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会死吗"?别再骗孩子,学会这几招,教孩子正视死亡


关于死亡,很多名人都有看法。

主持人白岩松是这样认为的:国人在谈论死亡时就像小学生,因为中国缺少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们从无知到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以来,基本谁家出了丧事大人一般是不会给孩子直说的,他们一般会说"睡着了"、"去了天堂"、"这里太苦,所以去了另一个地方"等等。

今天讨论的,就是关于"死亡教育"的三大问题:


"死亡教育"究竟是什么?

死亡教育是探讨生死关系的问题。其目的是让人们正视与真正理解自我与他人之死,树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死亡观。

也希望借助死亡这个问题的讨论,更多的人可以珍惜生命,并且有价值的活着。

死亡教育最早是起源于美国,中国相对晚一些,台湾开始于97年,香港开始与99年,04年起辽宁、上海、云南等地陆续开展中小学生教育、08年广东高校出版第一本直面大众的死亡教育课本。


死亡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但整体来说还是处于教育体系中的薄弱部分。


"死亡教育"的真实意义要得到重视

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引发了太多家庭与社会问题,为我们敲响重视它的警钟。

让一些青少年视生命如儿戏。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中,中国的青少年自杀率排第一名;家长善意的谎言却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泰戈尔认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但在缺失的死亡教育环境下,一句"好死不如赖活着"既降低每一位逝者的死亡质量,又加大耗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死亡教育"应当如何开展?

就像主持人白岩松所说的,其实每天都会有人走,人来人往。

可是在平时生活中却没人光明正大谈论死亡,我们仿佛不知道这回事,好像死亡并不存在。

其实死亡有什么不可谈的呢?当我们谈的多了就会没有忌讳,从而尊重科学。

死亡教育不要太刻意,但也不会被忽视。

我们有义务告知孩子这个世界不完美的一面,这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保护。

儿童一般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还年,这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家人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会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形成负面情绪影响孩子一生。


怎么样才算正确对4岁以上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3条合理建议:


可以饲养生命较短的宠物

在《温暖消逝》这本书中,经过长达40多年的死亡研究两位教授,他们提议:帮助小孩子正确对待死亡,可以在家中养宠物。

有调查表明,在美国的大学生有近30%概率第一次的死亡经历都是和宠物有关系。因为宠物的寿命都比较短,小孩子可以经历宠物的生与死,这个方法用来帮助孩子认识死亡是极好的方式。

在网上有流传一个外国视频,经网友多次转载:孩子最爱的金鱼去世之后,孩子亲吻完进行告别仪式。当冲着流水送走金鱼时,孩子哭了起来。这是一条金鱼让孩子意识到了死亡。

6岁儿子班上的"死亡教育"课:孩子们集体养了"花生",这颗花生去世后老师组织一场追悼会,并拍照记录了过程。后来老师翻着相册,对小孩子们说道:有些同学对于这件事情很悲痛,但是有些事情觉得与自己无关。其实这都不正确,我们应该在它离开世界之后感谢花生之前对我们带来的快乐!


可以共读亲子绘本,或者观影

家长还可以采取与孩子共读绘本,或者一些与死亡教育相关的电影、动画等,在结束时候与孩子们展开讨论。这里先推荐一些。

死亡题材的影视作品:《寻梦环游记》《遗愿清单》《生命里》

死亡话题的绘本故事:《活了100万次的猫》《再见了,艾玛奶奶》《熊和山猫》《天蓝色的彼岸》《风到哪里去了》《瓶子里的心》


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校园的师生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敬老院陪伴老人,或者去当地死亡体验馆。参加过一些活动,孩子们就会在身体里中之中认识衰老,了解死亡,珍惜生命。

在日本有一家老人院。这里是幼儿园和老年院相邻的布局,共同的活动空间。老人们和小孩子们可以一起唱歌、做游戏。

在这种跨辈分的交流中,老人们可以减去迟暮年的孤独,小孩子也能感受到人终究会老去的事实。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小事件,在某个地方,母亲带着儿子参加一张假葬礼。牧师旁边有一口黑色棺材,母亲躺进去了十几分钟,当牧师再次打开盖子,迎面而来的是儿子的痛哭:妈妈别走,我以后会听话,更加爱你。

在母亲向儿子讲述清楚事实之后,这位小孩也正确理解了死亡,并且感悟到要珍惜时间。



1927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第一次提出"向死而生"的概念,这也是生命中的"倒计时法"。

"向死而生"指的就是死亡本身的样子,人们始终都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死是一个过程。

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是这样的结束与众不同,"死者"也是一种生存的状态。这就是"向死而生"。


经历过死亡的境地,才会明白究竟对自己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所说的"死亡教育"也并非是要传播消极文化。

只有从小孩子抓起,才能进一步让整个社会科学、理性的面对,从而珍惜生命,珍惜他人,让我们的生活有质量,有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