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劍合璧,決戰最凶險的甲狀腺癌

經常碰到一個問題

“好急!你說我的甲狀腺結節是不是未分化癌?”

我點開彩超報告,定睛一看

不就幾毫米的小結節麼,咋會是甲狀腺未分化癌呢?

雙劍合璧,決戰最兇險的甲狀腺癌

這也說明未分化癌在大家心中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據美國甲狀腺協會的統計

未分化癌僅佔了甲狀腺癌總數的1%

但導致了14-50%的甲狀腺癌死亡病例

五年生存率更是低到了7%

簡直就是癌中之王

為啥甲狀腺未分化癌這麼難治?

原因就在當甲狀腺未分化癌確診時

較大比例的患者或者已經發生了遠處轉移

或者局部侵犯太嚴重

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機會

雙劍合璧,決戰最兇險的甲狀腺癌

因此很多未分化癌的治療只能寄希望於藥物

嘗試用藥使腫瘤縮小

將不可手術的腫瘤轉化為可手術的腫瘤

這些藥物包括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

聖鬥士星矢你們小時候都看過吧?

甲狀腺未分化癌就好比強大的黃金聖鬥士

青銅聖鬥士要想幹掉他們

除了使用必殺技展開攻擊之外(靶向治療)

還需要燃燒他們自身的小宇宙(免疫治療)

才有可能闖關

雙劍合璧,決戰最兇險的甲狀腺癌

它通過干擾腫瘤生長所需的特定分子抑制癌細胞增長

而常規化療除了攻擊咖啡色的癌細胞

也錯殺了綠色的正常細胞

雙劍合璧,決戰最兇險的甲狀腺癌

如何設計基於甲狀腺未分化癌的靶向藥呢?

甲狀腺癌的發展中有一條重要的MAPK信號通路

所有靶點的設計都針對這條信號通路

很多甲狀腺未分化癌包含BRAF基因突變

如果選用一款藥物抑制BRAF,另一款藥物抑制MEK

那就有可能阻擊未分化癌

BRAF的抑制劑包括:達拉非尼,維羅非尼,康奈非尼

MEK的抑制劑包括:曲美替尼,考比替尼,比美替尼

臨床試驗中,達拉非尼+曲美替尼聯用對BRAF突變的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有效率高達69%

J Clin Oncol, 2018, 36, 7–13

2018年,FDA批准了達拉非尼+曲美替尼聯用治療BRAF突變的甲狀腺未分化癌

雙劍合璧,決戰最兇險的甲狀腺癌

免疫治療則通過白色的免疫細胞消滅紫色的癌細胞

健康人群也產生癌細胞

不過這些癌細胞會被免疫細胞清除

有時癌細胞表面的PD-L1和免疫T細胞表面的PD-1相結合

免疫細胞就失去了清除癌細胞的能力

很多惡性腫瘤也就這樣產生了

雙劍合璧,決戰最兇險的甲狀腺癌

如果有藥物可以阻斷PD-1和PD-L1的結合

那麼免疫細胞就能繼續清除癌細胞

從而縮小腫瘤

目前,FDA已經上市了三種PD-1的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西米單抗

還有三種PD-L1的抑制劑: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

但它們尚未獲批用於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治療

雙劍合璧

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怎樣做到雙劍合璧呢?

這裡摘取一則MD Anderson腫瘤中心的故事

Thyroid, 2018, 28, 945-951

2017年1月,Max因為脖子腫脹不適就醫

隨即被診斷為甲狀腺未分化癌

頸部增強CT顯示巨大的甲狀腺腫物包繞了頸動脈,壓平了氣管,進而影響了呼吸和吞嚥

Max妻子不甘心,致電了MD Anderson腫瘤中心

一小時後她接到了Dr. Cabanillas的電話,預約了門診Max到達休斯頓後情況變糟,已經幾乎無法進水

基因檢測發現他的腫瘤中有BRAF突變

2017年2月,Max通過飼管服用第一片達拉非尼(BRAF抑制劑)

腫瘤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小

兩天後他就能喝水了

幾天後他感覺呼吸都順暢了,飼管也被撤掉了

2017年3月,Max開始服用曲美替尼(MEK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PD-1抑制劑)隨後也加入戰鬥

雙劍合璧,決戰最兇險的甲狀腺癌

PETCT結果顯示腫瘤範圍明顯縮小(左邊是服藥前,右邊是服藥後)

腫瘤從不可手術狀態轉化為可手術狀態

2017年5月,Dr. Zafereo完整切除了Max的頸部腫物

術後輔助了30次外放療

2020年2月,接到絕症判決書三年後,Max依然無瘤生存

一點思考

是現階段治療最兇險甲狀腺癌中很有前景的方法

雙劍合璧,決戰最兇險的甲狀腺癌

我們以MD Anderson腫瘤中心最新針對未分化癌的藥物設計為例

用藥方案考慮了不同基因突變的情況

針對BRAF驅動的未分化癌,還是和前面的用藥機理類似:BRAF抑制劑/維羅非尼+MEK抑制劑/考比替尼+PD-L1抑制劑/阿特珠單抗聯用

那有人就要說了,這麼貴的藥物組合,最終也不能改變大多數未分化癌患者的結局呀!

的確,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治療仍是一個世界難題

就像黑夜裡的一束光

照亮心如死灰的過往

觸到了光芒

聲明:本文僅包括藥物科普信息,不包含任何廣告和用藥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