社會可以給他們多一點關照。

我們並不能隨意否定這個視頻,畢竟他非常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也不能否定青年在國家的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只能說B站真的是把商業價值開發到了極致。B站的用戶們可以非常輕鬆地理解這個視頻的主要觀點,並且別視頻內容所吸引,因為B站的主流用戶還是那些新潮、充滿夢想的青年。

在5月4號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青年”的含義,尤其是需要審視“當代中國青年”的含義。如果像視頻裡那些定義青年的話,那就未免有點理想化了,我們不僅需要“向上看”,更需要“向下看”,去關注一下那些並沒有那麼出彩的青年,讓時代真正有幸,能夠遇見這樣的中國青年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