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糖尿病是吃糖吃多了引起的、低血糖肯定不会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就基本没办法了、糖尿病不能吃米饭和水果... ...

天呐,有那么多关于糖尿病的传闻,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今天,我们来严谨又通俗地聊一聊——糖尿病。

在开始分辨传闻真假之前,我们先来全面、细致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弄清楚发病机制,所有传闻都可以得到解释了。

什么是血糖值

血糖不是指我们吃进去的甜味食品,而是指血液中流动的葡萄糖。葡萄糖是我们进行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

我们呼吸的每一秒,每时每刻都有葡萄糖在我们体内流动。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我们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叫做血糖值,一般使用的单位为mmol/L。

健康人能够控制摄食前后的血糖波动,空腹时血糖能稳定在3.8~6.1mmol/L之间,进餐后血糖不会超过7.8mmol/L,而糖尿病人却失去了对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为何失去血糖控制

健康人可以维持血糖稳定,这要归功于人体内的几种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当我们肚子饿时,或者是刚刚进行了剧烈运动大量消耗力气时,作为能量来源的血糖便会缺乏,细胞会感觉到“饿”,需要摄入血糖。

这时,正常人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就会刺激身体产生葡萄糖,血糖值将升到正常范围。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饱餐后,血糖升高,这时候就需要降血糖了。随着食物的吸收,淀粉等元素会分解成葡萄糖,由胰岛素输送到各细胞中进行代谢,让体内的血糖值恢复到正常水平。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胰岛素就像一个个外卖小哥似的把血糖勤勉地输送到它的客户“细胞”中,没有它们,细胞都得饿肚子,人体就会“消极怠工”。

在胰岛素的帮助下,我们能保障正常的血糖控制,并且把多余的不能马上代谢掉的葡萄糖转化成其它形式,比如储存在肝脏中,或者转化为中性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糖尿病的发病原理

但是,就像双十一快递剧增,物流公司增加6万临时快递员,但快递点没有办法储存大量包裹的情况一样。

人体如果长期摄入超过代谢量的食物,细胞吃不下的血糖,胰岛素会无数次输送到肝脏进行储存,可是由于长期的超负荷,这时候的肝脏早已不堪重负脂肪堆积,血糖代谢很困难了。

代谢不了的血糖,都将被流放到血液中。胰岛素的大本营胰岛,就会分派更多的胰岛素帮助输送血糖,所以很多糖尿病人发病前反而会有胰岛素增多的现象。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但是因为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就算胰岛分泌再多的胰岛素也不能够赶上血糖飙升的速度,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最终导致胰岛素集体崩溃。

这就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理。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看到这里,你以为你就了解糖尿病的所有原理了吗?NONONO,还有Ⅰ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等糖尿病呢!

Ⅰ型糖尿病多数是因为免疫系统缺陷和遗传等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糖不能顺利进入细胞,血糖就会一直超标。


这类人群需要终身依靠外援——注射胰岛素来帮助糖进入细胞完成代谢。

1型糖尿病占比相对较少,约占糖尿病患者总量的5%-10%,它有很明显的特点——早发,一般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发病。

所以我们最难面对的,其实还是发病率占到90%的Ⅱ型糖尿病。

但不管是Ⅰ型还是Ⅱ型或是妊娠期糖尿病,根本的原因还是——胰岛素作用不足!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了解了糖尿病的发病原理,我们就可以面对那些关于糖尿病的传言来有理有据的盘它们啦!

No.1

糖尿病是因为吃太多糖

传闻中的这个“糖”,通常指添加了加工糖等甜味比较浓的食物。但是看了上文的朋友了解到,糖尿病的糖,是指血糖,所以这句话我们不能直接说它是对的。

但是对于Ⅱ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糖尿病来说,近年来国外医学界一直在进行关联性的研究。

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也明确指出,有中等程度的证据表明减少糖的摄入与Ⅱ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医学和科学是严谨的,我们不能对这句话定性。糖是我们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但是从米饭和日常餐饮中摄入的糖份已经足够维持我们身体需要了,生活中摄入过多的加工糖,对健康实则百害而无一利。

长期超过负荷地摄入高糖、高盐、高脂的食物,不仅是糖尿病患病的首因,还会引起肥胖、高血压、皮肤衰老等各种问题。

No.2

低血糖不会得糖尿病

血糖高的才是糖尿病,血糖低的总不可能糖尿病吧?如果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健康人体内的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能够相互协作、齐心协力地工作,把血糖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而长期低血糖(短期饿的不算)和糖尿病虽然发病机制不一样,但总的来说都是由于自身血糖调节系统出现了问题,从而呈现出低或者高的血糖值。

所以低血糖的人不是没有得糖尿病的可能,反而是Ⅱ型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之一,不管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都应关注自身健康,调节血糖值到正常水平。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No.3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这个传闻乍听之下还是有点道理的,毕竟糖尿病人是不能吃甜食的,而水果通常都是甜甜的。

但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对食品选择的考量不是看一种食品的味道甜不甜,而是在于这个食品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升糖指数(GI)。

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的高。

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简单说就是血糖比较低。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好比桃子这种吃起来甜甜的水果,但实际升糖指数只有28,远不及吃起来没什么味道的薏仁的一半(薏仁升糖指数80.7)。

所以血糖平稳后的糖尿病人是可以适量、适度的摄入一些低GI的水果的。

No.4

糖尿病可以治愈

很遗憾,现阶段的医疗水平,糖尿病是无法完全被治愈的。

所以现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集中在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预防为主的三个方向。

有一个好消息是,只要坚持和糖尿病抗争,控制饮食、积极服药控糖,是可以活到正常寿命的。

糖尿病饮食应遵循3个原则:

1、要粗!要杂!不要细!

有一个传闻是“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白米饭了”,对此我们想说“些许可以,但没必要!”

饮食上尽量减少白米白面主食,用全谷粗粮、薯类蔬菜替代一半,适量蛋白质,大量蔬菜,混合饮食来控制血糖。

再次强调低GI、低GI!

2、要淡!要苦!要狠心!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脂肪的量,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所以,吃肉的时候要少吃肥肉,多选瘦肉。鱼肉、去皮的鸡肉鸭肉、鸡蛋都是很好的选择。

油盐都要少一点,可以适当加点醋。

也许对于习惯了大快朵颐和重口味的人来说,要忌口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但比起承受糖尿病的并发症来说,在口腹之欲上对自己的狠心,其实是最简单的事情了!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3、要健康!要可控!要摒弃!

很多男性糖友虽然能配合医生及家属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但是对于习以为常的烟和酒,却总是难以拒绝。

这是十分错误的做法。患了糖尿病,首当其冲的是要把过去抽烟喝酒的习惯全部摒弃掉,烟和酒会加速并发症的爆发,在高血糖的加持下,对身体健康的损伤成倍增长。

就算是正常人,也应远离烟酒过量。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No.5

饮食、健身就能降血糖

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只是降血糖重要的辅助治疗因素,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方式把血糖控制在平稳的状态。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No.6

血糖高,不管也没事

糖尿病患者初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症状,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并发症的相继爆发会令你明白什么叫“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根据《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1.9%;脑血管病12.2%;心血管病变15.9%;下肢血管病变5.0%;眼部疾患34.3%;肾脏病33.6%;神经病变60.3%。糖尿病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3.2%。

也就是说,中国糖尿病患者中,1/3有高血压,1/3有大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心血管),1/3有眼病,2/3有神经病变。

糖尿病“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看了这组数字,你还敢说只是血糖高而已,不管也没事吗?

其实医学发展至今,虽然还没有完全能消灭糖尿病的方法。

但是诚如上面所说,只要坚持和糖尿病抗争,控制饮食、加强提升身体素质、积极配合医嘱控糖,是可以活到正常寿命的,那患上糖尿病也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是对糖尿病的无知。

如果你有更多听到的不确定的传闻,请直接在本文留言,我们将尽力为你解答。

请您转发,让更多人了解糖尿病。

[1] 内科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725-744.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15, 7(3): 26-89.

[3]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医生、科普作家陈罡医生文章.

[4] 代庆红,王忠东.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 中国医药指南,2011,(13):206-208.doi:10.3969/j.issn.1671-8194.2011.13.150.

[5] 刘维维,杨铁花 . 糖尿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J]. 护理研究,2014,31(16):1924-1926.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