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气候变化问题将继续攀升

翻译:徐婳

“美国历史上独特的一天即将结束。”1970年 4月 22日,沃尔特·克朗凯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节目中悠悠地说。


警惕!气候变化问题将继续攀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艺术家沙恩·格拉默的作品表现的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拉代斯的基督复临安息日教会废墟。2018年11月的一场篝火原本只是引燃了灌木丛,但在狂风的助威下变成了一场地狱之火,几乎烧毁了整个小镇。由于气候变化、气温升高、积雪减少以及春季融雪提前,干旱季节变得更长,给植物和树木带来了压力。干燥的森林和灌木助长了野火的火势和规模,使位于火灾易发地区的社区更加危险。STUART PALLEY

首个“世界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吸引了约 2000万人走上街头,相当于每 1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参与,而且这一人数远远超过了美国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对该活动的预期。参与者们用充满想象力的,甚或是奇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环境的关心。他们载歌载舞,戴着防毒面具,捡拾垃圾。在纽约市,他们拖着死鱼穿街走巷。在波士顿,他们在洛根国际机场表演了一场“拟死”。在费城,他们签署了一份超大号的全物种《相互依存宣言》。

“‘世界地球日’完全达到了我想要的结果,”来自威斯康星州的民主党人纳尔逊后来说,“这真的是基层人士思想令人震惊的爆发。”

那时我已经不小了,也参与了第一个“世界地球日”,虽然我不记得自己参加过什么庆祝活动,但我深受那一“独特”时刻的影响,那一时刻有“拟死”和《相互依存宣言》。

20世纪70年代,我穿着印有紫色大花的喇叭裤在雨中抗议,努力劝说我的同学们回收空易拉罐,为地球的未来忧心。

成年后,我成了一名记者,专门从事环境方面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我将自己年少时关注的事情变成了职业。

我曾前往亚马孙报道滥砍滥伐,去新西兰观察入侵物种造成的影响,去格陵兰岛陪同科学家在逐渐融化的冰原上钻探。

我也有孩子。我自豪地看着他们参加学校的环境俱乐部,还给他们讲述我从我们学校餐厅的垃圾中捡拾可回收物品的事,我可能讲得太频繁了,有那么一两次他们听得都不耐烦了。

我现居新英格兰,在那里,4月22日是个美好的日子。树木开始发芽,春雨蛙在鸣叫,菲比霸鹟忙着筑巢。每年的“世界地球日”这天,我都尽量去我家附近的树林里徒步。我寻找蝌蚪,享受短暂的春天。每年,我对地球未来的担忧也会更进一步。

在首个“世界地球日”那天,假如你没有观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沃尔特·克朗凯特的节目,而是收看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就会听到主持人弗兰克·布莱尔播送了一条奇怪的消息。在对本次庆祝活动的报道接近尾声时,布莱尔提到,一位名叫J. 默里·米切尔的政府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可怕的‘世界地球日’警告”。布莱尔是这样概括这个警告的:倘若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减少空气污染,就会“产生温室效应”,整个地球会因此而变暖。最终,其影响足以融化北极的冰盖,把“世界上的大片地区”淹没。

可能没有多少观众知道布莱尔在说些什么。1970年,“全球变暖”一词尚未出现。科学家们知道,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某些气体能将热锁在地表附近,从维多利亚时代起人们就已经了解这一点了。

但仅有为数不多的人试图计算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建立气候模型的做法才刚起步。

从那以后,此类模型变得复杂了许多。尽管许多美国人仍固执地拒绝承认气候变化科学,但我们现在都要承受其后果。


警惕!气候变化问题将继续攀升

帝企鹅通常在海冰上繁育后代,哺育雏鸟的时间超过八个月。若在雏鸟长出羽毛之前,海冰变得不结实或碎裂,帝企鹅有时就会迁移到南极大陆更结实的冰架上,这样一来,雏鸟就得从更高的地方跳入海中觅食。由于海洋变暖,海冰肯定会减少。如果企鹅无法适应,其数量便会大幅减少。STEFAN CHRISTMANN

北极永久冰盖——即无论冬夏都不会融化的海冰,正在逐渐消失。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其面积已缩小了300多万平方千米。

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主要原因在于格陵兰岛和南极冰川的融化加快。

美国地势低洼的沿海城市遭遇的所谓“晴天洪水”越来越多,涨潮时,潮水就会倒灌进街道。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推测,从现在起的几十年后,这类洪水将成为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和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等城市的常态。到2050年,预计弗吉尼亚州诺福克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将遭遇“涨潮洪水”的侵袭。

而这类将会让诺福克等地方的生活变得艰难的海平面上升现象,会使马绍尔群岛和马尔代夫这样的地方无法生活。

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大部分环礁都将变得不适宜居住。

与此同时,洪水不过是地球温度失衡所造成的不幸后果之一。

全球温度升高,也将带来更严重的干旱、更猛烈的风暴和更加捉摸不定的季风。在那样的世界中,野火季节持续的时间更长,火势变得更大也更猛烈。

在 1970年以前,特大火灾(即烧毁面积超过 5万公顷的大火)在美国十分罕见,而在过去的 10年里,已经发生了几十次。2019年夏,森林大火吞噬了俄罗斯西伯利亚 700多万公顷森林,其面积几乎与爱尔兰相当。烟雾将这片地区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卫生部门的官员不得不建议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城市的居民,非绝对必要时不要外出。2019年底至 2020年初,发生在澳大利亚的火灾摧毁了超过 950万公顷土地。

这还不算完。土地退化、珊瑚白化、越来越可怕的热浪、生物因缺氧而无法生存的海洋死亡区的扩大,这一切都正在发生。我可以继续列举气候变化造成的危险影响,但你可能不会读下去了。我要说的观点是 :我们已然看到了大量的破坏,而破坏还在逐年增多。

2070年将迎来第 100个“世界地球日”,那时的地球会是什么样?这显然取决于从现在起到那时我们排放了多少碳。(在你阅读本文的约 10分钟内,已有约 50万吨的二氧化碳被排入了大气中。)

但在某种程度上令人不安的是,未来已经被书写。

首个“世界地球日”是基层人士思想的爆发,美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想参与报道。《今天》播出了整整一周主题为“新世界还是没有世界”的特别节目,主持人休·唐斯

以这样的评述开启了这一周的节目:“我们过好日子产生的垃圾正在腐蚀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的海洋正在死亡,我们的空气变得有毒。”

“我们愿意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吗?因为这是未来的趋势,”唐斯接着说道,“要么我们就一如既往地继续繁衍生息,索取越来越多的电力,什么都要得更多,直到我们窒息而死或死于瘟疫和饥荒?也许是在下个世纪,甚至可能就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

1970年,全球生活着 37亿人。道路上约有两亿辆轿车和卡车 ;每天的石油消耗量约为 4500万桶。那一年,人工养殖的猪肉共有约 3000万吨,禽肉约 1300万吨,海鲜的捕捞量为 6500吨左右。

如今,地球上的人口已接近 80亿,汽车约 15亿辆。全球石油和电力的消耗量各翻了一番还要多。人均猪肉消费量增加了近一倍,禽肉消费量几乎翻了两番。尽管由于过度捕捞,野生鱼已经很难寻觅,但全球野生鱼类的捕捞量仍增加了约一半。借用唐斯的话来说,我们一直以来“要得越来越多”。

而人类并不仅仅是维持生存,从大多数方面来看,人类的发展蓬勃兴盛。在全球范围内,人类的预期寿命已从 1970年的 59岁增加到了现在的 72岁。尽管世界上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但极端贫困的人口却减少了一半。

事后来看,很容易发现唐斯的预测错在哪里。他的预测未能预见绿色革命之类的突破,这些突破将新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传播开来,并在过去的 50年里使粮食产量的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1970年,水产养殖几乎不存在,而现在,每年人工养殖的鱼达数亿公吨。

“世界地球日”自身也促进了变化的发生。

就在数百万美国人走上街头七个月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美国许多主要的环境法,包括《清洁水法案》、《濒危物种法案》和《清洁空气法案》的重要修正案,

都在其后的几年中获得了国会的批准。这一切反过来又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例如发电厂烟道气体净化器的出现。

因此,为什么不能认为此类创新——包括技术方面的和社会方面的——也将使我们避免遭遇全球变暖的悲惨未来呢?

当然,我相信从现在到2070年将会出现很多突破。在我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我只开过排放水蒸气的车,还看到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器。毫无疑问,我想象不到的东西正在被发明出来。

然而不幸的是,气候变化是一个特殊的问题。二氧化碳已在大气中存在了几个世纪,甚至有上千年。这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从现在开始减少排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及气候变化问题仍将继续攀升,这就好比如果只是把水龙头关小而并不完全关闭,浴缸里的水位还是会继续升高一样。只有我们彻底停止排放,地球才会不再变暖。

与此同时,我们尚未经受已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全部影响,主要是因为在给定的二氧化碳水平下,浩瀚的海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变暖。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但由于气候系统的时滞现象,科学家们估计,气温还要再升高0.5℃左右。就气候变化而言,它总是比表现出来的状况延后一些。

气温要达到多高才会引发真正的灾难性变化?(举一个此种潜在变化的例子 :如果格陵兰岛的冰原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约6米。)

科学家们警告说,这个临界值可能要比工业革命前高2℃左右,甚至只需高出1.5℃。由于气温已经升高了约1℃,并且“肯定”还会再升高0.5℃,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升温会超过1.5℃。要把升温幅度控制在2℃的临界值以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须至少减少一半,而到2070年前后,要达到零排放。

理论上来说这是可能的。

世界上的大部分(甚或是全部)化石燃料基础设施都可由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和核电站取代。实际上,正在迅猛发展的风能和太阳能并未减少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因为我们对能源的需求在持续增加。

尽管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全球的排放量仍在继续上升。2019年,全球排放量达到了431亿吨的新高。去年12月在西班牙马德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再次以失败告终。

假如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2070年的世界将会变得截然不同、更加危险——洪水、干旱、火灾,或许还有与气候相关的动荡,将迫使数百万人背井离乡。

去年我为一只名叫乔治的蜗牛撰写了一篇讣闻。乔治身长约2.5厘米,身体呈灰色,壳上有一圈圈米黄色和棕色条纹。在它14年的生命里,它一直在美国火奴鲁鲁的一个玻璃容器中安静地滑行。夏威夷林业和野生动物部的研究人员曾想方设法为它寻找一个伴侣——乔治是雌雄同体的,但需要配偶才能繁殖——然而他们的努力失败了,他们得出结论,乔治可能是最后一只夏威夷金顶树蜗(Achatinella apexfulva)。

乔治去世几天后,该部发表了一篇题为《别了,蜗牛宝贝……和一个物种》的悼词。从1970年起,夏威夷金顶树蜗便加入了灭绝的行列,此类物种还包括哥伦比亚䴙䴘、 滇池蝾螈、金蟾蜍、南方胃育蛙和沙特瞪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可能灭绝”名单上,还有包括白鳍豚在内的其他数百个物种,其中的大部分已有几十年未被发现了。这份名单只包含了IUCN已评估的物种,可能还不到现有物种的2%。

如今,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以往大部分地质历史时期高出百倍,对于某些物种来说,或许是数千倍。

对于每一个挣扎在存亡边缘的物种来说,还有很多似乎也走上了这条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自首个“世界地球日”以来,野生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数量平均减少了 60%。(这并不是说动物个体的总数减少了 60%,因为小规模的数量减少不会对占比造成影响,不过这个数据依然不容乐观)。

去年秋天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北美洲现有的鸟类数量比 50年前减少了约 30亿只,减少了近 30%,其中一些减幅最大的是乌鸫和麻雀等常见鸟类。

“这令人震惊。”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的环境保护科学家、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肯·罗森堡说。昆虫的数量似乎也在减少。欧洲研究人员在 201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仅在过去的 30年里,德国一些保护区内的飞虫数量就减少了76%,令人担忧。

如果说人们现在比 1970年过得更好,那么很显然,大多数其他物种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两种趋势的根源相同。为了给我们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食物、住所和能源,我们已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资源据为己有。有些事物(例如地球上四分之三的无冰土地)已经在人类的改造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上超过 85%的湿地已经消失。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已变得更加集约化,单一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当地昆虫赖以为生的杂草的生长范围越来越小,而当地昆虫又为鸟类提供食物。即使是在国家公园这类地方,由于气候变化和物种入侵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物种的栖息地也在缩小。

“同人类一样,野生动物也要有地方住。”已故美国环境保护主义者蕾切尔·卡逊观察发现。

未来 50年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过去 50年中的趋势是否会继续。人们可以共同决定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例如停止砍伐森林,将支离破碎的栖息地重新连接起来。

但正如减少碳排放一样,尚无证据表明人们将会采取这样的行动。相反,在过去的几年里,热带森林的砍伐率急剧上升。

去年,负责监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出警告,在那么多其他物种遭遇生存困难的同时,人类不可能持续兴盛。

“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报告指出。例如,约有四分之三的粮食作物依靠授粉者授粉——鸟类、蝙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昆虫。没有这些动物,人类难以生存。

“地球上必不可少、相互关联的生命网络正变得越来越小,也越来越脆弱。”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学家,也是该报告的联合主席之一约瑟夫·塞泰莱说。当然,塞泰莱和他的同事们可能都错了,出于同样的原因,唐斯可能也错了。

也许人们会完善授粉用的无人机。(已经在测试了。)也许我们还会找到方法来应对海平面上升、更猛烈的风暴和更严重的干旱。也许新的转基因作物能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继续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也许我们会发现,“相互关联的生命网络”对人类的生存并非必不可少。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可喜的结果。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却更为可怕。它将意味着我们可以沿着我们现在的道路无限地走下去——改变大气、抽干湿地、清空海洋、清除天上的生物。

我们把自己从大自然中解放出来后,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独,身边或许只有授粉无人机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