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文|西紅柿媽媽

今年疫情來得太突然,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寶媽樂樂從小是被奶奶帶大的,跟奶奶的感情比自己親爸媽還親。可今年3月,奶奶突然離世了,樂樂本想帶著女兒文文送奶奶最後一程。可婆婆和老公強烈拒絕了,老人說“現在疫情當下,這種場合還是不讓孩子去了。”可樂樂卻認為是婆婆有私心,為此悶悶不樂。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可沒過半個月,老公的姥姥也去世了,婆婆哭得非常傷心,老公這次仍然拒絕文文去參加自己姥姥的葬禮,這下樂樂才心理平衡了一些。後來她把這事說給閨蜜聽,閨蜜說:“你真是太糊塗了,疫情當下還鬧情緒,你老公和婆婆比你明智多了。”

原來,閨蜜是學醫的,雖然這次疫情中不是一線工作者,但是一直用她的知識力所能及地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科普自我防護知識。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她在群裡告訴大家,疫情當下,這些地方不要帶孩子去,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1. 葬禮

其實別說疫情期間了,平常也不該讓孩子參加葬禮,並不是啥迷信行為。一般來說,祭祀場所都設置在比較偏僻的郊外,這些地方溫度普遍較低,風也很大,小孩子抵抗力弱,特別是遇上現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孩子們難免傷風感冒。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另外,現在無煙化祭拜還沒有普及,這些場所裡煙霧繚繞,很容易引發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如今70%的孩子都是過敏性體質,一旦引發孩子喘息,家長可就麻煩了。

2. 工作場所

就在4月上旬,我國的一例確診病例中就有8歲兒童感染,而感染的原因是孩子的媽媽是開餐館的,這個餐館接待了一些外籍入境人員就餐。孩子在媽媽這樣的工作場所中,不幸被傳染上。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如今很多學校沒有開學,孩子只能在家上網課,而家長們卻要復工了,孩子沒人帶的問題確實有些麻煩。

有些家長就把孩子帶到了工作場所,殊不知,孩子在自己眼皮底下可以保證孩子的活動安全,但是卻讓孩子被病毒感染上了,這可真是得不償失。

3. 菜場

很多老人帶娃,還得兼顧一日三餐,如果不去菜場採購,怎麼滿足一日所需呢?他們常常把孩子帶著一起去買菜。其實,在沒有疫情的時候,菜場也不適合孩子去,通常來說,菜場潮溼而不通風,人員密集,特別容易滋生細菌。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另外,人員嘈雜的菜場安全措施往往較差,財物被盜甚至孩子走丟的情況也難免發生。再加上疫情當下,這些地方就連大人都要敬而遠之,更別提小孩子了。

4. 超市

最近一則“人民日報”記錄了病毒如何在短時間內蔓延整個超市的視頻。超市的貨物比較繁多,人員較多,而場地通風較差,適宜的溫度往往成為了病毒的溫床,今年以來已經多起超市感染病毒的案例了。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因此大人千萬不要再把超市當作溜娃聖地,特別是即將到來的夏天,千萬不要帶娃去超市蹭空調,別因一時的大意而做出因小失大的結果。

5. 知名景點

最近,黃山開放,一時吸引了2萬遊客導致景點緊急關門的新聞上了熱搜。的確,從春節到現在,孩子們關在家裡悶壞了,很多家長利用週末假期帶著孩子踏青,可知名景點往往因其知名度而吸引了眾多遊客,感染風險瞬間升級。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溜娃,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而又愉悅了孩子的身心呢?

①白天儘量讓孩子留在家

白天如果家長要上班,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嘗試給其配備通訊工具,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後,將其單獨留在家。而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送到爺爺奶奶家照顧,儘量不要讓孩子自行出門。

②線上購物

如何解決帶娃老人的購物需求呢?如今線上購物方式繁多,父母們可利用起來,將菜品配送至老人家裡或者小區門口,這樣老人便可以安心帶娃,又不用擔心物資供應不上了。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③郊外溜娃

其實孩子長期關在家裡,確實很渴望能親近大自然,家長可以利用假期帶孩子去郊外人少的地方做一些親子游戲,遠離城市的喧囂,同樣能起到親近大自然,放鬆身心的目的。

寶爸寶媽們,你們是怎麼帶娃平安抗疫的呢?快來分享下您家的小妙招吧!

除了“葬禮”,父母近期也別帶娃去這些地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