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武漢,就來了

信武漢,就來了

(4月27日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企業家代表團從北京出發,到達天津,再從天津前往重慶,最後飛抵武漢。圖為代表團28日深夜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時的合影。圖片來源: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

從1月23日到5月2日,從凜冬到初夏,武漢走過了令人難以忘懷的100天。這座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1400萬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正在恢復生機,生產生活重回正常軌道。

長江財經智庫梳理發現,從2020年首場“雲招商”到武漢“解封”後第一波資智再回漢,從央企增加在漢投資到互聯網企業紛紛加碼武漢,從40天內3家光谷企業獲得融資到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落地武漢,這些一流的企業、企業家、投資家以及經濟學者對武漢始終如一的支持,為武漢打贏“第二場保衛戰”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1.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張瑞敏

疫情期間催生出零接觸經濟,海爾恰恰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希望能在武漢發揚光大。還有海爾工業互聯網平臺,希望能夠賦能武漢的中小企業。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武漢的一往無前。

2.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

阿里巴巴與武漢發展休慼與共。我們願意全力發揮在數字技術和商業上的優勢,助力武漢抓好疫情防控、經濟恢復和企業服務,儘快推動消費、製造、內貿和外貿的全面回暖。

3. 沃爾瑪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陳文淵

武漢是沃爾瑪在中國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未來五年,我們將在武漢市投資30億元,加大武漢社區服務型產業佈局。

4.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昇

武漢在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地位沒有變,武漢交通樞紐的優勢沒有變,武漢的科教人才優勢沒有變。武漢所有的優勢都沒變,我對武漢充滿信心。

5.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

經過這次疫情,我們更加堅定在武漢發展的信心,我們相信武漢一定能夠在未來的中國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大的作用。

6.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

武漢九省通衢、生態環境優美、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發展動力十足。疫情的影響只是短暫的,經過此次抗擊疫情的大考,我們相信,武漢必將迎來更好的、更高質量的發展。

7.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

復星在漢所有產業都第一時間復工復產。我們要把武漢耽誤的時間奪回來,為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建設最美的地標。

8. 小米創始人雷軍

小米始終看好武漢發展,將加快項目建設進展,為武漢信息產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信武漢,就來了

9.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疫情過後,格力武漢工廠將維持運作,並再建立一個全新的專業化生產基地,以自主研發的“硬核”科技產品守護更多人的健康生活。

10. 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鬍厚崑

我們對武漢未來產業發展有信心,所以這次下決心把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落地武漢。

11.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

浪潮集團對武漢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將持續加大在漢研發投入,投資建設浪潮武漢華中總部基地。

12. 中國中鐵總裁陳雲

中國中鐵對武漢未來的發展前景信心十足,將加大在漢投資力度,積極參與武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建設、城市綜合開發等,助力武漢疫後重振。

13. 國華人壽董事長劉益謙

在城市進入疫後重振的關鍵階段,國華人壽將在漢復工復產、加快項目落地,為武漢穩增長多做貢獻。

14. 德國森嵐董事長劉滬平

經過生死存亡的熬煉,武漢必將成為全國生活及工作最安全的城市;必將成為加速經濟恢復、提速經濟發展政策最優惠的城市。

15. 中國鐵建總裁莊尚標

對武漢人民在疫情防控中識大體、顧大局,作出巨大奉獻犧牲表示敬意。中國鐵建將在前期合作基礎上,以更大力度參與武漢軌道交通、新城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助力武漢經濟復甦。

16.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

霍尼韋爾始終看好武漢,大力支持武漢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將進一步加大在漢投資力度。

17.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

武漢區位條件優越、科教優勢明顯、產業門類齊全,邁瑞一如既往看好武漢、支持武漢,將加快項目落地,助力武漢疫後重振。

18. 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毛振華

疫情期間,集團在武漢的企業運作得很好,業務量增長了30%多。危機中往往隱藏著大機遇。

19. 邁勝醫療集團董事長田源

武漢必有大發展,我們這次來就是助力武漢發展。

20. 多點生活董事長、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

希望能助力武漢打造數字化支持下的高水平產業基地。

21. 亞信創始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

希望能和武漢的相關企業一起,借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之勢,在光谷進行數據技術的創新孵化以及全產業鏈的打造。

22. 德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國

隨著華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我們希望能在武漢對接鋼鐵深加工項目,加大細分市場佈局力度。

23. 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

旗下企業在湖北地區經營開發的7-11便利店,營業額已恢復到80%,這證明武漢市場恢復得很快,讓人充滿信心。

24.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初

這一次為支持武漢,我們特意將擬成立的全國智慧教育企業總部落戶在武漢。我們將全力支持教育公司做大做強,助力武漢數字經濟轉型發展。

25.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

堅信疫情過後,武漢的發展一定會跑出加速度、邁上新高度。中國電子將堅定不移紮根武漢,為新武漢、新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6. 御風集團董事長馮侖

引入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健康標準,希望助力武漢打造健康之都。

27. 華誼兄弟傳媒董事長王中軍

文旅是華誼除電影外的最大板塊,現在最希望華誼文旅項目能儘快在武漢落地。

28. 聯影醫療武漢總部聯席CEO李敦

聯影在漢打造全智能化醫療健康生態的戰略不變,武漢逾萬平方米廠房,有望年內投用。

29.華大集團執行董事、華大智造CEO牟峰

我們希望,技術的不斷突破與創新,可以為武漢、全國乃至全球人民的健康福祉繼續貢獻核心科技支撐力量。

30. 美好置業集團董事長劉道明

我們在武漢有150億元投資,主要是房地產和舊改項目,我們會大力支持武漢疫後建設。

31. 聯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薛敏

我們會加大在漢投資,將武漢企業做大做強。

32. 平安集團總經理、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

平安集團始終看好武漢,將繼續加大在漢投資力度,創新金融產品,支持中小微企業加快恢復發展;積極參與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建設,全力支持武漢疫後重振。

33.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龔偉禮

畢馬威看好武漢,有十足信心在此紮根發展,將加大在漢投資,助力武漢疫後重振。

34. 中國金茂武漢公司總經理李克良

我們堅定看好武漢城市發展前景,將毫不動搖地繼續深耕大武漢。

35. 字節跳動副總裁張羽

武漢研發中心是公司在全國的第4個研發中心,今年面向社會人士和在校大學生提供近2000個工作崗位,到今年底字節跳動在武漢員工將增至5000人。

信武漢,就來了

(字節跳動武漢分公司辦公室)

36. 科大訊飛湖北大區總經理蔡晴

企業在漢開展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等定製化業務,保持樂觀,願同城市一起轉危為機,站上“新基建”風口。

37.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武漢是一個有實力的城市,大量科技人才是最強大腦。武漢“化危為機”,要重視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38. 經濟學家胡鞍鋼

大疫之後會有大發展。再過幾年看武漢,會發現城市又會上一個新臺階,迎來一次更高的、更大範圍的經濟振興。

39.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

我對武漢未來還是抱有很高的期待。

40.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

疫情不能扼制武漢正蓄勢騰飛大趨勢,武漢定會有更好發展前景,對此我深信不疑。

4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

這次包括遠程診斷、遠程醫療、線上教育等等這些行業獲得了比較大的發展,武漢獲得下一步的新增長動力。

42. 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巴曙松

儘管疫情對武漢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並不改變武漢長期發展的核心優勢與趨勢。

43.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

我認為武漢在復工復產復市過程中,應該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使整個城市經濟邁入更高發展平臺。

44.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

危機倒逼技術重大進步,我認為重啟後的武漢,產業互聯網會迎來一波大發展,武漢在這方面應該更有作為。

45.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這種英雄氣概,不僅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表現出來,也會在促進湖北、武漢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中表現出來。

46.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

疫情沒有摧毀武漢優質人力資源基本面,創新產業將成為武漢新的增長極。

47.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

武漢應該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持續發力。

48. 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王建民

武漢製造業中小企業和大企業應加強跨界創新,運用數字技術,相互合作。

49.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

戰疫三個多月,看到了武漢的韌性,這種韌性,必將在疫後經濟重振中展現。

50. 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

武漢這座城市像武漢人一樣充滿韌勁,我對疫後武漢的恢復性增長充滿信心。

寫在最後

時間回到4月8日,武漢解封首日,晚上7時30分,武漢民營企業家、卓爾控股董事長閻志現身亞布力論壇【空中亞布力】直播節目,向全國200多萬網友動情推介武漢,介紹武漢光榮的城市歷史和復興之夢,表達對城市的深厚情感和堅定的發展信心,希望大家關注武漢、投資武漢、旅遊武漢,支持武漢發展,“每一份關切、每一份關注,都是武漢重新振興、恢復繁榮的動力。”

信武漢,就來了

作為全程參與戰“疫”的武漢本土民營企業家,閻志在直播中回答網友關於“疫情後的武漢有哪些機會”時表示,“開城之後的武漢會保持城市既有的優勢,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對這一點我堅信不疑。”

文字資料綜合自媒體公開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