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世界读书日在四月,清明节也在四月,多愁善感的读书人,不免会想起一些读过的古代悼亡诗来。“悼亡诗”约定俗成,特指悼念亡妻的诗,夫妻虽无血缘关系,但也在五伦之列,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是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好花易谢,红颜易损,悼亡诗总给人这样的感觉,常引起人无限的惆怅,也可使人更加的珍惜生活中的拥有。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说到悼亡诗,就得从西晋的潘安说起,后世以他作为悼亡诗之祖。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后世习惯称其为潘安,别称檀奴、檀郎。潘安是中国古代第一美男子,后世说男人长得好,就常用“貌赛潘安”,他美男子的名头得到了历史的公认。潘安才华出众,和陆机齐名,有“潘才如江,陆才似海”的说法,王勃《滕王阁序》中“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而”的句子,就是源自于此。潘安有才又长得太帅,自然女粉丝多得不得了,以致于他家都不用买水果,驾上车在街道走一圈,就会“掷果盈车”。可文人最重的还是气节,不是长相。潘安谄事权臣贾谧,是其“文学二十四友”之首,对贾谧,潘安竟到了“望尘而拜”的程度,深为后世文人所诟病。

以潘安这样的人物,竟然对妻子感情专一。他和妻子杨氏相亲相爱生活了二十六年,妻子死后为她守丧一年,后来,做悼亡诗三首,悼亡文两篇(《哀永逝文》、《悼亡赋》),并不再娶妻,这又为潘安赢得了很大声誉。三首悼亡诗中,尤以第一首有名。

悼亡诗其一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以深沉哀痛之笔,抒写生前历历往事,令人不忍卒读。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悼亡诗得名于潘安,但中国古代最早的悼亡诗却是《诗经 邶风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古人讲:人生最大的不幸是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来丧子。诗中男人妻子去世,他翻检衣物,看到了妻子做的那件他最喜欢的绿衣,绿色的面子,黄色的里子,细针密线,得体舒适,他拿在手上翻来翻去的看着,不禁悲从中来,痛苦的喊着:这种忧伤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忧伤怎样才能忘记?他想起了妻子治丝、织布、制衣、操持家务、照顾自己的种种细事。妻子在的时候,有人操心,他也少了很多的过失。现在妻子不在了,穿着粗葛布、细葛布的衣服,又冷又不舒服,心想还是妻子贴心呀,可为何就阴阳两隔了?

《绿衣》含蓄委婉,缠绵悱恻,其“睹物思人”的写法成为了后世悼亡诗常用的手法,只是物不相同,情各有异。《牡丹亭中》中“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这句唱词,汤显祖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也感动了无数读者,我总疑心这一句是由《绿衣》中生发出来的。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历史上最好的悼亡诗,是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这三首悼念亡妻韦丛的诗,情思婉转,悲戚哀怨。

遣悲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贫贱夫妻百事哀”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了,足见元稹悼亡诗的影响。韦丛出身高门大户,是京兆尹韦夏卿最爱的小女儿,20岁下嫁给穷书生元稹,她甘受贫困,不慕虚荣,体贴温柔,贤惠知礼。就在元稹要飞黄腾达的时候,辛苦持家七年的韦丛香消玉殒。曾经共苦,未能同甘,这让元稹更是愧疚哀痛,他写给韦丛的悼亡诗不知有多少,除去上面三首,还有《离思》五首,其中第四首为天下读书不读书的人都知道。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尽管元稹后有移情别恋,甚至有始乱终弃的劣行,但这些诗中,他对发妻愧疚、哀思的真情还是不容怀疑的。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李商隐意外地卷入了牛李两党的争斗中去了,结果,一生政治上不得志,但所幸收获了爱情。李商隐和妻子王氏感情笃深,有《夜雨寄北》一诗为证: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王氏并不是李商隐的初恋,此前,李商隐和柳枝、宋华阳都恋爱过,而且用情颇深。但李商隐婚后专一于爱情,并未干过偷香窃玉的勾当。王氏死后,正当中年的李商隐一直鳏居,友人要把色艺双绝的乐伎张懿仙送给他,他拒绝了,一直到死,都是孑然一身,足见他对王氏用情之深。

爱妻早逝,官场失意,早年初恋的爱情,都一起走入了李商隐的笔下。李商隐的诗中悼亡、爱情、自伤常混在一起,朦胧隐晦,令人费解。最为著名的就是《锦瑟》一诗,其主题有多种说法,野狐取其悼亡一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英雄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者,但也有很婉约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老师王方的女儿王弗成亲了,苏轼和王弗的婚姻颇有天作之合的味道。王方在青神县的中岩书院主讲,苏轼在此求学,书院有一泓池水,水清见底,鱼隐石间,临岸击掌,游鱼始出,颇有灵性。池未有名,王方招本地秀才齐聚,为水池题名。众秀才题名不是太雅,就是太俗,苏轼题之为“唤鱼池”,深得王方赞许。众人赞叹之时,王家丫鬟送来王弗题名,打开一看,纸上也是“唤鱼池”三个字。

王弗知书达理,体贴贤惠,苏轼读书,她常陪伴左右。王弗长于识人料事,可苏轼胸无城府,口无遮拦,也无防人之心,常常是惹祸上身。王弗在时常常“幕后听言”,多加规劝,免了苏轼许多差错。这首词是苏轼乌台诗案后迁密州时所写,此时,王弗已死十年,如果王弗健在,苏轼也不至于此。妻贤夫祸少,可贤妻早逝,十年来,历劫宦海的苏轼,对王弗的思念之情,有多深就可想而知了。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已拍成电影,更多的人熟知了她们的爱情悲剧。陆游和唐婉恩爱三年,被拆散后的第八年,两人在沈园游春偶遇,陆游以《钗头凤》一首词题壁,后唐婉见之,也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抱恨而终。自此陆游更加伤痛,五十年间悲悼之情萦绕于怀,写下不知多少悼亡诗,尤以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所作《沈园二首》最为有名。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容若,生于显宦之家,深得康熙皇帝喜爱,自然一生顺风顺水。唯有爱妻卢氏婚后三年而亡,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伤痛,纳兰写下不少悼念亡妻的词作,情真意切,篇篇皆美,现录三首共赏。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

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容若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可惜,不知是天妒英才,还是多情损寿,这位康熙身边的大红人,刚过而立之年就倒下了,带着他对亡妻的一往深情,离开了尘世,让时人和后世唏嘘不已。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生命中有许多重要的东西,重要到我们一点也感觉不到它的重要,阳光空气等就是这种东西;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重要的人,也是重要到我们感觉不到她们的重要,父母妻子等就是这样的人。重要到不觉得重要的一切,失去后的痛苦将是刻骨铭心。

#还读我书#   不可不知的悼亡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