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本文選自本人的作品著作《曾國藩智慧全集》之修身之術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曾氏名言】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可變化氣質。


譯文

人的氣質由於是天生的,很難改變,唯有隻有讀書才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曾國藩認為讀書對於國家,對於自身都是有益的。在他看來,讀書大可以報國為民;小可以修身養性,衛身謀食立足社會;更可藉此展現志向,拼搏進取。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曾國藩的讀書思想一方面繼承先秦的孔子、孟子、墨子的觀點,認為讀書是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長知識才幹,使自己成為“賢士”,“君子”以至“聖人”,繼而秉承宋朝朱熹之學說,主張讀書要“明天理”;另一方面又繼承宋朝陳亮“經世致用”及北朝顏之推“謀生”之說,認為讀書大可報國為民,小可修業謀生,以自衛其身。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曾國藩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百般苦學,廣泛閱讀。曾國藩八歲時已經讀完了“五經”。十四歲時,受教讀《周禮》、《禮儀》,直至能夠背誦;此外他還讀了《史記》和《文選》。這就造就了曾國藩一生的學問基礎。在翰林院、詹事府任閒散文職時,他悉心鑽研歷代的典章制度和封建各朝治理國家的經驗。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曾國藩讀書如此用功,決非僅僅是為了求得高官厚祿。對他而言,讀書更多是為了“敬德”、“修業”。在給諸弟的信中,曾國藩說:“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述,以圖自衛其身。”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曾國藩對於讀書學習特別可貴的是把它作為一生之事,相伴終生。


蘇東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確如此。,一個人的氣質、修養、智慧與長期大量的讀書是分不開的。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持長久讀書,長期含英咀華,氣質自然得到改變。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西方有句諺語:“人如其所讀。”讀書的過程,是生命再造的過程。讀書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豐富和深刻起來。當人們長久的堅持讀好書,耳濡目染之下,讓崇美向善的文字豐盈了心靈,借書情雅意博大了胸懷,被知識的文明薰陶了至純至真的情感,思想情操就會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就會潛移默化的改變著自身的氣質,由“心”到“行”,“相由心生”,影響人的容貌:目光變得更加清澈有神,面寵更加柔和宜人,表情更加富有韻味,舉止也更加優雅得體。這種氣質美比起外表美來要耐看得多。正如伏爾泰所說:“美只愉悅眼睛,而氣質是靈魂入迷。”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當然,讀書改變氣質、修身養心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買幾本書做做樣子,或者隨便讀幾本流行小說便能立竿見影的。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讀書,應當是一種耐得住寂寞的習慣,是一種堅持不懈的學習積累,是一個長期修煉的過程。只有把讀書當成工作的補充,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當成與吃飯睡覺一樣的需要,今年累月、不斷的汲取書中的營養,開闊視野,陶冶性情,積累智慧,才能澄澈自己的心靈,昇華思想境界,從而美化自己的氣質。


本書作者陳浩與你互動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讀書修身,改變自己的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