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讀名著:《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

疫情宅家讀名著:《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

奈保爾同學

A House for Mr Biswas – V. S. Naipaul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BBC評出塑造世界的100本經典書之一。

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一。

2001年奈保爾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2018年8月11日去世,享年85歲。

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之一。


奈保爾名言:我認為一個人一共要有三個人生,一個用來學習,一個用來享受,還有一個需要用來思考。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出版於1961年)


疫情宅家讀名著:《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2019年版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關鍵詞“房子”今天依然牽動著我們的心,要是早些年讀,早點深刻認識房子,認知移民的概念,現在的我就不是現在的我了。對於小說主人公畢司沃斯先生(原型:奈保爾父親)來說,房子不僅僅是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更是他擁有獨立身份和尊嚴的至高無上的證明。

小說背景:融入了奈保爾的自身經歷——異鄉人(移民)的漂泊感。

1932年,奈保爾出生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一個印度婆羅門移民家庭。特立尼達是個位於加勒比海的落後、閉塞的島國,面積不及上海的十分之一。它之前是西班牙殖民地,但是1797年,英國艦隊挫敗西班牙,佔領了這個島國,從此便不斷地輸送印度和非洲人口來此。奈保爾家族也就是在這時,以契約勞工的身份從印度來到特立尼達。奈保爾從小閱讀大量英國文學作品,11歲就確立了當作家的夢想,以及去英國實現夢想的決心。後來奈保爾如願考上了牛津大學,畢業後也成了一名作家,一生創作了三十多部作品,榮獲布克獎、諾貝爾文學獎等各項榮譽,還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奈保爾似乎實現了作家夢;但是,無論在特立尼達、印度還是英國,他始終都覺得自己是一個異鄉人,這種無所依傍的漂泊感一直持續到2018年去世。在英國,奈保爾曾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幾乎一度被貧窮和歧視推入絕境。他曾經嘗試過開煤氣自殺,結果因煤氣不夠沒有成功。在尋求身份的艱難歲月中,對房子的渴求也成為奈保爾難解的情結。奈保爾曾聲稱:“在我所有的作品中,《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最貼近我的一部。”評論界也把這部小說視為奈保爾最成功的小說,將其歸入英國20世界百佳小說的榜單。

為什麼小說又被成為家庭傳記和移民史詩?

奈保爾以史詩般的規模描寫了畢司沃斯先生平庸、忙碌、辛酸而悲傷的一生,具有鮮明的家庭傳記色彩與移民史詩風格。

主人公畢司沃斯先生,是特立尼達首府西班牙港《衛報》的新聞編輯,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自己的房子。為什麼呢?與作者奈保爾一樣,畢司沃斯先生是個印度移民,他雖然屬於婆羅門種姓,是貴族階層,但是他生於貧寒家庭,自結婚後一直住在屬於妻子圖爾斯家族的房子裡。他曾經自己嘗試建造木頭房子,但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光,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房子,也為此背上了繁重的債務。

小說開始從頭敘述畢司沃斯先生為房子而奮鬥的一生,為了便於講述,我們以他結婚入贅圖爾斯家族和進入《衛報》當記者為界,將主人公的生命歷程分成三個階段(童年和青年成長、婚姻階段、為房子奮鬥階段)。

畢司沃斯先生的故事是一個移民者追求尊嚴與身份的悲喜劇?


就像書中寫的,當他們搬到新房子裡時,妻子莎瑪離開她的母親和姐妹們,對畢司沃斯先生和孩子萌生了一種新的忠誠,這簡直是和擁有自己的房子一樣是天大的勝利。錫金街的住宅,讓他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但是很不幸,他並沒有時間享受這種自由和安定的喜悅,就英年早逝了。

但是,與其他文學作品中的邊緣人不同的是,在卑微和漂泊的命運中,畢司沃斯先生始終懷有一個堅定的夢想:擁有獨立的房屋,建構自己的身份和尊嚴。這種信念和追求伴隨著他的整個一生。畢司沃斯的人生史,就是他為了擁有自己的房子的奮鬥史。

奈何爾如何審視移民、邊緣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閱讀奈保爾,不僅是走進殖民地人民的思想和感情世界,也是對現代人的文化困境的審視。畢司沃斯先生的家園尋求,也正是奈保爾自己的身份追問,對於他們來說,移民的遭遇讓他們更迫切地想抓住一磚一瓦,以安放自己、保護自己、證明自己。

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的生存困境。即使我們不是被殖民者,但是移民、無家可歸的境遇依然困擾著我們。我們依然在尋求認同和尊嚴的漫漫長路上跋涉前行,我們依然不惜押上自己的一切,去獲得這種空間佔有和身份證明的篤定感。毋庸置疑,人類始終在經歷人生的某種一致性:殖民地人民並不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異類,他們的痛苦離我們並不遙遠;而像奈保爾這樣的後殖民作家,與和平世界的我們一樣,在背井離鄉、在陌生城市打拼,在不被接受、無法得到認同時,這種生命和尊嚴的尋求,將是人們面臨的永恆的身份追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