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飯就能餓死腫瘤嗎?探討“飢餓療法”可不可取

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環境通過食物可以對人類的生長與發育及健康與疾病施加影響。都說腫瘤的生長是依賴營養物質,很多人認為,要是不吃食物,腫瘤細胞沒有能量生長,就可以“餓死”腫瘤。 這是錯誤的觀點!因為腫瘤細胞並非是正常細胞,它們異常地快速分裂、生長,並“竊取”體內正常細胞的營養,腫瘤細胞可以利用機體儲存的糖分、肌肉和脂肪來獲得營養。

不吃飯就能餓死腫瘤嗎?探討“飢餓療法”可不可取

無論是否吃飯,腫瘤細胞都會快速生長。而不吃飯或是所謂的“飢餓療法”會導致人體本應攝入的各類營養素不足,影響正常細胞生長,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風險,導致營養不良。首先,關於營養能夠“餵養腫瘤”的理論沒有任何證據,不應作為患者減少或停止使用營養支持的理由。

其次,不存在所謂的“營養”食物。不同種類的食物所含有營養素的成分和數量是不同的,如雞蛋含蛋白質豐富而膽固醇較高;魚蝦含蛋白質豐富,飽和脂肪酸含量低而多不飽和脂肪含量高;豬、牛肉相對魚肉含鐵較為豐富;菠菜、油麥菜、芹菜含纖維素豐富;粗糧含糖量較精米、白麵低而纖維素含量高等。


不吃飯就能餓死腫瘤嗎?探討“飢餓療法”可不可取

這些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各有“優缺點”,而正是這些“優缺點”才使得食物各有特點,所以不存在什麼“營養”的食物。根據腫瘤細胞的生長特點,腫瘤細胞主要通過糖類提供自身所需能量,對於脂肪的利用率差。因此,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應作為腫瘤患者的首選方案。其原則為既要保證營養平衡,又要選擇性飢餓腫瘤細胞。 保持適宜的、相對穩定的體重:若腫瘤患者的體重丟失大於5%,則提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會對身體功能及疾病預後造成影響。

不吃飯就能餓死腫瘤嗎?探討“飢餓療法”可不可取


食物選擇多樣性,搭配合理:每天攝入不少於15種食物,2/3是植物性食物,1/3是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纖維,大多數具有預防腫瘤作用的膳食主要由植物來源的食物組成。動物性食物如肉、蛋、奶,富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有利於腫瘤患者機體組織重建,免疫細胞更新。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堅持吃500克蔬菜,200克水果。合理搭配,再加上適量的體育運動,就能夠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不吃飯就能餓死腫瘤嗎?探討“飢餓療法”可不可取

所以,腫瘤患者不要盲目選擇“飢餓”療法,也不要過度擔心吃“營養”食物加速腫瘤的進展,而要科學合理地選擇食物。在眾多環境因素中,一般認為膳食、營養和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膳食與營養在人類癌症發生和發展中一直是癌症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癌症的預防方面,人們對合理膳食、適宜營養的實際作用寄予很大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